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31岁的女白领姜岩2007年年底跳楼身亡,有网友在她博客中发现她自杀的原因是丈夫王菲的外遇。愤怒的网友们启动人肉搜索,将王菲、第三者及其家人个人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
北京31岁的女白领姜岩2007年年底跳楼身亡,有网友在她博客中发现她自杀的原因是丈夫王菲的外遇。愤怒的网友们启动“人肉搜索”,将王菲、第三者及其家人个人信息披露于网络,甚至以电话、邮件、短信各种方式骚扰王菲。王菲不堪其扰,将相关网站管理员告上了法庭。这起由网络人肉搜索上升到司法案件的女白领“死亡博客”案,也就是“人肉搜索第一案”,于2008年5月4日在北京朝阳法院亚运村法庭开审。最终朝阳法院判决被告大旗网和“北飞的候鸟”网站构成侵权,应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王菲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似文献   

3.
我对互联网"人肉搜索"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引发"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当事人姜岩的"死亡博客"在网上激起了网友对其丈夫王菲的公愤,网友对王菲展开"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在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也侵害了王菲的隐私权和其他正当权益.因此,如何发挥"人肉搜索"的正面作用,约束不当言论和行为,让"人肉搜索"能够通过互联网健康、规范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8年互联网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被称为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北京女白领姜岩因丈夫出轨跳楼自杀一事。其夫王菲遭遇网友“人肉搜索”,个人信息被公开于网络,生活受到干扰,进而起诉网站,成为我国司法机关首次受理的此类网络侵权。人肉搜索所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值得关注。本文以传播学与传播法规为视点,对人肉搜索提出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吴廷俊  黄欢 《今传媒》2009,(12):23-24
2008年4月17日,一名女白领的“死亡博客”引发网友对其丈夫王菲及父母、第三者的“人肉搜索”,将王菲及其家人个人信息披露于网络。不堪忍受压力的王菲将大旗网、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18日,由姜岩的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这是我国法院第一次审判此类网络侵权案件.[1]姜岩的大学同学张乐奕、大旗网被判侵权,天涯社区不构成侵权,王菲获赔精神抚慰金八千元.  相似文献   

7.
吴瑛 《新闻记者》2006,(8):49-51
今年5月的娱乐圈异常热闹,王菲在分娩前十天就被传产下双胞胎,接着在一系列扑朔迷离的娱乐“狙击战”中,两岸三地娱记在王菲“分娩地图”的指引下协同作战,王菲和家人被24小时围追堵截。虽然秘密辗转多家医院,但仍被记者拍下病房照片,甚至被逼从“殡仪通道”离开医院。与此同时,窦唯正以王菲前夫的身份频频亮相各大娱乐版面,最终不堪重负大闹某报社并烧坏汽车,而娱乐新闻再次赢得热炒窦唯“精神问题”之契机,将新一轮炒作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8.
“生了,生了,王菲终于生了!”这是28日很多媒体的抢眼新闻。在传了无数次王菲生产的假消息之后,5月27日下午1点左右,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的王菲终于剖腹产下一名体重4公斤的女婴,目前母女均安。(5月28日《信息时报》)几乎所有听到王菲生下小孩消息的人,都会长长松上一口气,因为这场“明星生子”媒体大战几乎长达1个月,仅从5月15日到26日,短短一周多时间,王菲就被传生了8次,4次男的4次女的,媒体娱记们每天上班的第一句话已经不再是“吃了吗”,而是“王菲生了吗”。而事情的真相,却让众多媒体记者等到近乎抓狂,已不堪重负。这边厢娱记们马不停蹄…  相似文献   

9.
近日媒体有报道说,5月13日下午1点左右,将于5月15日预产的演员王菲和丈夫李亚鹏在自家门口的餐馆用餐完毕,正要返回汽车时,意外被守候在附近的一帮媒体娱记“逮”住(他们也是忙里偷闲刚刚吃完午饭回来)。这伙人对着王菲隆起的肚子一气儿猛拍,在“长枪短炮”疯狂拍摄下,王菲和李亚鹏一路小跑,迅速钻进车内扬长而去。后面的四辆汽车仍然穷追不舍,场面可谓“险象环生”。据说,这些记者已经在王菲、李亚鹏的住家附近等候了近20天,一直苦寻不着王菲的踪迹,今天“撞”上王菲可算是意外的“收获”。前不久,李亚鹏曾应邀在央视一档节目里和两名娱记…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侵权责任的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从“铜须门事件”、“崔猫事件”,到“周老虎事件”,再到被称为“网络暴力第一案”的“姜岩案”,再到最近韩国明星崔真实自杀案件,无一不引发激烈的争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吴雅兰 《新闻知识》2006,(10):16-18
最近,关于王菲生“兔唇婴”一事更是被娱记和网站炒得沸沸扬扬,相关网页文章数以万计。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还专门就此作了一期媒体人道德与良知的节目。在今年3月26日央视的《实话实说》中,节目围绕着“明星隐私权和媒体报道权”的话题展开讨论,嘉宾李亚鹏大倒苦水,一吐两年多来他和王菲的私生活不断受到媒体报道和外界打扰的“切肤之痛”。在节目的最后,现场记者表示等两个月以后王菲生产时,肯定会有一场新闻大战。李亚鹏平静地表示:“我们商量过了,到时王菲将在家中生小孩。为了防记者,我们只能这样做。”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于是,“…  相似文献   

