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记者李峰,写了大量有影响的新闻作品,但作为杂文家,还鲜为人知,及至新华出版社今年出版了他的《热冷集》,人们才恍然大悟:那个在《半月谈》常常出现的杂文作者“谈峰”,原来就是李峰呀!笔者借在中国新闻学院进修,有幸聆听李峰教授讲课之余,请教于李峰同志,颇多收益. 有感而发李峰回顾了他初写杂文时的情景:那是1958年,我当时看到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良倾向、思潮,写一般的评论觉得不过瘾,有些心里话说不出来,憋得慌,于是便采取了杂文这种形式,一吐为快. “这么说,您是‘有感而发’?”我问了一句。可以这么说.杂文必是有感而发.这种“感”,就是自己的独特感受;这种“发”,就是议论,议论必是议论我的独特感受,这就有可能说出一些新鲜的思想,如果这些新鲜思想能给人以启发,观点能站得  相似文献   

2.
不知何时,在北京街头的报摊上忽然多了一份起名为《楼市顾问》的报纸,头版的大幅头像取代了影艺圈里的俊男靓女,一个个充满睿智与魄力的房产巨子陡然登场。笔者惊叹该主编大手笔的同时,发现这是《首都建设报》的一份附刊,便产生了解其真正的魅力之源的兴趣。办报的信心来源于百姓需要应该说,自我国90年代新闻改革以来,许多报纸都在探讨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并在实践中概括了新闻发展的两种模式:一种是根据阶段性特征突出重点进行重点改革,一点一  相似文献   

3.
万凡 《新闻天地》2004,(11):14-15
他们的笔端鲜活了一个个平凡人物:他们的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感人瞬间;他们的脚步跋涉过一片片荆棘沼泽。这群殚精竭虑、克己奉公的传媒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写就了新闻界今天的辉煌;用他们心灵最深的触动,真实地勾画了一个和平、仁爱、正义的人情世界。新闻背岳,他们有最深的震撼;人世冷暖,他们有透彻的感知,然而,这些故事却鲜为人知又临新一届记节,这个节日对传媒人而言似乎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有的只是新闻工作们忙碌的身影。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本刊特献《十佳风采》栏目,以本刊:己的视角解读湖南新一届新闻“十佳”风采的背后。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必将给中国传媒业带来影响,那么,中国传媒业将如何因应对这一新的形势呢?身在其中的传媒人面对这一形势正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2002年7月15日,笔者在《江西日报》新闻大厦,与江西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江南都市报》总编辑王晖就业界关心的这一问题作了一次坦诚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6.
今年春节期间,湖北《孝感报》组织了“贫困乡村徒步采访团’,一行11名记者编辑,在正月初六出发,分五个组当天分头到达三个山区县的贫困乡村。  相似文献   

7.
应城县农民杨小运说: 他家今年愿向国家交售两万斤粮食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应城县杨河公社卫东大队农民杨小运,全家六口人,今年在队承包二十亩粮田,定产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六斤,其中包括征购任务八千五百三十斤。他是生产队长,农活内行干劲足,  相似文献   

8.
让我们共同阻止轻率拆除老房子的板斧.为这个城市留下历史.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属于全人类又唯哈尔滨独有的文化遗产吧!  相似文献   

9.
陈栋 《今传媒》2009,(11):4-5
1952年出生,湖北仙桃人,当过农民、教师、政府公务员.1984年开始评论和杂文写作,1986年投身新闻界,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南方周末>编委.已出版<中国的羞愧>、<早春的感动>等著作17种.2004年,以时评杂文集<一个人的经典>问鼎鲁迅文学奖,他因此成为"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唯一的杂文获奖作家.  相似文献   

