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与施教的蓝本,凝聚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感悟,折射着教师的教学理念、理想和追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智慧和教学创造力。以往的教案通常是广大教师在长时期教学实践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内容为教学实践,针对当前MOOC给教师教学实践提出的挑战,认为信息化教学作为当前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重中之重,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对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养成和辅助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最后对网站的功能结构、资源建设、教学应用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希望能给予广大高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及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网络教学日益盛行的今天 ,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 ,导致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在对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和网络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特点、类型、表现和存在问题 ,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学执行力是教师在主观能动性作用下创造性地落实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专业实践合力。其存在的前提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深刻领悟,行为过程中表现为教师的专业实践合力,追求教师的教学智慧形成与外显。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执行力表现为个体差异性、育人指向性、场域依赖性、课标先导性以及政策引领性等主要特征,具有落实教学目标、凝聚教学合力、促进教学改革以及激励教师发展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教学观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采取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智慧指的是教师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规律的感悟,对教学情境所作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和操作设计,是教师应对教学实际时为保证教学向预期方向发展表现出来的一种敏感、准确、迅速的判断和执行能力。教学智慧是教师知识与经验的提升及能力内化,是教师教育信念和教学灵感的结晶,是教师面对教学情境的瞬时反应,它有很强的现场性、个体性和即时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学术型教师就是能培养创造性的学生、推动教学学术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师,而教学反思对教师教学风格形成、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用巨大。本文基于教学反思的视角,提出了在教学反思中确立教学学术价值取向、通过教学反思实现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和提升专业能力的教学学术型教师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8.
徐继存 《教育研究》2021,42(9):50-57
教学思考是教师不可出让的教学权利,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教学责任.教学思考不仅是教师面对教学世界应有的态度和担当,也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存在的展示和澄明.教师教育应引导教师发现自身教学经历的意义,挖掘塑造自己教学行为的先见之根,开启自己的教学思考之旅,超越教学传统和教学惯习的规约和限定.教师的教学思考必须始终以对具体教学境遇的密切关注为己任,并以对现实教学问题的回应表征自己的存在.教学思考是一个内在的、隐蔽的过程,教师需要破除原子化的自我观念,在公共教学生活中扩展自己的教学思考.教学思考是为了教学行动,而教学行动是教学公共领域中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思考只有根植于并反映教学公共领域,才能转化为影响教学世界的现实力量.教师的教学思考需要置于教学的公共空间,而由此形成的教学共同体则是持久、真正的教学生活,是充满伦理精神的教学生活,是值得憧憬和追求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学理解来源于教学实践,教师对教学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学的层次与水平。教师的教学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和类型,即技术意义的教师教学理解、方法论意义的教师教学理解和实践论意义的教师教学理解,它既在纵向层面反映了教师教学理解的发展过程和层次,也在横向层面表现了教师教学理解的不同类型。教师教学理解的多维事象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理解、教学形式的多向性理解和教学活动的反思性理解,其实现路向包括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理解取向、规范与德性相契合的教学理解原则以及保守与批判相统一的教学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和教学成长3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教学态度、教学知识和教学效果等。要促进教研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需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发展培养体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体系、职称评定制度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创设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对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前教师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在职教师所作的教学隐喻图画的研究发现:许多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在创作教学隐喻时存在困难,且二者的教学隐喻差别明显;教学具有无限的复杂性,教师需要创造多个隐喻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它;教学隐喻具有个体性的特点,不同的教师往往对教学有不同的隐喻,即使有相同的隐喻,不同教师对其的解释也不尽相同.针对以上发现和问题,教师教育者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创作符合自身教学的隐喻,并引导其在创作、分析和讨论教学隐喻中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从而促进教师形成更合理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2.
个体教学哲学是教师个人对教学的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是教师的教学信条。它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复杂的内隐性、实践的情境性和稳定的情感性等特征。个体教学不仅引领着教师的有效教学实践,而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诉求和动力因素,对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提升专业品质、唤醒哲学表达意识、加强教学理性反思,是教师构建个体教学哲学的基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王云香 《宁夏教育》2009,(12):36-36
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方面面教学工作的再认识,是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过程。写好教学后记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信念对课堂决策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是带着自己的信念,即对学生、学习和教育根深蒂固的看法走进课堂进行教学的。本文在对教师信念为主题的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语言教学中教师信念的本质、特点、构成、来源及效性进行了系统性探讨,指出语言教师作为教学反思主体,其教学信念在基于学生行为和反馈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了重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学行为的改进,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成为教学反思的实践者,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增强其进一步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耿华 《教师》2010,(24):28-29
教学反思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关照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具体的教学情境,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从多角度积极思考问题、探究教学活动,并对自己的选择与行为负责。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首先要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本身要有发展的愿望,有发自内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学决策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与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自己的信念、知识和不断形成的实践性认识,通过对教学时间的预测、分析和反思,从而确定最有效的教学方案等一系列发挥教师主观能力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是在备课、教学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对教学反思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笔者认为地理教学反思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对教学观念的反思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现代公民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但长期以来,地理教师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地理技能与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总结的过程.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总结.能较快地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冉学习方式.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新课程改革实验使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更注重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对教学提出自己的新的、独特的思路,因而也更需要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感,以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大趋势.那么.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主要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教学反思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冬梅 《教育探索》2006,(2):100-101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批判和反省的过程,是教师借助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自身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教学反思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为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