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辛文 《航空档案》2005,(8):68-73
1960年11月14日至2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工办主任贺龙、总参谋长罗瑞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自朝鲜访问归来时视察了哈尔滨发动机厂、哈尔滨飞机厂、沈阳飞机厂和沈阳发动机厂,贺龙元帅亲眼看到这些厂航空产品质量问题严重,3年未向部队提供一架合格的飞机和发动机,大批产品积压的事实,十分震怒,严厉地批评了这4个工厂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2.
辛文 《航空档案》2009,(10):68-77
歼-6再劫,总理心忧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造成航空工业历史上出现了以歼-6飞机为代表的第一次质量大倒退,百架飞机出不了厂,不得不推倒重来,重新试制;然而十年动乱的来袭,使航空产品,特别是批量最大的歼-6飞机又遭浩劫,这一次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比起1958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上一次质量问题大暴露之时,贺龙元帅拍案而起,毅然决然一刀两断,终于使歼-6飞机优质过关;这一次,贺龙元帅已成阶下囚,只有周总理和叶剑英元帅在险恶的政治风浪中力挽狂澜。  相似文献   

3.
《兰台内外》2011,(3):50-51
革命必然会有牺牲,但一家人当中为革命捐躯者达到数百人,再加上族人和远近亲戚,竟多达数千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4.
公力 《航空档案》2010,(7):75-80
1970年 1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三机部(航空工业部)的有关工作归空军领导。2月10日海军航空兵第8师大队长周新成、中队长祁德起在海南岛上空,击落美国入侵的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  相似文献   

5.
史记 《航空档案》2007,(6):95-95
1月15至19日 航空工业局召开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段子俊在会上作了讲话。通过这次会议解决了四所航空专科学校筹建中急待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杭文 《航空档案》2005,(8):77-81
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航空工业创立,并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迅速崛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走向改进改型以至于自行研制,仅用几年的时间便一举跨进喷气时代。为世界各国所瞩目。  相似文献   

7.
史记 《航空档案》2007,(4):93-95
一九四九年 10月1日 首都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毛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之后,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人民空军第一批飞行员驾驶由军委航空局所属的东北、华北、华东修理厂修复和检修的各型飞机17架飞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相似文献   

8.
从了解运-10的发展过程看中国大飞机的发展前景 中国大飞机在2007年3月终于作为国家重大技术发展项目确立了下来,大型民机的发展也开始随着中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走上了快车道。大型飞机是展现一个国家航空技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能够自行研制和生产大型飞机的国家就可以被称为航空技术强国。中国航空工业从建立伊始就通过引进苏联的航空技术来发展自己的航空产品,  相似文献   

9.
史记 《航空档案》2007,(5):93-95
1月1日 以何长工为团长,段长俊、沈鸿为团员的3人代表团主离京赴苏,9日下午抵达莫斯科,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到机场迎接。苏方对这次谈判十分重视,以外交部长维辛斯基为首组成7人委员会负责接待。1013上午,代表团拜会维辛斯基。下午,苏贸易部长孟西维采夫邀请开会,组成10人混合委员会。苏方参加的有:外贸部副部长科瓦利、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卢金,空军副司令果尔聂夫等6人;中方有何长工、段子俊、沈鸿及中国驻苏使馆参赞江泽民4人谈判先后于1月12日、1月16日、1月30日进行了三次,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杭文 《航空档案》2005,(9):74-80
1956年春,中央制定了《1956~1967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明确了以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为主的57项重点任务。同年4月,国家成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负责统筹领导飞机、火箭和导弹的发展。主任为聂荣臻,副主任为黄克诚、赵尔陆。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专门从事导弹的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1.
数码打样色彩管理的基本流程 数码打样色彩管理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下面以彩虹数码打样的色彩管理为例来说明数码打样质量的控制关键。  相似文献   

12.
席文举 《新闻界》2005,(5):7-11
三、对报纸产品设计者的要求 现在的报业人才队伍,能做新产品设计的人很少,大多数是采编人才,或采编管理人才.设计人才与采编人才、采编管理人才的不同,一个是产品的设计者,一个是产品设计的执行者.许多优秀的记者编辑,是稿件的采编高手,对报纸的版面栏目等零部件的设计和改进也可以提出很好的意见,但对宏观设计就可能找不着北.所以,一定不能将两类人才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初,因美国卷入而扩大化的朝鲜战争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战略格局。同时,这场战争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中、日两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可能当时连美国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有意无意间给了中国和日本发展本国的航空工业各打了一针兴奋剂。当然,在承受这针兴奋剂时,中、日两国的心态有着迥异的反差,前者是被迫的,而后者则是梦寐以求的。自此以后,两个体质差异巨大的国家间各自埋头于本国的航空工业,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两国航空工业的成就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理性和客观地评价中日两国在55年间取得的成果对于关心两国军事航空技术的人们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公力 《航空档案》2010,(4):62-68
1936年 3月16日国民政府航空机械学校在南昌成立。1937年迁往成都,翌年改为空军机械学校,至1948年共培养航空机务人员7000余人。  相似文献   

15.
老毕 《航空档案》2010,(5):28-33
联系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如果故争打起来没有强大的后方工业也是不可想象的。196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搞“三线建设“的主张.他表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们什么时候要打仗。  相似文献   

16.
辛文 《航空档案》2010,(6):60-70
航空工业局成立伊始,坚决按照周恩来总理确定的方针;在苏联的援助下,从修理走向制造,而完成这个历史性任务,首先要组建一批骨干航空工厂,于是“六大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沈飞,即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沈阳飞机厂),自1951年6月创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0年张学良将军令东北军修建的北陵机场和创办的东北航空工厂,后来日本人办的“满洲航空株式会社”和国民党政府办的“空军修理站”。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过程中,沈飞作为苏联援建的156项之一,迅速崛起,于1956年生产国产喷气式歼击机,以后继续发展壮大,研制生产出数千架歼击机,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相似文献   

18.
老毕 《航空档案》2010,(4):40-51
(接第1期)从1958年至1960年期间,航空工业先后上马了多达51个新建改建项目,特别是1960年的一年内就有20多个工厂同时进行建设,这远远超出了当时国家所能负担的能力。由于基建规模铺得过大,结果只能是导致投资分散,建筑材料短缺,很多工程都不得不拖长了施工建设周期甚至长时间停工。  相似文献   

19.
航空 航天     
  相似文献   

20.
辛文 《航空档案》2009,(8):65-77
元帅升帐,军令如山 1960年12月8日,由国防工业委员会召开、贺龙元帅亲自主持的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会议前后持续38天,至1961年1月6日闭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