10.
湖北《孝感报》今年在头版推出一个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新专栏:“总编与读者对话录”。“对话录”,顾名思义就是有问有答,有求有应,有议有复,有商有量,是总编与读者之间的情感的交流与意见的交换,是信息的双向传输,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闻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组辑的《我的新闻生涯》一书共110万字,分三卷出版,第1卷、2卷已先后于1988、1989年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第三卷也即将出版。该书文章的作者均是全国首次实行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制中被确认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这些作者中有从战火纷飞和风云变幻年代里走过来的老新闻工作者;有战斗在改指、开放主战场上的斗士;有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知名记者、编辑;也有著名的新闻漫画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产业报赴欧采访团成员,1999年8月间,我随团采访了法国共产党报《人道报》。 《人道报》创刊于1904年,是法国工人运动的斗士让·若莱士先生与左翼人士共同创办的。创刊词《我们的目标》开门见山标明“我们的宗旨是──为人类服务”。 让·若莱士先生亲自写的创刊词的手迹真品陈列在《人道报》社办公大楼一楼大厅的玻璃柜中,来报社采访参观考察的人和《人道报》社员工经过此处无不肃然起敬。1914年一战爆发,让·若莱士先生在一个咖啡馆被暗杀。为纪念他,《人道报》社当时所在的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我们的目…  相似文献   

13.
陶冶 《今传媒》2007,(8):14-15
一份报纸不可能不紧跟时代,不管它是专业报还是综合报;一份报纸不可以不参与时政,无论它是大报还是小报.正是本着这一办报原则,我们在报纸的头版开辟了"时事纵横"专栏.或许有争议,或许有非难,但我们坚持下来,而且渐渐被读者接受了.以小见大,一个专栏与一份报纸,就显现出办报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他不是什么名声显赫的人物,也不是什么大报大刊的记者,他工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胜利报》社。然而近几年来,人们却越来越多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他的名字,看到他写的消息、通讯、专访、评论、诗歌、杂文以及新闻理论文章。从1984年到1986年他在中国新闻学院学习的两年中,平均每六天就有一篇新闻作品问世。他的成绩引起学院领导和同学们的注  相似文献   

15.
8月13日,在中国企业报协会于宁夏银川召开的总编工作研讨会上,宝钢日报总编马永建就如何坚持政治家办报同题侃佩而谈。他说:“企业报讲政治,一要顾全国家企业大局,正确全面地传达贯彻中央方针政策,不出噪音不添乱;二要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围绕生产经济中心。为企业服好务;三是企业报总编要围绕市场做好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那些处于劣势的报纸还能不能生存?如何生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东方家庭报》常务副总编辑杨旭。回忆起复刊以来走过的历程,杨旭坦言这其中有过不少曲折。“在编辑部内部,关于走综合性道路还是专业化道路的争论几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年夏天。”1999年8月23日,《东方家庭报》复刊(其前身是河南省妇联旗下的一张周一对开四版大报)。当时全国带有“家庭”字眼的报纸几乎全是周一或者周二报。但主创人员研究当时郑州的报业形势后,决定出周五四开16版报纸。杨旭表示,当时编辑部反复…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前线,有一个深受干部战士喜爱的油印小报——《猫耳洞》。每逢《猫耳洞》报送到战士们的手里,猫耳洞里便异常地活跃起来。有的轻声哼唱报上的歌曲,有的摘抄报上的名言警句,报上刊登的战地新闻,顷刻间成了大家谈论的热门话题。一封题为“猫耳洞里喜读《猫耳洞》”的读者来信这样写道:“从看了《猫耳洞》小报后,我们的心里感到充实多了。她给我们的猫耳洞带来了愉快的笑声,同志们你争我夺,争相传阅,爱不释手。《猫耳洞》知识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诗情画意,又有防病治病知识,还有‘笑口常开’,和战士们心  相似文献   

18.
方仁 《传媒观察》2006,(3):9-11
《申江服务导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一份融新闻性与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周报。自1998年1月1日创刊以来,以全新的办报理念、独特的新闻视角、领先的服务意识,以及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印刷,在上海报业市场上迅速崛起,发行量从最初的7万份一路增长到40多万份,已成为上海周报的第一品牌,特别在年轻读者中深具亲和力和影响力。现在《申江服务导报》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实现利润是5000多万元,50名员工人均创利在100万以上,牢牢保持在上海周报市场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20.
八月一日,在合阳报社举办的“全国县报全展”会上,《合阳报》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头版头条《追悼会上的红花》一下子吸引了我,“看了题目,你可能觉得奇怪。按习俗,追悼会上,不戴白花,便佩黑纱,为什么会披戴红花呢?”它逼着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通讯,它确实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