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子俩一同穿越沙漠。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之后,他们都疲惫不堪,干渴难忍,每迈出一步都很艰难。这时父亲看到有一枚马蹄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是沙漠先驱者的遗留品。父亲对儿子说,捡起它吧,会有用的。儿子睁  相似文献   

2.
爱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依据,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在这个世界上,爱的故事永远讲不完,爱的赞歌也永远不会停歇。这篇小小说,讲了一个动人的爱的故事,是一曲深沉的爱的赞歌。小说里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一对父子的故事,一条是关于一只母刺猬的故事。前者讲的是人际之爱。在父亲眼里,儿子是他生命里的珍宝,在儿子眼里,父亲就是温暖的家。父子俩相依为命,相互依恋,儿子是父亲的希望,父亲是儿子的依靠。这是一对不幸的父子,父亲失去了妻子,儿子失去了母亲,这使他们的人生里有了一种别样的悲苦,再加上生活艰难,父子俩正经历着…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曾看过一部影片叫《美丽人生》,讲述了一个二战时期犹太父亲保护儿子的故事。当时父子俩被纳粹投入了集中营,为了不让儿子年幼的心灵受到伤害,父亲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告诉儿子说他们正在经历一场游戏,如果儿子能经受饥饿、寒冷以及危险的考验,坚持到最后,他将获得梦寐以求的一辆坦克。在“礼物”的激励下,不谙世事的儿子完全进入了角色,他把遇到的所有苦难都当成游戏中的环节,坚强地承担下来。  相似文献   

4.
前方是沼泽     
父子俩赶路,一个挑货郎告诉他们:"你们快别走这条路了,这条路的中途是沼泽。"父亲笑笑,点点头表示答谢,却拉着儿子继续走。儿子慌了,扯住父亲:"爸,前面是沼泽呀!"父亲说:"这条路四周杂草横生,唯独路上寸草不生,如果不是走的人多,这条路一定被杂草占领了。孩子,不管你走在什么路上,不要轻信别人的言语,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脑子。"没走多远,父子俩遇到一个郎中,老远就冲他们喊:"这条路的前方是个沼泽,你们快莫向前  相似文献   

5.
教室里,家长会正在进行,有一位很特殊的家长不是听老师讲,而是看着坐在他旁边的儿子,原来儿子一直在用手语向父亲传递着老师的话语——这是一位聋哑父亲。家长会结束了,大家怀着深深的感动和敬佩把父子俩拥到台上,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每一位老师、家长、同学,都记住了这个懂事倔强的儿子和这位自豪幸福的残疾父亲,他们成了老师激励学生、父母教育子女的最好榜样。家长会前,老师曾告诉男孩,他的父亲可以不参加家长会,但男孩却像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生气地说:“我有父亲选”是啊,他有父亲,他要让自己的父亲同其他人的父亲平等而自豪地站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山间小溪边,躺着两块石头,一块是光滑小巧、有着美丽花纹的鹅卵石,另一块外表粗砾,丑陋又笨重。 一年一年过去了,一天,山间来了父子俩,他们都看到了溪边的这两块石头。儿子惊喜地捡起了那块鹅卵石,父亲同样惊喜地捧起了那块丑石。  相似文献   

7.
代价     
《小读者》2008,(12)
父子俩远行,在路上他们发现了一块被人丢弃的烂铁。父亲让儿子把它捡起来,可是儿子却懒得弯腰,父亲自已弯下腰把烂铁捡了起来,继续往前走。走到集市,父亲找到铁匠把烂铁卖了5文钱,然后用这5文钱买了  相似文献   

8.
<正>父亲见儿子和自己长得差不多高了,十分高兴。为了锻炼儿子的吃苦耐劳精神,父亲带着儿子外出徒步旅行。经过半天的长途跋涉,他们来到山清水秀的地方。父子俩一边走一边观  相似文献   

9.
只弯一次腰     
父子俩出门远行,在城里的大街上看见一块废旧的马蹄铁。父亲让儿子捡起来,儿子不愿捡,装着没听见继续往前走。父亲没说什么弯腰捡了起来。从铁匠铺经过时,父亲将马蹄铁卖给了铁匠,得到了两毛钱。将要出城时,他们遇见一个卖葡萄的,父亲就用卖铁的两毛钱买了一串葡萄,默默数了数有三十六颗,然后装在了口袋里。穿越城外的茫茫荒野时,父亲猜到儿子已经渴得够呛,就摸出一颗葡萄偷偷地丢到地上。儿子看见了,赶忙弯腰捡起来放进嘴里。父亲边走边丢,儿子边走边捡。到达目的地时,父亲丢完了三十六颗葡萄,儿子狼狈地弯了三十六次腰。这时,父亲对儿子说…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对父子远行,在路上他们发现了一块被人丢弃的烂铁。父亲让儿子把它捡起来,可是儿子却懒得弯腰,装作没听到,继续往前走。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自己弯下腰把烂铁捡了起来。走到集市,父亲找到铁匠把烂铁卖了5文钱,然后用这5文钱买了一大把花生。出了城,父子俩继续往前走,经过荒原时,父亲猜儿子一定饿得不行了,便故意让放在袋子里的花生漏下一颗。跟在后面的儿子看到了,立刻弯下腰捡起来剥着吃。父亲就这样一边走一边丢着,儿子也就跟在后面不停地弯了几十次腰。看到儿子吃得差不多了,父亲转过身来语重…  相似文献   

