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三《思想政治》教材在讲到原始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说:“原始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我认为这个概括值得商榷。其理由如下: 第一,原始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只能从原始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去寻找,而不能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的心态中去寻找。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在自然界的压迫下,对自然现象产生了神秘感,而人们对感到神秘莫测的事物必然感到恐惧和敬畏。即使在今天,那些相信迷信的人不是对“鬼神”还感到恐惧和敬畏吗?百慕大三角人称“死亡三角”、“魔鬼三角”,在它的秘密没有彻底揭开之前,人们不是也感到恐惧和敬畏吗?实际上,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的这种心态,只是原始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的  相似文献   

2.
《灰色星期三》作为艾略特皈依英国国教后发表的第一首诗,反映了诗人的信仰追求及精神挣扎,在艾略特的诗歌创作历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国内学术界对这首诗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关于这首诗的深度论文不多。本文将分析这首诗中的宗教元素,特别是天主教四旬节的礼拜仪式在诗歌结构中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诗人在这首诗中继续从宗教传统中寻找诗歌素材和表现手法,将诗歌体验和宗教体验融为一体,创作出一种崭新的诗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贷款的代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莉 《教育发展研究》2006,14(15):26-30
高校贷款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危机当前,除了寻找一些化解危机的对策,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反思:为什么会产生危机?我国的高等教育、政府及社会将在这场危机中付出怎样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生态危机不单是一个科技与经济发展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涉及人的精神生活,触及到某些宗教性的观点和理念。面对生态危机的挑战,人们尝试对宗教传统进行探讨、挖掘、诠释甚至转化,借以寻找化解危机的精神力量。文章主要从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的教义、经典中分析其有关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以及生态境界理念等思想,并以此来说明宗教思想对环保意识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堂,一直是人们寻找的极乐世界。古往今来无论是宗教人士还是凡夫俗子,都把天堂作为理想的世界。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宗教思想和神秘主义受到冲击,天堂,逐渐被认为是虚幻的存在。但是,随着世俗化社会飞跃发展,人类日益陷入到精神危机之中,作为对世俗物质化现代生活的精神救赎的天堂,则成为现代人寄托灵魂的彼岸世界。天堂,从宗教对罪人的拯救的场所,转化为对坠入物质社会泥沼中的现代人的救赎。  相似文献   

6.
《灰色星期三》发表于1930年,反映了诗人在皈依英国国教后的信仰追求和精神成长,对于理解艾略特后期诗歌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学术界对于这首诗歌的关注程度仍然不够。本人将分析这首诗歌中的宗教元素,特别是英国17世纪大主教兰斯洛特·安德鲁斯布道词对于这首诗歌语言的影响。本文认为,诗人在这首诗歌中继续从宗教传统中寻找诗歌素材和语言元素,融宗教体验于诗歌体验中,创作出一种独特的诗歌语言。  相似文献   

7.
?多少只高尔夫球才能填满一辆校车??全世界共有多少名钢琴调音师??将一根木条折成3段之后,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有多大??假设你在衣橱里挂满衬衫,很难从中挑出某一件来.请问你打算怎样整理一下,使得它们容易挑选??周五下午2:30,旧金山有多少人在使用 Facebook ?……  相似文献   

8.
修辞,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语言条件,对语言加工选择,增强表达效果??动.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修辞,就叫比较修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修辞?很重要.中学课本上的文章,大都是专家们精心??的名篇佳作,遣词运句多有神来之笔.但这些画龙点睛之处,学生未必都能轻易理解.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单从作家完成了的作品去学习,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读者很不容易看??也不能领悟,要是对同一作品的初稿和完成稿??比较,"简直好象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只有采  相似文献   

9.
宗教因子及相关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宗教?构成宗教的条件是什么?凭什么来判断某种文化就是宗教?根据相关学科理论和中国宗教历史传统和现实表现看,构成宗教的有七个基本因子,以此对传统宗教、民间宗教、新兴宗教、民间信仰、会道门、迷信、邪教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概念的厘清、特征的概括及宗教相关现象进行界定,可为宗教学理论研究提出一点参考,为宗教政策提供咨询。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初,教会大学的宗教教育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在“巴敦调查团”建议下,20世纪20年代后,教会大学按照“更加基督化”方针对宗教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教会大学的宗教教育也因之得以残喘。然而,受制于文化交流的法则,教会大学宗教教育最终避免不了消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恐怖小说大王”的李西闽的小说中常常充斥着焦虑与恐惧。他的小说根植于本土传统,从人性出发,写出了现代人对生活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深入剖析了人的精神世界。以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为参照,李西闽恐怖小说中“焦虑的梦”直接源于童年经验,而这种焦虑与恐惧是中国社会当下信仰缺失与鬼文化影响的延续,其小说中无法消除的恐惧感正是恐怖小说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沉樱的作品以质朴的女性批判意识,真实地再现了"五四"女性挣扎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矛盾心态,透视了背负着沉重的历史重荷和精神重压女性生命个体中先天遗传和后天返祖的历史生理,展示了富有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的女性生存原生态。  相似文献   

