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批评题材的采访要取证,这是批评报道的特点所要求的。因为,批评性报道的尖锐性、批判性会给被批评者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他的经济、政治利益和家庭关系,这就可能引起被批评者本能的抵触情绪,采取种种行动保护自己,其中包括进行反批评、要求更正,甚至不惜诉诸公堂。为了使批评报道无懈可击、立于不败之地,使被批评者口服心服,并且准备对簿公堂,最重要的是在采访时,尽可能地掌握有关的全部事实,并且对其中的重点、骨干事实取得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大凡每一个新闻采写者都感到搞批评性报道难。那么,采写批评报道有无方法可循呢?经研究近几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批评报道,归纳成十种方法,以供广大通讯员、记者和编辑借鉴。一、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种方法能使被批评者取得一些心理平衡。这种报道,一般是在事情有了明显的结果和定论后加以报道的。二、正反对比。这种方法,只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记者不加任何  相似文献   

3.
表扬与批评是统一体的两部分,合二为一成为有机统一体:新闻的正确报道,这是作对“正面报道”“批评报道”的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4.
重要职责 义不容辞 报纸一定要有一点批评,而且应该是有影响的批评,这是党报及党报记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又是党和政府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张党报如果没有批评,就显得平淡,没有波澜,没有棱角。作为党报,对社会经济工作和生活中玩忽职守、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的官僚主义,对造成人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档案馆成立于1960年5月,经过40年的艰苦努力,馆藏档案从无到有,现有馆藏档案资料近30万卷(册).  相似文献   

6.
7.
这里所谓报纸的批评,是指那些发表在报纸副刊上的文艺评论文章。就文体而言,它们包括评论、杂谈、随感之类;就内容而言,又有电影评论、电视剧评论、话剧评论、戏曲评论或文学评论之别。它们在大众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各种文艺副刊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因此,对于一个报纸副刊的编辑来说,研究报纸批评应该具有哪些特点,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召唤,而且是一种来自实践的现实性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1986年11月4日,南通市供电局党委副书记何杰等同志登门感谢报纸的批评。原来,前几天本报《细流集》专栏里刊登了竺弦写的《方便谁?》一文,文内点名批评了南通市供电局营业所将原来上门收费改变由用户到指定地点  相似文献   

9.
《家报》作为都市生活类报纸,批评报道是自创刊以来就一直坚持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很受读者的欢迎。但做记者的都知道,批评报道也是最易“惹祸”的报道形式。那么,在采写批评报道时,如何把握分寸,使问题得以解决而又不激化矛盾呢?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们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各媒体几乎都开办了批评报道专栏,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但是,从更高更好的角度来要求,我认为还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和努力,批评报道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几乎每一个新闻采编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搞批评性报道难!还有些同志常常问,采写批评报道有无方法可循?笔者研究了近几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批评报道,归纳成十种方法,以供广大通讯员、记者和编辑借鉴:  相似文献   

12.
批评难,在报纸、电台上开展批评更难。近几年我台抓批评报道,碰了不少钉子,几乎每搞一次批评,被批评者就找上门,纠缠不休。有的通过某些领导施加压力,有的谩骂、威胁采编人员,甚至以“文霸”、“诬陷罪”把采编人员控告到法院。类似这样的无理取闹的行为,一度曾使我们对搞批评报道产生疑虑:究  相似文献   

13.
《河北日报》编辑部日常收到许多来稿、来信,其中有一部分是批评性稿件,这反映了广大群众对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加强廉政建设,改进各方面工作的强烈愿望,也说明了群众对党报的信任,刊登批评性来稿、来信,反映群众的呼声,这也是党报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闻报道要真实、准确,批评报道所涉及的事实更要真实、准确,这是批评报道的生命和威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当前,调查研究已经成为领导工作的基本手段,有关调研活动的报道大量涌现,成为常态新闻.但有些工作性调研报道走入程式化套路,干文一面,难以引起读者兴趣.如何做好此类报道,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展批评,是新闻传媒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扶正祛邪的有效手段。作为记者,既要坚持正面宣传,鼓励先进,弘扬正气,也要善于向那些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 做记者工作的人都知道,正面宣传普遍受到欢迎,被采访对象大都能主动配合,在采访过程中,基本上是有问必答,一路绿灯。而批评报道呢?恰恰相反,记者在批评报道采访中,轻则受到冷遇和阻拦,严重时,记者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近年来,记者在批评报道采访中被殴事件已屡见不鲜。这说明,搞好批评报道,并非易事,为了批评报道这朵带刺…  相似文献   

16.
我以为在组织深度批评报道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深入采访与冷静分析、理性思考相结合.去年,各大都市的粮食、猪肉、鸡蛋、蔬菜价格,曾在8月份飞涨了好些天.每逢物价波动,大城市的老百姓、新闻界常常把怨言、愤恨一股脑“泼”向卖菜的小商小贩,这是不是有道理?所谓卖菜的“二道贩子”在流通环节上把价格“翻了番”,牟取“暴利”的批评不少,这到底公平不公平?……  相似文献   

17.
李鹏 《视听界》2001,(4):56-56
批评报道节目的始作俑者在中国可能算得上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此后,各地方台也纷纷开办了类似的节目,为普通百姓创建了一个对政府部门实施舆论监督的阵地。与此同时,干扰节目的一些人为性因素也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地方发生了批评报道节目的记者遭受打击报复的事件。而且这种恶性的苗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那么,批评报道应该遵循一些什么样的规律才能够既揭露事件的真相,打击社会丑陋面目,又最大程度地保护记者的自身安全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批评报道已越来越受到各新闻媒体的重视,因这些栏目敢讲真话,关注民生,惩恶扬善,坚持真理而为受众所青睐。但应当看到,当进行批评报道时,记者与被批评者往往处于对立面,这种矛盾激化时,容易产生消极的后果。因此,记者在进行批评报道时,既要有扶正祛邪的正义感,又要讲求科学、合适的批评方法与技巧,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转化,达到批评报道价值的最  相似文献   

19.
搞好批评报道,行使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说新闻报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的话,那么,批评性报道作为正面宣传的重要补充,对社会的阴暗面,对假、恶、丑予以揭露批评,同样也是在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作贡献。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既然有以正面宣传为主,也就必然有以批评揭露为辅的问题。批评报道不是新闻媒体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我们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疑难或者问题。比如说,这个字不识,那个词儿难懂,有时又想了解一个成语典故、人名地名,或者名词术语等等。碰到这些“拦路虎”,恐怕就得查一查词典,弄个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