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视节目从初始至今,其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结舌。电视节目的类型也越发五花八门,每种电视节目类型都有其突出的特点而存在于观众的脑海中。而长期以来,有个普遍的误区存在于广大群众脑海中,那就是电视专题节目的对艺术性的追求并不高,只有文艺类的节目才要求节目的艺术性。其实这是错误的,艺术普遍存在于许多的电视节目中,与电视节目水乳交融,只是其表达出来的方式各有千秋。而关注电视专题节目的艺术性,对于电视专题节目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文林 《今日科苑》2010,(2):160-160
随着电视媒介的快速发展,电视宣传逐渐从以新闻节目为主向专题类节目仝面发展,也就是专题节目宣传越来越以其分量重、形式灵活等特点,倍受观众关注。作为地方台也更加注重专题节目的宣传工作。要做好电视宣传并非易事,特别是地方台由其所处的节目资源环境、位置、工作人员能力所限,要搞好电视专题宣传就显得更加困难。作者认为要搞好电视专题节目宣传,达到最佳效果,要从选题上注重“小”字,内容上突出“特”字,宣传上形成“合”字.这几方面着手,肯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3.
细节叙事,在今天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创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有人甚至称细节是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灵魂。如何恰当运用细节叙事手法创作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是一个值得电视工作者关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广播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信息的载体越来越多样,广播新闻专稿体裁、样式日渐增多,广播专题节目也在朝着多层次的方向发展,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长期以来,广播专题节目以其传播的快捷性、听众的广泛性、听觉的传真性、收听的便携性、听众的参与性等优势一直让广大听众朋友接受和喜爱,这对广播专题的采写和制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广播专题节目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广播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信息的载体越来越多样,广播新闻专稿体裁、样式日渐增多,广播专题节目也在朝着多层次的方向发展,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长期以来,广播专题节目以其传播的快捷性、听众的广泛性、听觉的传真性、收听的便携性、听众的参与性等优势一直让广大听众朋友接受和喜爱,这对广播专题的采写和制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广播专题节目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吕晓琳 《科教文汇》2007,(6X):171-171
近年来,随着广播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信息的载体越来越多样,广播新闻专稿体裁、样式日渐增多,广播专题节目也在朝着多层次的方向发展,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长期以来,广播专题节目以其传播的快捷性、听众的广泛性、听觉的传真性、收听的便携性、听众的参与性等优势一直让广大听众朋友接受和喜爱,这对广播专题的采写和制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广播专题节目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电视的科学节目可以吸引大量观众,在向一般公众传播科学技术方面起着重大作用。然而,电视科学节目并非不受到批评;批评家认为,电视科学节目有可能把科学平庸化,以绝对的方式处理科学。这里,我们获悉在英国推出一台成功的科普节目背后所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电视需要倾听,倾听为了传播。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把"善于倾听"作为重要的基本功,主持人真正的倾听,是访谈节目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探讨了电视访谈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的界定,进而论述了倾听对于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伟 《科教文汇》2013,(28):148-150
电视需要倾听,倾听为了传播。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把“善于倾听”作为重要的基本功,主持人真正的倾听,是访谈节目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探讨了电视访谈类节目及其主持人的界定,进而论述了倾听对于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郑林 《情报探索》2007,(9):17-18
分析科技电视专题节目采编的难点,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彩臻  金兼斌 《今日科苑》2020,(1):70-77,91
电视科普节目是提升大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选择三档传播效果优质的电视科普节目,探究其节目话题分布并建立拟合方程以了解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对300个样本的分析发现,传播效果优质的节目在话题的学科方面以物理居多;节目的感性因素与理性维度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基于《流言终结者》的数据,本研究验证了制作手法、视距感、感染力、贴近性、创新性、戏剧性和趣味性等七个因素对电视节目传播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梁昀 《今日科苑》2011,(21):85-88
<正>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获取科技信息的公众分别占91%、44.9%、22.4%。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电视在科技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来,电视科技节目却一直不能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收视亮点,观众觉得电视科技节目理解和接受起来晦涩难懂。调查表明,在我们国家公众自认为能比较理解科技新闻的人有31.5%,认为能充分理解的人只有4.5%,而对报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人们对电视媒体的关注程度有所降低。为了巩固电视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电视媒体工作者在制作节目时,不但要能传播知识,还必须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不断创新电视节目编辑制作方法,确保电视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杨松 《今日科苑》2011,(21):74-76
<正> 顾名思义,科教片的意思是指用于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影片,全称"科学教育片",是传输科学文化知识、推广先进技术经验、传授工艺方法,为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服务的电影类别。近年来,在电视节目形态中,电视专题门类又分支出了科普专题的门类,进一步细化丰富了电视产品种类,用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科学原理。电视科普专题片既不同于电视专题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9)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兼具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具有显著的纪实风格,同时注重艺术性。人物采访在专题片中不仅是结构上的重要组成,还承担着塑造人物形象和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科技电视专题片为视角,探究人物采访的技巧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朱萍萍 《今日科苑》2011,(21):81-84
<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上的需求也不段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大。而通过电视媒体传播是受众最易接受的方式,而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科教节目更能满足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这种需求。电视科教节目是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各种电视节目的总称,常与新闻类,文艺类节目并称为电视的三大支柱类节目。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市级天气预报节目稿件编辑角度出发,阐述了节目稿件应遵循的内容的新颖性,表明只有保持稿件内容的新颖性,才能保持高质量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稿件,从而创造出优质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另外结合无锡市气象局参加往届全国电视气象节目观摩评比活动中获"最佳解说词奖"的电视天气预报稿件,分析了稿件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最后结合实际工作中得出的一些经验,制定了地市级天气预报节目稿件的编辑流程,对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稿件的编辑将起到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总结这些年从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编导工作的经验,针对目前西藏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内容雷同、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广大观众气象服务需求的现状,对如何改进节目内容,增强传播信息的科学性、实用性、服务性以及特色性,从而提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服务效益,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长足发展,代表公众对节目取向好坏的收视率成了娱乐节目追求的目标。但收视率绝不是评判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中国电视娱乐传播只有坚守文化品格,以人为本,通过创新传播策略,打造健康向上的“绿色娱乐”空间,方能走出“唯收视率”的困境,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双赢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3)
电视法制节目编导是节目中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其主要工作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法制案例进行策划、采访、编辑制作,最后对节目进行审查、合成播出的创作活动。什么是电视?这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它的意义对于从事电视媒体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它至少可以让编导清楚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与其它媒体的区别,为寻找电视与法律的最佳结合点提供必要的逻辑前提,使得电视与法律的结合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