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一次去采访一个劳模,谁知竟出师不利。这个劳模,听说记者来了,便立即托辞“逃遁”。何故?那个单位的领导说,她最怕记者。记者又非洪水猛兽,何怕之有? 最近我采访另一名青年劳模时,这个疑团才顿时冰释。这次是去了解这个青年劳模为什么在评劳模中落选。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我两次访问以色列,每次去都采访了不少政坛要人。目前,以色列和中国尚无外交关系,彼此需要了解,但了解都不够,因此,我觉得,将采访情况写出来,对我国读者了解以色列也许会有帮助。不期而遇的“半内部性”重要会议的采访第一次访问以色列是1989年5月,与钱文荣同志同行。那是中国记者首次正式访问这个犹太国家。其时,正值中东和平进程又一浪起,以色列政府正在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尽快掌握业务,我决心随摄制组出去拍摄,以便了解电影摄制的全部过程。普选的拍摄,遍及全国各地,我只能去一个地方。我决定去鞍钢。现在回想起来,这个选择是对的。我和两位摄影师还有摄影助理一同前往。鞍钢正在建设,是五十年代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工程。那里烟囱林立,管道纵横,一进公司大门就象进了迷魂阵。从一个厂跑到另一个厂要走很长的路。上下班时进出公司大门的人群有如潮水一般,极为壮观。我们的采访从鞍钢建设全貌入手,然后决定着重采访哪几个厂,哪些人物。我当过记者,这些采访还能顺利进行。摄影师们经常考虑和注意的却是拍摄的角度,人物的特点等等。我意识到这又是“形象”的问题了。新闻记录电影工作的采访和新闻记者的采访,虽然相通,却大有不同之处。比如,我  相似文献   

4.
记者张沪     
《一个“场外记者”》在去年第十期《新闻战线》刊出后,象石子掉进池水击动片片涟漪,在新闻界引起了回响。有的同志为记者采访受到限制鸣不平,还有不少同志对张沪的“韧性采访精神”表示赞扬。我怀着同样的心情,去北京晚报了解这位“场外记者”的好经验。问到编辑部里的同志,都向我称赞张沪。只有张沪自己,一再说明,她三十年前参加了新闻工作,现在才开始学步,只能算个“老学徒”。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农村记者,我每年都要到农村走几次,以便对每一个时期农村和农民的情况真正地有所了解;但是,深入到农村之后,我又常常感到惭愧。尽管我们有几十万新闻大军,尽管有人说“记者满天飞”。可就是有人想见记者而难以见到。这就是农民! 今年夏天,我们在湖北大别山区采访,当我提出要去农村到农民家里看看时,县委书记显得挺惊讶,对我说:“北京来的记者能下到县里就不错了。”就是在这个县,我听说,一次县委书记深入到山  相似文献   

6.
《解放日报》的“热点追踪”栏目我很喜欢看,相信这个栏目可以锻炼出一批好记者,因为它抓的题材都比较大,也比较吸引人,而且又须记者去追踪、去挖掘,所以无形中对记者要求就比较高,需要下大力于采访写作上。伊拉克战争显然是报道的热点,该报已有“特别报道”版,有足够的内容可提供读者去  相似文献   

7.
语言运用中语义相悖的错误还与肯定、否定式这两种语言形式的使用不当有密切关系。肯定式,是从正面肯定某种事物,或某种性质、状态等,如:“我是报纸记者。”“这个版面设计得好。”“他下基层采访去了。”为了加强肯定的语气和力量,有时加上适当的副词或能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如“我确实是记者”的中“确实”,“这个版面设计得就是好”中的“就是”,“他的确下基层采访去了”中的“的确”,等等。与肯定式相对相反的否定式,是用以否定某一事物或某种性质状态的,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夏天,我偶然得知合肥有一家全部由聋人组成的保洁公司——龙为保洁,当时就非常钦佩聋人保洁员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曾在微信群里向朋友推荐过。今年4月,龙为保洁因为经营困难,开始向社会求助,希望能够扩大影响力,多接些订单让公司存活下去。我作为“人民来信”栏目的记者跟进采访。因为这次采访,我得以走近并了解这个群体。  相似文献   

9.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记者采访,同样也面临着“磨刀”的问题。记者的采访活动中,“预采访”是“磨刀“工序中不可或缺的。而目前的现实是,相当数量的新闻从业人员,省略了“预采访”环节。拿到一个采访线索,根本不去研究、了解,到时候“直接上阵”。  相似文献   

10.
有些记者一接触到采访任务,便径直找采访对象了解,立成稿件,至于周围群众反映和环境条件如何很少问津。这种采访方法是需要打一个大问号的。有一位记者去采访某地一个典型人物,关起门来和采访对象谈了大半天,挖了不少“事迹”,撰写了一篇报道。说来也巧,在稿件发表之日,正是这个“典型”被宣判之时,一边无线电波广播着他的“先进事迹”,一边公审着他的犯罪事实,真是让人啼笑皆非。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采访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稿件质量的高低。许多有名气、有造诣的记者,都懂得采访对于写作  相似文献   

