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并成为人类社会记录信息、传达信息和留存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的管理研究成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鉴定作为电子文件管理中最难也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很自然地成为档案界应对电子文件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回答好三个重要问题。一、为谁鉴定这是一个涉及电子文件价值主体(电子文件的利用者)确立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鉴定实质上就是为利用者所做的选择性工作,关于为谁鉴定的问题,历史上曾有几个答案,经历了几个认识阶段,首先是以服务统治者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鉴定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归档时的鉴定工作,主要是指鉴别它的档案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并据此删除已积累但无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并予以销毁,这是保证归档的电子文件准确、系统、完整并确定其档案属性的工作。”①电子文件的鉴定与纸质文件鉴定相比,在范围、程序、方法上都有不同点。电子文件价值鉴定的内容比传统文件鉴定扩大了许多,增加了对电子文件所依赖的技术状态的鉴定,形成双重鉴定:既有对文件所含信息的鉴定,又有对文件技术状况的鉴定,而且技术鉴定比对文件所含信息的鉴定更重要。一、原始性与真实性的鉴别传统文件原始性与真实性的确定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职能原则是判断档案价值的重要标准,在档案鉴定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电子文件海量出现,职能原则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电子文件鉴定的重要原则。本文就职能原则及其在电子文件鉴定中的应用略陈管见,以期得到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4.
电子档案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时代,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尤其是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产生是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电子档案的使用,是档案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档案信息将成为社会公共信息的重要来源,电子档案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查询渠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文件形成者、档案保管者、“三结合”(档案人员、业务人员和有关领导)的人员能不能作为档案鉴定的代表以度档案利用者是否该有档案鉴定话语权、究竟应该由谁鉴定谈了看法。认为应该由文件形成者、档案人员、档案利用者三方面人员共同完成档案鉴定。档案人员在档案鉴定中主要是代言人和具体操作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笔者已经著文《保存电子文件背景信息的重要手段——再论全宗、案卷形态的异化》和《电子文件管理中的自动分类问题研究》,就如何整序电子文件信息(也就是为电子文件分类和组织电子案卷等),著录其历史联系的问题发表了意见。由于在我国,立卷归档文件历来与文件价值鉴定联系在一起,因而,也必须同时说明我们又是何时、如何为电子文件划定保管期限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或基本环境,人类活动的记录有许多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产生。使档案工作者已经无法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去处理电子文件、电子文档,从而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与严峻挑战。 困惑一:如何确定电子文档的鉴定依据 传统文件的鉴定条件,简单而言有三方面:对文件载体的鉴定、对文件信息形态的鉴定、对文件信息内容的鉴定。随着办公自动化的  相似文献   

8.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鉴定工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萍 《档案管理》2000,(4):14-15
由于电子文件的多变性、易逝性以及载体的脆弱性,电子环境下档案鉴定工作须采取与纸质档案不同的鉴定战略,本文拟就两者在鉴定方法、内容、时间、鉴定人员四个方面作一比较,分析两者异同,各取其长,以推动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鉴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舒畅 《兰台世界》2012,(35):1+4
如何做好电子文件的鉴定工作,是目前高校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电子文件鉴定工作的分析,探索解决高校电子文件鉴定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保证及法律地位的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保证及其法律地位的认定”课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由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于2003年8月29日通过由国家挡案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这个成果针对解决我国的电子文件法律地位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体现了对电子文件的超前管理和全过程监控,是对国内外电子文件管理及立法的先进模式和理念的深入研究基础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自电子文件产生那一刻起,人们就开始研究它的鉴定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学者对电子文件的鉴定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问题:(一)电子文件鉴定的方法。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使得传统的靠逐份阅读文件内容、判断存留价值的直接鉴定法失去了用武之地,如何对大量的电子文件进行批处理,实现有效地鉴定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美国的戴维·比尔曼最先提出“来源力量”,这一概念不仅是在复杂计算机信息系统中鉴定档案文件的关键,也是档案人…  相似文献   

12.
对电子文件鉴定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工作作为一项关系档案文件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其中最难且最具有挑战性的环节。电子文件的问世,其易逝易改性和对软硬件环境的依赖性等独具的特点,使电子文件的鉴定无法简单地套用纸质文件的鉴定方法,更加剧了鉴定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如何鉴定,成为电子文件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为此,国内外档案界加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电子文件的鉴定必须实施前端控制,电子文件的鉴定应当引进职能鉴定法,电子文件的鉴定是包括内容鉴定与技术鉴定的“双重鉴定”等。这些理论不仅符合…  相似文献   

13.
韩屏 《兰台内外》2014,(1):77-77
正传统的纸质档案鉴定主要针对文件内容进行分析,而电子文件由于具有特殊的信息传播和处理方式,则需要内容鉴定和技术鉴定两个方面来判断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本文对电子文件的两种鉴定方式进行论述,并提出建立电子文件鉴定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4.
黎静 《兰台内外》2013,(4):45-45
电子文件的归档是将经过鉴定的有参考和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从计算机或网络存贮器上拷贝或记录到可移动的介质上,以便长期保存的工作过程。归档后的电子文件即成为电子档案。一、对电子文件的鉴定《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指出,电子文件的鉴定工作包括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鉴定真实性是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进行鉴定,确认其与形成时  相似文献   

15.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研究已成为世纪之交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电子文件的法律认可这一难题的研究更是档案界的当务之急,因为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的意义,是电子档案管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鉴于现有档案价值鉴定系统的问题,分析了电子文件价值鉴定的特点及其实现智能鉴定的可行性.以电子公文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业务知识库,借助信息雷达、文本挖掘等信息技术实现电子文件智能分析的鉴定模式,并提出运用该鉴定模式的六大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单位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办公 ,报纸的采编、文件的起草都已经脱离了手写稿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电子文件的产生 ,接收大量的电子档案将是档案工作的新内容 ,因此 ,如何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工作着手 :一、以磁盘或光盘为介质存储电子文件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 ,需要把微机形成的各种有用信息都用磁盘或光盘进行存储 ,这样利用时就不用像传统的档案室管理那样 ,先查文件目录 ,再去库房查找档案材料 ,而是利用者不用出办公室 ,打开微机…  相似文献   

18.
科技档案鉴定,影响和制约着科技档案的管理、利用等诸多方面。对整个科技档案的形成和科技档案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人研究和探讨科技档案鉴定的有关问题以及电子文件的兴起给科技档案鉴定带来的影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的出现促使人们认识到鉴定不仅仅是档案业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而是电子文件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数字环境引发的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调整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国外档案界的鉴定观,并提出对中国电子文件鉴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