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电容器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Q=CU,其中Q为电容器所带的电量,C为电容器的电容,U为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课堂上不容易验证此规律的原因是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容易直接测出来,针对这一点,我们设计了一种间接地测出电容器所带电量的方法,从而很容易就验证了此公式。  相似文献   

2.
在电容器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Q=CU,其中Q为电容器所带的电量,C为电容器的电容,U为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  相似文献   

3.
当电流流过电炉、电烙铁、电饭锅和电烘箱等电热器时,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这时电流产生的热量等于电流做的功,即Q=W.理解了这一点,并在解题中充分地加以运用,就能迅速地抓住解题的关键,减少解题的中间环节和数字的运算量,从而保证快速准确地求出结果,比运用焦耳定律解题更优越.  相似文献   

4.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贺知章的著名绝句《回乡偶书》之一,上世纪就编入教材,成为人人皆知的名篇。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这首诗不仅入编小学教材(语文版二年级上册115页的第25课),还编入了初中教材(语文版七年级上册165页的第25课),而且均是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作为教科书,“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语文课程标准语),但就这首诗在语文版教材中的两次出现,  相似文献   

5.
作为鲁迅笔下的一个成功典型,“阿Q”的言行举止颇受瞩目,名字也不例外。关于其“Q”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在当时就有人以为这篇文章是《晨报》主笔蒲伯英写来讽刺胡适的,因为《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开心话”栏目发表时作者署名为“巴人”,“巴”字难免让人联想到四川,而蒲伯英正好是四川人,且“胡适有一个笔名是‘QV’,称胡适为‘阿Q’,也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6.
贵刊1987年第6期《“阿Q”的“Q”字有深意吗?》一文认为,“这‘Q’只不过是‘Quei’的简写,并无其他意思”。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关于“阿Q”的命名,历来说法不一,举其要者有三:高国才同志在《讲授语文课要有弹性》(贵刊1986年11期)一文中认为“Q”字,是一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既代表了阿Q头上的那根辮子,又联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此为一说;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则  相似文献   

7.
8.
说“Q”     
《阿Q正传》中,侯外庐先生认为“Q”是“Question”(问题)的第一个字母。“阿Q”即用来反映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而通讯工具QQ则与网上寻呼ICQ(英文“I seek you”的谐音)有关。这两种“Q”前人已讲过,我同大家谈另外几种“Q”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9.
周云燕 《物理教师》2008,29(11):25-26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2册第13章第8节中的电容器充放电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但一直以来,我校教师都没有做该实验.主要原因是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强度会快速超过其量程,将灵敏电流计烧坏,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充、放电时间太短,现象稍纵即逝.实验的仪器是分立的,携带、操作均不便,且在水平面上进行演示,不立体、不直观,学生不易观察,也就难以理解,实验没有效果,教师只能以讲代做.而研究电容C与Q、U的关系,课本上没有设计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0.
对于“阿Q”的命名,鲁迅先生的胞弟周作人曾作过一番解释:“阿Q本来是阿桂拼音的缩写……但是作者因为Q字样子好玩,好像有一条小辫子,所以定为阿Q,虽然声音稍有不对也不管了。”(《中国文艺》月刊1940年3月1日)应该说周作人的这番话是可信的。因为《阿Q正传》写于1921年,其时兄弟二人尚未交恶,朝夕相处常有切磋。这也就是说,“阿Q”这由一个汉字和一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名字不仅仅是代表着某一人物的抽象符号,更是对这一人物形象作出的具象的描绘:一个圆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小辫子。而恰恰是这一条小辫子,不仅给我们传达出了特定时代的信息,还…  相似文献   

11.
“双面”阿Q     
现行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节选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名作《阿Q正传》的第二章“优胜略记”和第三章“续优胜略记”。在谈到这两章中的阿Q主要思想性格时,无论是教材还是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小说书廊中,阿Q的知名度可谓极高,他自1921年12月4日在鲁迅的笔下现身之后,当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阿Q正传》称得上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属于过去,同时也属于将来;不仅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印度著名作家班吉纳有言:“阿Q只...  相似文献   