11.
提起风貌通讯,使我想起初当记者时的一段经历——新华社国内部注意培养新记者独立活动的能力,一九五九年春,让我去黑龙江“闯一闯”。这次采访,既无老记者带领,又不背具体题目,我带上一些介绍信,想上那里了解什么,请当地有关单位协助。我寻思怎样充分使用“自主权”。如果去交通便利、经常见报的地方呢,跟老记者比赛,步人后尘“拾麦穗”,很难再有新发现。我想,不如去辽阔的森林和草原,或许那里还有记者足迹未到、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吧!  相似文献   

12.
柏虎斌  潘文俊 《视听界》2001,(5):26-26,21
凡是记者,都知晓采访角度。但是,如何选择采访角度,并不是每一个记者都十分清楚的。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以期“抛砖引玉”。采访角度,意指记者从什么方向,通过什么途径或用什么方法去观察分析和挖掘新闻事实。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应选择什么样的采访角度,依靠于对事物现状、历史和内在联系的了解和把握。本文所说的价值取向,是对新闻事实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的一种选择,是记者对采访对象、事物现象本身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知识根底”的新的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者苦练基本功,希望多出一些既懂政治、学识又渊博的编辑、记者、评论员。联系自己的新闻工作实践,对总书记的要求体会尤深。一次,我随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一行到石西油田去采访,路上戴局长对我说:“小周,你负责石油这个口子的报道,需要先搞懂石油工业的一些基本的专业术语,这样才能更好地去采访。”当时我还没有掂出这番话的分量,直到进入采访角色时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我来到机声隆隆的井架下,看到钻井公司的潘经理拿出…  相似文献   

14.
亦杰 《今传媒》2006,(8):25
我爱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王志、董倩、杨春、柴静等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赞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评价:“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职业化特征,这表现在对采访现场的控制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上。在提问的水平上,“新闻调查”的记者越来越表现出个性,这会让观众对他产生出信任。”《调查“新闻调查”》一书对“新闻调查”的记者们作了专门介绍。书中说,这个栏目对记者有特别要求:第一,质疑的精神;第二,平衡的意识;第三,平等的视角;第四,平静的心态。据我观察,“新闻调查”的记者们达到了这个要求。这方面是值得…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在一般情况下,记者扮演的是“你做我写”的角色,不直接参与被报道者变革现实的实践。这是由记者职业的特点决定的。记者不可能对他所报道对象从事的社会实践事必躬亲,然后再去报道。但是“你做我写”,记者获得的只是间接知识,缺乏亲身体验,不能不说是个缺憾。体验式采访,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变“你做我写”为“我做我写”。尽管每一次体验的时间有限,但对常年扮演“你做我写”角色的记者来说,还是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6.
大幕未启先热身 2月初,我在得知自己要去北京采访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时,就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重任在肩。从大的方面说,我知道,浙江能否在今后20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次“两会”制定的“十五”计划纲要至关重要。将“两会”精神宣传好,让老百姓了解“两会”对浙江今后的发展将有何重大影响,增强浙江人民的信心,作为一个身临“两会”其境的记者,责无旁贷。从小处讲,作为一名从未经历过如此重大采访场面的年轻记者,此次要单独与众多新闻同行竞争,心里难免有压力。为了尽量在报道上掌握主动权,我在去京之前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17.
怎样进行目击式采访。谈起这个问题,可用原苏联名记者莎吉娘一句话来回答:“在可能的条件下,要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事物。”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说得更具体:“如果我是个大学校长,我就要设置一门必修课‘怎样利用你的眼睛’。”从上述外国记者和作家的论述中可以说明,用好目击式采访的关键是善于利用自己的眼睛。新闻界前辈穆青同志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记者偏偏不会用眼睛。十八  相似文献   

18.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我明白了。现在,记者招待会“遍地开花”。连一个小饭馆开张,也可以开个记者招待会。有的记者  相似文献   

19.
一个记者应该怎样进行采访?如何观察和了解周围的世界?有人说,这是新闻工作的ABC,凡是搞过几年采访的记者,都知道该怎么办。可是,事情并非这么简单,现在有些记者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并未解决得很好。记者应该怎样进行采访?相当长的时间以来,我始终觉得我们的记者活动缺乏主动性,不少人习惯于领导出题目,自己作文章。有的甚至是领导不给任务不出门,不带上题目不下去采访;即便有了题目出了门,也习惯于搞那种“单向采访”,眼盯一地,只问一事,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人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中存在着“机关化”、“事务化”的问题,象这样的采访作风和采访方法,该算是表现之一吧。  相似文献   

20.
我是“3·24”上海列车相撞事故中的幸存者。在列车相撞之后,我急着去抢头条新闻,结果新闻没有“抢”上,七个小时后,我却成了记者的采访对象,事故后的第二天,我带着伤赶写出了《“3·24”上海列车相撞目击记》,《钱江晚报》发表后,我这个有16年记者生涯的记者也成了新闻界的新闻人物。 3月24日这天,我乘坐由长沙开往上海的208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