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兰海 《家长》2008,(Z2):92-93
也许,作为成人的我们可以替孩子选择老师、选择学校,但是我们无法一辈子替他们选择。社会不会因为某一个孩子的需求而改变,我们也无法让所有的人和事都来迁就孩子。所以,让孩子学会适应、学会接受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然,也是我们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2.
一叶 《幼儿教育》2014,(12):13-13
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行为,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我们无法理禳孩子的所想所为时,听听孩子的解释,也许便豁然开朗了。在我们家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3.
徐志信 《父母必读》2010,(11):36-39
秋冬季节似乎总是和感冒发烧分不开。尤其是孩子,因为孩子的呼吸道还很稚嫩。免疫系统也没发育成熟,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不过,我们可以在衣食住行上做些调整,帮助孩子尽量远离感冒。  相似文献   

4.
一起慢下来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难以想象,也无法清楚记得。我不愿意把孩子拽进我们的世界——虽然我知道这是消极抵触,早晚他要面对现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愿意做的是跟他一起放慢脚步。  相似文献   

5.
陶波 《早期教育》2007,(5):25-25
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巧妙地开始与孩子分床睡。孩子长大了,要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因为,我们无法呵护他们一辈子。  相似文献   

6.
孙健 《早期教育》2006,(3):25-25
江苏南通的潘女士打电话咨询,孩子4岁多了还频频尿床,该如何治疗?通过与潘女士通话,我了解到她的孩子曾去医院就诊,确诊孩子无生理上的疾病。由于我们无法对潘女士的孩子做跟踪观察,所以,我们只能  相似文献   

7.
用心做妈妈     
蚂妈对孩子的养育,用心和不用心,效果大不一样。我在孩子身上,是这样“用心”的……——作者寄语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子,我们自私沮丧牢骚满腹,他们就无法健朗热忱;我们斤斤计较,觉得谁都对不住自己,他们就偏执狭隘,无法宽容大度。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品德是无法伪造的,也无法像衣服一样随兴地穿上或脱下来丢在一旁。就像木头的纹路源自树木的中心,品德的成长与发育也需要时间和滋养。也因此,我们日复一日地写下自身的命运,因为我们的所为毫不留情地决定我们的命运。我相信这就是人生的最高逻辑和法则。——宋美龄我们天天骂体制,又想着法去做帮凶;我们日日讥讽贪腐,又忙着给老师送礼;我们想要孩子强大,自己却放弃了底线和尊严。我们焦虑,不是因孩子不优秀,而是他看上去没有别的孩子优秀;我们失望,  相似文献   

9.
许多老师和家长为现在的孩子担忧,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心灵脆弱,经不起一点挫折。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各种压力使孩子无法摆脱;而另一方面,确实也因为我们的教育没有教给孩子学会直面挫折和失败。如何让孩子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如何培养现代人的情绪品格,是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家长因无法接纳孩子而导致教育失败的问题。我认为要让家庭教育顺利进行,家长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对于孩子,我们一定要放下所有的标准,包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包容孩子的不俗之处和做事方式,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13,(8):64-73
PM2.5、雾霾、空气质量…… 当这些词让我们越来越紧张,当蓝天变得越来越难以见到,当我们不得不戴着口罩无法以真面目示人,我们是如此地怀念以往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的日子我们的地球是怎么了?我们的孩子将会面临怎样恶劣的环境?我们能够做什么?才能还孩子一片洁净的蓝天。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习惯的认识中,幼儿园放寒暑假是再正常不过的,而实际上,还真得把这当作问题来谈谈。每到寒暑假,总有家长议论孩子假期的看护问题,有的家长安排孩子上园里办的假期班,有的家长从街头散发的传单中选择一个兴趣班或托班,把孩子送过去,有的家长雇请保姆带孩子或把孩子送至亲戚朋友家照看,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尽管如此,家长们仍有挥之不去的隐忧。①放假之后,孩子照管无法保证。尤其是没有祖辈等可依托的双职工家庭。②放假之后,孩子的教育无法保障。在园外教育无法得到保证,园外教育方式、方法不尽科  相似文献   

13.
影响孩子智力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疾病、营养、生活习惯和环境条件等。有些先天的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后天的影响,来提高孩子的智力。1.多吃有利于孩子大脑发育的食物。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因为锌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4.
“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亲切,因为它柔软,因为它沉静。在今天,当我们说出让孩子慢慢来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当孩子无法将自己的生活形诸文字时,当孩子无法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抒诸文字时,当孩子无法将自己的个人看法准确地述诸文字时,写作对他们而言就是痛苦的.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他们写作“受煎熬”的根源.我们需要学会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儿童的生活,用儿童的语言书写儿童的生活,用儿童习惯的方式表达儿童的生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是要完成这样的角色转换,做那个帮助孩子“找事儿说”、“找事儿写”的人.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老是在孩子面前无所不能,那孩子成长的动力在哪里?特别是男孩,长大后会有许多的障碍无法跨越。因此,我常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妈妈需要你,  相似文献   

17.
吴玲 《家教世界》2014,(Z2):109-109
<正>笔者认为,当家长无法"驾驭"孩子时,"望远镜"的使用无可厚非,毕竟,它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但同时,"望远镜"的使用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正确认识"望远镜"的功能。教师和家长要意识到一点,那就是使用"望远镜"的目的是希望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尤其是我们无法容忍的行为。同时也要  相似文献   

18.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孩子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有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成人无法感受的,是五彩缤纷的.因此,尽管评价小学生作文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能忘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无忧无虑"不能平视,只能低头看"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世界那么大,时间那么有限,也许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完成万水千山走遍的梦,但是至少,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行走,一直在用双脚丈量土地。亲爱的你,虽然只是一个孩子,无法自由安排生活,内心的很多梦还无法付诸实施。但是有什么关系,你还有  相似文献   

20.
《母婴世界》2013,(11):56-57
在安全事故频发的年代,即使是父母也无法时时防护左右,不如让孩子自己“独当一面”,融教育于趣味,用故事培养孩子安全意识。也许让父母感到最安心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孩子会认真地对我们说:“我会小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