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MOOC热潮不断升温,投身其中的MOOC平台建设者、课程创设者、学习者越来越多,作者通过自己从了解MOOC、学习MOOC和在"中国大学MOOC"上建设"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体会和实践,阐述了MOOC带来的教育改革新机遇;MOOC课程建设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新形态平衡教育资源不均的状况;MOOC+SPOC课程形态将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最佳可能性,为新生教育力量提供成长的空间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异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慕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中国大学MOOC学习平台进行了教学设计,更新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针对线上教学动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MOOC凭借其资源多元化、使用便捷性、参与自主性风靡全球,但已有研究表明MOOC因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其讨论效果难以达到传统教学的效果.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的30门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课程的5750个主题的讨论质量进行打分,运用回归分析法,探索MOOC设计、学习参与和讨论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教学内容、课程时长...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MOOC狂潮席卷全球,国内外都有研发各种MOOC平台。选取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唐诗经典》课程与Coursera平台上的《现代与当代美国诗歌》课程,采用案例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对这两门课程进行中外MOOC课程设计的简要对比分析,试图从课程整体设计与教学视频这两个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当今中国大学的一种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教师资源、生源状况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存在很大差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体现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特色的是课程设置。但目前这些大学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在设置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6.
爱课程     
《中国大学教学》2015,(3):97-98
<正>扎根中国大学助推教学改革服务终身学习爱课程重点打造中心站、省节点、校园端课程应用与服务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服务。●中心站: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MOOC集成服务●省节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管理与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7.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课程团队,重构茶道理论体系,为"中国茶道"正本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录制微课视频,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发的《中国茶道》MOOC在中国大学MOOC网开课两期,选修学员突破89000人次,入选中国大学MOOC平台2016年度最受欢迎课程TOP10。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对爱课程网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的“精彩评论”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在线学习者来源广泛,他们对讲课教师、课程内容、学习帮助等评价较高,且期望能够持续共享这些优质学习资源.不过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目前也还存在着开放性程度不够、师生网上交互较少、与国外高校公开课差距较大、课程学习资源还很缺乏等不足之处.因此,中国大学应在新技术媒体革新背景下,努力探索教学范式的转型,以满足广大社会学习者的终身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9.
MOOC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教师将课程内容以视频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全球有需要的人士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个性化选择课程学习并实现实时交互的一种教学模式。MOOC的兴起让我国的高职教育能享受到全球优质的教学资源,且课程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成为了现实,但MOOC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课程开发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平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职院校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从落实学校培养目标和发展战略出发,更新教学理念,重视MOOC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使用,健全激励机制,在用好符合本校专业特点的全球优质课程资源的同时,鼓励教师开发出适合我国特色的本土化高职教学的MOOC课程,充分运用MOOC这一创新教学模式,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MOOC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教师将课程内容以视频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全球有需要的人士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个性化选择课程学习并实现实时交互的一种教学模式。MOOC的兴起让我国的高职教育能享受到全球优质的教学资源,且课程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成为了现实,但MOOC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课程开发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平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职院校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从落实学校培养目标和发展战略出发,更新教学理念,重视MOOC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使用,健全激励机制,在用好符合本校专业特点的全球优质课程资源的同时,鼓励教师开发出适合我国特色的本土化高职教学的MOOC课程,充分运用MOOC这一创新教学模式,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