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情感体验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体验式教学认为,审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因此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  相似文献   

2.
霍冉 《河北教育》2004,(5):37-38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音乐教学的改革,应以“情”和“美”的视角切入,把着眼点放在对“情感化”和“审美化”音乐教学的构  相似文献   

3.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音乐教学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音乐教本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 ,改变了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法 ,本着以审美为核心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 ,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 ,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 ,则是一极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 ,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 ,因此 ,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 ,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 ,以…  相似文献   

5.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而音乐又是人类感情的速记,是最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审美教育应以“情”为切入点,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情感化”的构建匕。  相似文献   

6.
崔忠艳 《考试周刊》2013,(21):183-183
<正>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增强音乐的审美效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进行音乐教学改革,以"情"  相似文献   

7.
李可燕 《文教资料》2007,(28):44-45
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音乐审美情绪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养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本文就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生命.正如音乐家李凌所言,“唱歌就是唱情”.音乐课如何创设情境和激情导趣?如何发展学生爱乐情趣和培养学生高尚情感?本文就此作些探讨,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抛砖引玉. 一、情趣教育是音乐课的首要任务 音乐教学属于美育,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健康审美观为核心.审美教学的实质是情感教育,以“情”为经,以“感”为纬,培养少年审美完善的人格、和谐发展的身心.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可见,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都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注重审美体验的过程,充分发挥审美体验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任晓彬  陈小红 《考试周刊》2011,(79):232-232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可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一、审美感知,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的审美、情感、节奏、音准、寓意、创新等内容,都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那么,如何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刘瑞英 《儿童音乐》2008,(11):54-55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  相似文献   

13.
王肖静 《考试周刊》2011,(16):221-22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音乐课程划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这种以模块形式出现的课程,在高中尚属首次。为了体现新的课程标准,落实选修内容,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下几点是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由音乐课程的自身学科特点所决定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格外的重要,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以及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以及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让学生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是当前《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自然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审美教育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养完善的人格,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应从“情”和“美”的视角切入,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原则,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美的形象完成教学任务。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一理念不仅应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应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音乐教育应以兴趣爱好为内驱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创设音乐情境,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的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顾红平 《考试周刊》2013,(68):184-185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审美教育,音乐课程把审美作为重要理念。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审美意识,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实践,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审美教学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在音乐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应在实施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汲取音乐艺术蕴含的文化元素,利用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及其思想内涵,发挥"音乐是情感艺术"的功能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对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普通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人格培育、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的视角契入,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20.
龚子馨 《考试周刊》2010,(29):230-231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教师要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教师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使学生真切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