11.
1991年,一位来自辽宁沈阳的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可是,父子俩一无关系、二无背景,仅凭着对音乐的执著与热爱,根本不足以引起音乐界的重视。为了能够待在京城,父亲费尽周折,勉强将儿子送进了一家小学。儿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花高价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钢琴师上辅  相似文献   

12.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父子俩赶路,开始父亲骑驴,儿子步行,后来经不起村民的指责、嘲笑,一而再,再而三地改换骑驴方式,最后只落得父子两人抬着毛驴走路。读过这则笑话,委实要笑父子俩愚蠢的做法,人骑毛驴变成毛驴骑人了。应当承认,笑话中村民的议论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他们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父子俩,他们是驴的主人,应当拿出主见,而不应当盲目听信旁人议论,充当群众的“尾巴”,弄得自己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读了这则笑话,我想起了另  相似文献   

13.
陈伟新 《上海教育》2009,(19):12-12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父子俩到河边钓鱼。他们撒下鱼饵,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一会儿父亲钓到了几条鱼,但儿子一条鱼也没钓着。看到河面上突然冒起了泡,儿子迅速拉起钓竿,但却让鱼儿跑了。两个小时过去了,父亲钓了一篓鱼,其中还有几条大鱼,但儿子却一无所获。这时父亲拿了一条大鱼,递到儿子手里,让儿子呼喊:“哇,我钓到了一条大鱼!”父亲迅速按下快门,拍照留念。故事的结尾是,父亲问儿子:“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  相似文献   

14.
父与子     
卧铺车厢里有这么一对父子,儿子去外地打工,父亲陪着。儿子发现对铺旅客翻看一本杂志,眼睛就不转地盯着,待人家一放下,他立刻赔着笑脸:"师傅,借我看看行不,"杂志拿到手,儿子迫不及待凑到父亲身边,低声读给父亲听。父子俩的亲热劲儿,感染了周围的旅客。见父亲去了厕所,旅客们问儿子:"你父亲喜欢听  相似文献   

15.
完美的故事     
日本人仓冈天心写了一部叫《茶之书》的著作,在这本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院。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儿子重做一次。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打扫,完毕之后对父亲说:"父亲,我又认真地打扫了一遍,这下,  相似文献   

16.
《爱心树》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成名作,出版于1974年,算起来,应该比我晚出生2年,却比我儿子早诞生20多年。有意思的是,今年劳动节,我们父子俩一同读完了这本书。儿子在读后感中说这棵爱心树了不起,夸奖树懂得什么是爱,爱就是爱到底。  相似文献   

17.
《招生考试通讯》2008,(5):45-45
父子俩一同穿越沙漠,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之后,他们都疲惫不堪、干渴难忍,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这里父亲看到黄沙中有一枚马蹄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是沙漠中的先驱者的遗物。  相似文献   

18.
碗中人生     
清早,我和往常一样,坐在顺昕吃部的一张靠窗的桌前。顺昕吃部是我每天吃早饭的惟一去处。我经常选择同一座位,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每个吃早饭的人,也可以看到屋顶上吊着的电视。按惯例,我要了一碗面条,边吃边望着周围。邻桌的一对父子格外引人注意,父亲是本店的老板,高高瘦瘦。儿子也不过是五六岁,长着一对招人喜爱的大眼睛。这时只见服务员给他们父子俩端上来两小碗面——一碗上面卧着一个蛋,一碗只是面。“儿子,吃哪一碗?”父亲问道。儿子不假思索地指着那确定有蛋的“这碗”。父亲没有说话,只是将碗推到儿子面前。儿子满足地咬着蛋,却分明看父亲拨开自己那碗面,里面居然卧着两个蛋。儿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读了《达·芬奇传》,知道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成才与他从小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有关。达·芬奇幼年时居住在水城威尼斯,威尼斯城内有几百座石桥。他父亲每天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把全城的石桥都走遍了。父子俩一边溜达,一边闲聊。对儿子提出的各种古  相似文献   

20.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 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 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 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 是什么?” “一只乌鸦。” “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 点背了。 “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 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 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