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徐霞客游记》的美学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霞客游记》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把写真景抒真情,作为观赏山水的审美标准;把山水客观化审美化,使其成为科学与美学的结晶体;并把写出主体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作为美的升华和创造。  相似文献   

2.
作为近代汉语发展研究的重要语料,明清小说《镜花缘》由于其成书的年代,多方面体现了近代汉语发展演变的痕迹。但是,历来对其语言进行阐释的除了少数方言方面的研究以外,可谓寥寥。本人试就小说中的两个副词"毕竟、再"从古今对照的角度略作解释,试图从中找寻到近代汉语向现代语言演变痕迹,以求有识者商榷。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度量衡单位出现的比较早,很多与人体长度、高度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进一步统一度量衡,很多古代的度量衡单位一直沿用至今。我国度量衡名称数量繁多,相比之下英文度量衡单位较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对应,因此在处理我国典籍作品中特有度量衡名词时需要一定的技巧。本文以《徐霞客游记》为例着重探讨度量衡单位名词的英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徐霞客游记》中有关古都资料的钩沉、分析,认为徐氏在遍觅名山、实地踏察中始终以自己的思想和眼光审视这些众多的古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叙和思想,对研究明末社会状况具有重要价值,也有益于古都学、徐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重阳节"文化特征的过程中,以《古今图书集成》为切入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从文献学角度对《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有关"重阳节"的三十二篇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具体统计见附表),在全部整理基础上发现问题。按编排分类与内容进行问题探讨,力求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观察"重阳节"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徐霞客逝世363周年之际,再一次重读《徐霞客游记》,我们由衷领悟出徐霞客的人生真谛———对国土、对民族、对人民心中充满了爱!并能感受其景观美学之所在———“碧崖之南,隔江石峰排列而起,横障南天,上分危岫”,“碧天如濯,明旭晶然,腾翠微而出,浩波映其下。”  相似文献   

7.
1.40卷本<古今小说>的版本为人周知的内阁文库本和前田尊经阁文库本以外还有法政大学图书馆所藏本.2.如上三本中最早出版的前田尊经阁文库本是与内阁文库本和法政大学图书馆本不同系统的版本.3.法政大学图书馆本不是完本(存34卷)而比内阁文库本早印的本子,但版木不同.24卷本<喻世明言>是用法政大学图书馆本版木后印的本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叶适作品散佚较多,历代整理者对其佚文时有发见。《群书考索》《古今源流至论》《水利集》《荆川稗编》《图书编》《古论大观》均载有叶适《古今水利总论》一文,然《叶适集》、新修《全宋文》及相关订补文章均失载。作为叶适的一篇鸿文,佚文的发现对研究叶适及永嘉学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白异读作为汉语历时方言中特有的一类语言现象,在反映北京话时音的一些重要韵书中多有保留,比如《中原音韵》《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李氏音鉴》等。清初韵书《音韵清浊鉴》为大兴人氏王祚祯所编,其成书受《中原音韵》影响较大,韵谱中入作三声的类别里也保留了不少文白异读词。《音韵清浊鉴》作为北音系韵书之一种,所保留的这些文白异读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若干特点,对于北京话音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说《倾城之恋》和散文《谈女人》是张爱玲四十年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女人的著作,笔者将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并试图将张爱玲在散文中关于女人论述的观点运用到小说女性人物形象分析上去。同时,笔者也希望可以从张爱玲的观点中更透彻的分析她的个人情感,丰富其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1.
《劝学篇》作为战国末期集儒家思想大成的荀子的一篇典范之作,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推崇为“劝学”第一篇章,同时多年入选各种教材。“劝学”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题,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没有谁不望子成龙。可是象荀子《劝学篇》这样的优秀篇章却似乎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2.
屈原《九歌·东君》云:“照吾槛兮扶桑”。汉王逸注:“吾,谓日也。槛,楯也。言东方有扶桑之木,其高万仞,日出,下浴于汤谷,上拂其扶桑,爱始而登,照曜四方,日以扶桑为舍槛,故曰:照吾槛兮扶桑也。”又,《离骚》云:“总余辔乎扶桑”。王注:“扶桑,月所拂木也”由此可见王逸以“扶桑”为木名。汉许慎《说文·木部》谓:“榑桑,神木,日所出也。”又,《部》“”字条云:“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木也。象形。”按;“榑桑”亦即“扶桑”。令人朱季海曰:“后人并作‘扶’者,以今字改古字耳”(说见《楚辞解故》),朱说甚是。“扶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中的每个人物的姓名都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含义.”[9]43-5深刻体会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和地名的含义,对于理解一部文学作品,了解一种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揭示《呼啸山庄》中的地名和人名的寓意,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的《怨女》并非对《金锁记》的重复,而是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苍凉人生的执着关注,对“凡人”价值的进一步肯定,另外,《怨女》与《金锁记》相比较,表现手法有着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的作品中,动植物常被神秘地象征化与拟人化。通过动植物特殊的叙事手法构造人物角色,推动故事情节。作者是在用动植物比喻人,或善或恶,或奸或诈,动植物和人物叙事互动交织,用动植物教化和感动读者。本人试图在贾平凹《山本》中找出动植物神秘叙事轨迹,阐释其构造人物特色和主题思想两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禺的《雷雨》受到古希腊戏剧的影响,在多处都体现了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观念.以《雷雨》女主人公蘩漪为例,从功能上看,蘩漪是《雷雨》实现剧情发现与突转的关键;从性格上看,蘩漪不仅体现了《诗学》所总结的悲剧人物性格要求,并且转变历程也符合《诗学》提出的可然律与必然律;从人物精神上看,蘩漪身上集中反映了《雷雨》...  相似文献   

17.
《论语》、《孟子》两者引《诗》内容的对比反映出孔、孟在引《诗》习惯、用《诗》内容与论《诗》观念上的差异。同宗儒学体系,孔孟《诗》学思想出现变迁,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诗》自身的传播发展是两大重要原因,而孔、孟核心思想的差异则从根本上决定了两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10年的创作过程中,托尔斯泰曾数易其稿,作品主题前后迥异,最后,这部原旨道德教诲的小说变成了一部表现阶级对立,政治意义极其深刻的社会小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创作观的总结;既对俄国社会给予了空前激烈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四个方面说明老舍的小说《小人物自述》是他的追念论的最好的体现和运用,即主张小说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往事,特别是幼年生活的往事;突出自然景物的描写;同时要解释生命;并对追忆的景况作出有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徐霞客是对保山自然山川、道路桥梁、人居环境、风土民情、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了全面踏勘、丈量、考察、记录的第一人,他把一个雄奇壮美的保山真实而具象的推介给了外部世界;可以说,徐霞客是保山旅游产业发展史上的开拓者、奠基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保山关于徐霞客的研究、宣传和挖掘利用就一直未有停止过,但是对有关徐霞客的研究、宣传中,存在一些提法不妥当、数据不统一、解释不准确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徐霞客留给我们的这份文化遗产,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徐霞客留给我们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现就徐霞客保山之旅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