13.
心心相“Q”     
来信剪辑:高三就快过完一半了,我的成绩时好时坏。每次考完后,我们班都有同学看别人考了多少分。我特别讨厌这种行为,有几次他们来看我的分数时,我都差点冲他们发火。我怕自己忍不住,得罪同学们。哎,我怎么了?四川成都20中萧颜回复:我留意到你说"成绩时好时坏",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可能是你发火的真正原因。如果是我,一样会抓狂的。我曾经听一些家长反映,说孩子在高三变得不可理解,总是莫名其妙发火。看来大家都一样,有点hold不住了!对成绩的焦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有些同学之所以"关心"别人分数,这不是对别人分数感兴趣,而是他们对付焦虑的办法。通过对比,他  相似文献   

14.
我的同桌谭拓,是班上公认的小阿Q。他牛高马大,肥头大耳,贪吃贪睡,爱打爱闹,自命不凡。他喜欢一天到晚哼着赵传那首经典的“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15.
五光十色的《高中生》舞台上,QQ我穿着绚丽的礼服隆重登场!我从大信封里抽出一张烫金的名单,大声宣布:“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生们、男生们,大家好!在过去的一年里,《高中生》受到了全国各地读者朋友们的热切关注,来信如同‘2007年的第一场雪’般纷纷扬扬。为了答谢读者们的厚爱,QQ私底下评出了2006年读者来信‘Q尼斯之最’。下面请允许我为获奖者颁奖,奖品你们要记得查收哦。”  相似文献   

16.
心心相“Q”     
《中国高校招生》2011,(11):51-51
来信剪辑:大概一个月前,上课的时候只要周围的人稍微动一下我就会烦得不得了,然后一直害怕担心,有时候难受得想打人。我一直在努力摆脱这种状况,但效果不大,现在看见别人转笔,或者跺跺脚就烦,没法静下来好好学习。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心心相“Q”     
《中国高校招生》2011,(10):51-51
来信剪辑:我的孩子已经上高三了,现在还漫不经心的样子,我跟他爸都很着急,一旦说到他的学习,他就跟我们急,我们该怎么办? 回复:作为高三学生的家长,真的很为难,管了他们,他们觉得烦,不管,我们又担心。是不是孩子们不需要我们管呢?其实,他们需要的是关心,而不是说教,更不是指责、批评,孩子的成绩也不应该成为我们宣泄自己焦虑、...  相似文献   

18.
心心相“Q”     
《中国高校招生》2017,(5):113-114
来信剪辑:孩子最近几次考试成绩都不怎么理想,他整个人很失落,还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平日里,我不敢打扰他,更不敢提考试的事情,看到孩子吃不下饭,我也吃不下!我虽然很担心,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相似文献   

19.
心心相“Q”     
来信剪辑:最近一段时间感觉班里的气氛非常不对,大家好像都进入了一种很焦躁的状态,当然我也不能避免,心浮气躁,想学学不进去,家长一说就想发火,我该怎么办?湖南长沙王晨回复:是的,在这么功利的求学背景下,想静下来真不容易!随着高考的临近,班上、家里都可能成为潜在的火药桶,老师和家长都小心翼翼,生怕触动了同学们敏感的神经。其实,这样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担心、焦虑等情绪都在,我们却假装视而不见,压抑和回避让情绪处于失控边缘。同学们之所以心浮气躁,大概是因为急于求成,瞻前顾后吧!应对的办  相似文献   

20.
心心相“Q”     
来信剪辑:我是住校生,以前听着上铺兄弟的鼾声都能入眠,但是这段时间只要熄灯后听到其他人翻书的声音就无法入睡,因为这,和同寝的几个同学关系也弄得比较僵,是不是我的压力太大了?辽宁鞍山廖天琦回复:我觉得你的判断是对的。压力太大时会有一些信号,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躯体反应、情绪体验和饮食睡眠等方面。比如说,有人可能感到与朋友和家庭疏远,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有人可能突然感到害羞,总觉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