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价值论之反思 价值是分层次的。课程内容安排下来后,进入教学阶段,就会出现知识所具有的内在和外在价值之分。知识的功利价值就是知识的外在价值,为谋生或社会生活而具有的价值就是知识的外在价值;而知识的内在价值是超功利的,是指知识本身具有的满足人的理智自由和欣赏需要的价值。每个科目的知识都兼具外在与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知识论,主要是探讨知识的来源、本质、发展变化、确证、传播、管理、创新以及价值等问题的领域。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核心与基础,所以,不管人们意识或承认与否,各种形态的课程都有一种或多种  相似文献   

3.
《宁夏教育》2006,(3):43-43
建立平等、民主的知识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规定了各科目的功能和目标,恢复了科目本身固有的多元价值。建立知识间平等、民主的关系,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发挥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的积极性是建设新型知识伦理关系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的知识观问题是一个具有根基性、前提性的重要理论问题。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此问题作了多维透视,主要表现为基于哲学知识论的研究、教育学视角的研究、知识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及心理学视角的研究等。不同研究视野加深了人们对课程改革知识观的认识。对此问题还需要更加明确研究的问题域,从单纯思考知识观的本体论解答转向教育中知识之于人的"意义阐释"。同时,也要充分关注教育实践中本真存在的知识观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在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生活语境的缺场使教育游离于生活之外,导致作为现代教育基本要素和载体的课程远离了现实生活。课程发展的历史逻辑表明,面向现实生活将代表课程及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诉求,生活基础也将成为当代课程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与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论的立场,检讨高中课程改革在处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等知识价值论问题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面临的困境,至少可以依据知识与行动、知识与生活、知识与权力以及知识与主体等关系维度,透析高中课程改革在处理学术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官方知识与地方知识以及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等知识价值问题的利弊与得失,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最近进行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揭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不足,并给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学校教育产生以来,教育内容一直是学校功能最直接的体现。按何种标准选择、组织、传授知识内容,成为学校课程论研究的焦点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必须研究职业学校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在知识论方面的异同点,进而构建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课程论。无论是常识知识论、主观知识论和客观知识论,还是社会知识论、个人知识论,抑或理论(科学)知识论、实践知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各种课程观或课程体系,如知识本位课程、标准本位课程、集合课程、整合课程等,都必须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否则,就是对普通教育课程论的模仿。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与生命活力的弘扬,在价值取向上一定程度体现出“人”本体被遗忘的特征。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分析,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这种实践缺失与长期以来我们形成的主导知识论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理性主义知识观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分庭抗礼实为民族传统与舶来理论的博弈。这种景观的形成是由本土意识的日渐迷失和舶来理论的一元宰制所致。鉴于此,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可能路径应通过选择性拿来和批判性继承使两种知识观达到真正意义的兼容和合,并在此基础上勾勒“社会渐进工程”式的改革蓝图。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理性主义知识观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分庭抗礼实为民族传统与舶来理论的博弈。这种景观的形成是由本土意识的日渐迷失和舶来理论的一元宰制所致。鉴于此,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可能路径应通过选择性拿来和批判性继承使两种知识观达到真正意义的兼容和合,并在此基础上勾勒“社会渐进工程”式的改革蓝图。  相似文献   

12.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要素,知识论是研究知识的专门理论。随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认识的深化,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也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知识论话语的变迁映射着这种发展。通过分析这种话语变迁,提出课程知识观应有的嬗变,为课程变革提供一种解析视角。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课程观力主课程的“人本化”,它强调通过教育以实现包括学术潜力和非学术潜力在内的人的能力的全域的发展。认知学习必须同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方法只有当它植根于情意基础时,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它认为以学生的生活现实问题为主题选择出来的教材,教学才会真正适合儿童的实际,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革。我们可以借鉴人本主义课程观中一些有用的东西,使基础教育课程逐渐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廖军清 《考试周刊》2012,(22):11-12
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亟待弥补。本文对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研究进行反思.从复杂思维的视角切入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而关于这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问题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提出,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在繁荣的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在:对我国传统的课程改革理论资源缺乏足够的反思、方法论体系尚未统一、理论研究尚未摆脱宏大思辨取向,缺乏对课程改革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关注。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阻碍我国课程改革思想理论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要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者和参与者,就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师观,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要敬业爱生,有渊博的学识,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知识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观对于课程改革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分析了后现代知识观的基本意蕴,并进一步探讨了后现代知识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课程评价改革的当代知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当代知识论是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基于知识的多维价值性、个体境域性、动态建构性,课程评价改革需致力于: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倡导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以激励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论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升  高吉魁 《教育科学》2002,18(4):7-10
新知识观于知识性质的看法在本上内含着它在学习方式上对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分类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中的内容选择提供好了方法论指导,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是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理由,从私人知识转化成社会知识需要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手段,小知与大知的分类为学生打破学科限制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本主义课程观力主课程的“人本化” ,它强调通过教育以实现包括学术潜力和非学术潜力在内的人的能力的全域的发展。认知学习必须同情意、情感相结合 ,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 ,教学内容与方法只有当它植根于情意基础时 ,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它认为以学生的生活现实问题为主题选择出来的教材 ,教学才会真正适合儿童的实际 ,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亟待改革。我们可以借鉴人本主义课程观中一些有用的东西 ,使基础教育课程逐渐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