13.
原乡认同指的是作家对自我精神和生命来源的寻找和构建。随着时代的变迁,朱天心作品中的原乡认同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三三集团”时期对“大中国”信仰的认同,到走出象牙塔后为失落的眷村群体书写历史记忆,直至呈现“漫游者”四处寻觅并无所依归的悲情。朱天心作品中的原乡追寻经历了从认同到不认同的流变,展示了作家重塑自我、构建精神家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丁玲的创作,就是通过对女性心路的言说来书写自己的情感之路,不管是早期的“激情言说”,还是后期的“默默倾诉”,都是她的女性意识在社会挤压之下的情感流露。本文就是从丁玲女性情感的曲折发展对她文本中的女性化写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以她独创的"妇女主义"思想而享誉全球。这在她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此外,沃克还逐渐显示出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她在其后期的作品中融入了自然的元素,以此说明人类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关系。基于此,以沃克的三部小说为例,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她的妇女主义思想,并指出她对男性、女性、自然三者平等共生的渴望和对男女共建和谐世界的期盼。  相似文献   

16.
凯瑟琳.安.波特是自薇拉.凯瑟以来最受称颂的美国女作家,中篇小说集《灰色马,灰色的骑手》是她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集中,波特运用了大量的圣经原型以及多声叙事、重复、内心独白等多种叙事策略来揭示西方现代人在社会动荡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信仰危机,展现了人与上帝之间疏离、背弃和和解的三种关系,表达出作者对自我、信仰及人类救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seeks to offer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ual life by describing an “engaged spirituality.” A particular type of spiritual commitment exists in the lives of certain individuals, a commitment which combines disciplined exploration of spiritual resources with intentional acts of compassion and justice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the world.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ives of Dorothy Day and Thich Nhat Han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ve influences which gave shape to their engaged spiritualities is offered, as well a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communities of faith that might wish to cultivate a similar commitment in their own settings.  相似文献   

18.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作家阿贝尔·加缪哲学思想的理论论著,是将其存在主义和荒诞思想理论化的哲学著作。在后续推出的作品《反抗者》中提出认识和履行自己哲学思想的方法论,用以详细阐释和印证《西西弗神话》的认识论。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和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重新定义了那些被我们看作真理的法则,透彻世界荒诞的本质的同时,也保持反抗的精神,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和信仰。  相似文献   

19.
特雷莎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是“重”的代言人,其复杂的内心,特殊的性格,以及她对于“灵与肉”应当和谐统一的爱情追求,无不使其表现着生命之“重”。而特雷莎的梦境以及她在面对情敌萨宾纳时的服从,都鲜明对应着生命之“轻”。带着“重”的痛苦,特雷莎开始了向“轻”转变,她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矛盾向生命另一种极端形式变化。借由“轻与重”这生命形态二重性的不断追问与展现,特雷莎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并非完全的田园牧歌式的情爱中觉醒,她经历了一次次的压抑、逃离、挣扎,才真正令自我意识的光芒绽放。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Wilfred Cantwell Smith's presentation of the nature of faith on James W. Fowler's faith-development paradigm. Smith contended that, in the pre-modern era, terms translated by the English words “faith” and “believe” denoted a personal allegiance that did not require assent to any objective assertions. Two difficulties with Smith's research are highlighted: 1) In the premodern era, the terms translated as “faith” and “believe” denoted both personal allegiance and objective assent. 2) Although “faith” and “believe” primarily indicated personal allegiance in the premodern era, the primacy of personal allegiance within faith does not preclude the presence or the necessity of objective assent.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although Christian faith and Fowlerian stage-development are two distinct phenomena, the reality to which Fowler referred as “faith” describes the psychical context for Christian faith.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reflecting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concept, suggesting that Christian faith emerges from Fowlerian stage-development, but that the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of both phenomena remain essentially distin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