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将进酒》文本的分析,揭示了李白的抱负与痛苦。李白借酒消愁,借酒来塑造个人的诗性形象,千载以来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2.
南宗名臣李纲是两宋文坛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他对李白的评价或褒扬李白英豪盖世的个性,或深化其谪仙意义,或仰慕李白之"真隐",或推崇李白俊逸之诗风,有关的诗文作品多达20篇左右,在两宋颇具代表性.这些诗文作品不是单纯从人品及诗品去审视李白,而是结合自己的生平遭际去解读李白,视角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3.
李白和拜伦在个性上都洒脱放浪,都过着一种漫游漂泊的生活,他们的诗作都主观自由,情感都热烈真挚。虽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使他们本质上属于不同类的诗人,却都表现出一种天真诗性的气质。  相似文献   

4.
李白的人生理想是功成身退。其实现途径是由隐而仕,功成后复归于隐。李白走这一途径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实际上,他最终也没有功成,身退是他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诗性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汉字创造的意象性、本真性、想象性及其与书法艺术发展的关系等诸方面,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诗性精神。其所涵括的诗性思维、诗性语境和诗性人格,对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当今这种诗性精神的缺失,也成为书法艺术的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郭璞是西晋后期打破玄言诗一统诗坛局面的作家。其儒道互补的双重人格 ,导致其心理的焦虑以及诗性的超越。他对心理焦虑的诗性超越 ,表现为两条途径 :一是创造出道士、蓬莱等诗歌意象 ,以神仙的逍遥、自在 ,反衬世俗的苦涩、艰辛 ;二是创作《游仙诗》 ,在登仙界、凌太清之时 ,以道家的无为之乐 ,化解儒家的功名之执着。其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宋人对李白及其诗歌的接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宋代笔记为依据,研究宋人对李白及其诗歌的接受。首先,探讨笔记的内涵;其次,对宋代笔记概况作一概括。在此基础上,对宋人对李白及其诗歌的接受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宋代笔记中对李白的肯定集中在其主体的才气方面,而对他的否定则主要集中在其诗之思想内容方面。此外还对宋代的李杜优劣论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人格品性,是唐代诗人最为鲜明卓异者。他的人格形成,得益于自身的先天秉赋资质、宽松的家庭环境、密切的亲情关系、良好的物质条件与环境氛围,以及生活在大唐盛世形成的自信心与进取精神。李白与生俱来的秉赋,预备了底色;家庭的背景,奠定了基础;外向的性格,产生了动力;侠道的思想,增强了平等通达观念;嗜酒的积习,强化了胆气;社会的政治开明,提供了舞台。这些因素,造就了个性独具的李白,亦是李白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如此的品性,对其情感抒发与诗歌创作具有决定作用,也是其光照千古人格魅力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郭祥正对李白的审美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祥正是宋代学习李白诗歌并取得较大成就的杰出诗人。他从生活方式及创作思维方式、诗歌内容与形式、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接受了李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豪迈精绝”的诗风。郭祥正对李白的接受在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庭坚为江西诗派鼻祖,以宗杜为主,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李白的喜爱和欣赏,他是宋代诗人中学习李白较为突出的一位,其今存的诗、词、文中歌咏或评说李白的材料多达22条,其中词1首,诗5首,文16篇。书法家、诗人、学者身份的黄庭坚对李白的接受和继承,在整个宋代李白接受史上具有较为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代言体诗即代人言心或以人和物代已言心。本白对古典代言体诗的疆域,作出了杰出的开拓,他在广泛借鉴客转化传统代言体的基础上,怀着悲天悯人的博大忧虑,关怀着社会上一群被压抑,被漠视的悲伤灵魂,并从中萃取弃妇情结为自己也身处其间的文人生存境遇伸张正义和宣泄郁积。他使诗歌的审美心理功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深入的开发,并且在推进代言体向广义形态发展中,探索着丰富多彩的社会问题、文化症结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2.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追求艺术化人生的体现,它对我国中古以后历代士人均有广泛影响,特别是盛唐时期。魏晋名士的思想、风度和作品,对"诗仙"李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李白不仅继承了魏晋风度中的生活风范和审美情趣,而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理性开拓,形成了自己自然清新、一往情深、光洁虚灵、气势奔逸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西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来自西方的文化;狭义指西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西域文化及其特征出发,着重论述其对李白思想、性格和创作的深刻影响以及诗歌创作风格同西域文化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东晋以其门阀政治的格局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形态发展完备的一个朝代。士族在各个方面都掌握着话语权,文学领域也深深烙印着士族的痕迹。东晋门阀政治的格局决定了玄学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这也相应地导致了玄言诗在东晋流长久远。而且,玄言诗能够在东晋文坛上几乎一枝独秀,也与门阀政治格局下,政权的掌控者与文学话语权的掌控者合一这种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晋至刘宋元嘉前期,以抚为主;第二阶段是元嘉后期,大规模伐蛮;第三阶段,从元嘉末年到南朝末期,对边境蛮族以抚为主,对腹地蛮夷加强了征伐。对腹地蛮夷的讨伐是逐渐深入的,从元嘉末年至萧齐末期,以讨伐长江中游的蛮族为主;梁陈则主要征伐岭南俚族。征讨重点的转移实质上就是六朝政府的开发行为从长江下游向中游、再向岭南的梯级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魏晋士人往往被视为张狂放荡的群体,但实际上,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洋溢着“清”的理念,其个性、才干、容貌、家庭生活、言辞和音乐等方面都体现出“清”的特色,而魏晋时代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东晋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其特点是家族的长辈广泛参与对子弟的教育 ;幼儿教育和妇女教育都受到足够的重视 ;教育方式多样 ,既有言传、身教 ,又有用文字著作进行教育等形式 ;教育内容广泛 ,包括学术文化、科技艺术、实用知识、道德门风等方面。当时的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素质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盛唐时期伟大的诗人,他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将个性予以诗化的表现,以及作品中丰富奇特的想象与审美超越精神,是一种全面丰富、本真自然、极致酣畅、艺术美感的展示.李白对本真生命无比自由的表达,启发我们把个性的培养看做教育的本质特征,把想象理解为人的自由创造,并把审美理解为人对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9.
在以门阀政治为特征的东晋政局中 ,士族与皇帝分享权力 ,士族有时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桓温、桓玄父子均以取得皇权为目标 ,最终却连门户也无法保全。桓温的失败在于没有充分理解门阀政治的运行规则 ,打破了门阀政治的平衡原则 ;桓玄的失败则体现了士族势力的整体衰落。  相似文献   

20.
唐人的李白序志碑传,是有关李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为历来的李白研究者所重。但由于历时久远,或漶漫,或传抄、刊刻的夺误、错讹,使其材料或材料之间出现了个别矛盾(也有后世解读及句读之误),需要辨析。本文探讨四个问题:(一)、李阳冰《序》“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之“神龙”;(二)、魏颢《序》李白之子“明月奴”、“颇黎”;(三)、刘《碣》、范《碑》李白官拜左拾遗其时;(四)、李华《墓志》、刘《碣》的句读之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