12.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3,(24):80-80
王菲:情归旧爱 王菲又和谢霆锋牵起了手。在谢霆锋居然能与梅艳芳传出绯闻、在被内地媒体莫名其妙地评为“文化偶像”之后,王菲还是成为了谢霆锋的女人。 感情游戏几乎贯穿了谢霆锋的整个演艺生涯,但对王菲这样自由达观的女人而言,她不会借绯闻炒作自己,也永远不会将感情当作游戏。尽管与谢霆锋的恋情曾经给她带来深深的伤害,但她更看重的还是爱情所能带来的  相似文献   

13.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41):92-92
王菲复出依旧惜字如金 10月30日,在歌迷等待整整5年之后,“王菲2010巡演”终于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拉开序幕。王菲天后做派依旧,演唱会没有嘉宾,没有伴舞,没有返场,没有交流,全场只说过两次“谢谢”。  相似文献   

14.
业界动向     
城邦以网络用语申请商标惹争议“好人卡”、“rz”这些网友惯用的网络语言及流行符号,一直是台湾原生网络文化中的特殊创意,不过最近网友发现,这些网络用语被城邦文化事业申请为商标,且应用范围从衣服、文具到日用品,引得广大网友极大不满。网友认为,好人卡及rz是网络的集体创意,不是城邦里哪位作者或编辑创造,注册为商标形同剽窃、侵占。“好人卡”及好人文化是去年网络最热的话题之一,网友惯称追求异性被拒就是被发“好人卡”,“好人”在网络衍生不少创意,如单身网友自称“好人团”成员。而今年才在学测中引起话题的“Orz”,已成为台湾最…  相似文献   

15.
李晓梅 《今传媒》2016,(5):26-29
因“死亡博客”和网络社区讨论而不断被放大传播的姜岩自杀事件,因其对话语权结构性变迁的承载,引发道德震荡及凸显性别政治,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中备受瞩目的新媒体事件之一.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动态文本进行回顾和分析,发现:围绕姜岩之死的BBS讨论与她的博客日记相互映照,立体地呈现了事件景象,折射了社会风貌;而以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手法,依然在复制女性的刻板印象,其缩减的事件样态与网络上的议题景象存在诸多差别.  相似文献   

16.
刘建新 《声屏世界》2010,(10):68-69
一位女画家将老公和“小三”捉奸在床的“捉奸门”事件在微博上不胫而走,再加上当事双方针锋相对、朋友的佐证,捉奸、家暴、经济纠纷这些完全彻底的隐私、“家丑”.在新浪微博、网易微博、猫扑网等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曝光在上百万网友的眼皮子底下.并成为他们兴味盎然的谈资.可谓微博诞生以来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17.
8月优异报道     
《青年记者》2010,(17):22-23
简介:这篇报道对被称为“神仙”,自称马云、杨锦麟、王菲和李亚鹏等名流皆是其弟子的绍龙观道长“李一”进行了调查和揭露。记者报名进入绍龙观学习养生,体验和考证桩功等的科学性,从李一的弟子那里得知“通电疗法”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18日,人称“人肉搜索第一案”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宣判,大旗网和“北飞的候鸟”两家网站的经营者或管理者,侵犯原告王菲名誉权及隐私权,判网站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分别赔偿王菲精神抚慰金3000元和5000元;天涯虚拟社区网由于在王菲起诉前及时删除了侵权帖子,履行了监管义务,因此不构成侵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网络媒体在利益表达中所面临的法律困境。  相似文献   

19.
王涛 《声屏世界》2011,(1):68-68
11月10日的《人民日报》令人眼前一亮,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如此“潮”的标题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并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引发了强力的围观.网友们纷纷大呼“标题很给力”。  相似文献   

20.
风波不断的央视继“白字门”、“补妆门”等事件后再爆失误。有网友指出,在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某节目中,被采访者的头衔居然出现了错字,“发言人”变成了“发炎人”。(6月25日《扬子晚报》)真得佩服现如今科技的先进、普及和网友的细心、果断,电视节目中不经意的一个失误,就被网友及时截取(抓拍)到了,并且很快传播上网,引发全国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