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韩燕霞 《江苏高教》2022,(12):122-127
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反思当前高职院校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存在“两张皮”问题,课程实施出现“要素匮乏”问题,课程评价出现“效用缺失”问题。基于课程整合、项目课程以及全人教育理念,探讨“专创融合”课程体系重构的实施路径:以“产业创新创业需求”为依据制定“专创融合”课程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抓手选择“专创融合”课程内容;以“工作结构优化”为前提设计“专创融合”课程结构;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创新“专创融合”课程实施;以“多元评价体系”为标准开展“专创融合”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2.
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农业院校食品专业特点,从教学大纲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善等方面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注重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在今后毕业课题完成和顺利就业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4.
经营管理特性,是培养人这一本质职能生发出的学校的内在特性,其外部表现就是经营管理活动。学校经营管理活动,就是学校经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共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公共管理实践基础理论的公共管理学所存在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构建科学的学科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编写高质量教材等,对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教育质量是教育活动的产品(学生)的质量,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和学生在学校中所获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为其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作准备的适用性程度。教育管理质量观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管理作用结果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学校系统要实现教育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闫春红 《辽宁教育》2012,(22):70-73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载体,是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体现。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和建设者,也必将在课程实施与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转变。同样,一所学校一旦建立起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将由此摆脱千校一面的格局而形成特色。为此,研究学校特色课程设计与实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教育管理+企业管理=现代学校管理,这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教授提出的一个公式,意在指明现代学校要做好管理文章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学校管理者需要学习的不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而是要从企业管理的理论、观念、思路、原则、方法中获得有益的启发。我们的学习是批判性地吸收,创造性地应用。本期《管理视窗》栏目所编发的这两篇文章就集中阐明了这样的观点,希望广大教育管理者能从中受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高继华 《上海教育》2010,(12):57-57
2009年下半年,奉贤区教育局推出了“优质化学校项目”。在这一背景下,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教育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建设“优质化学校项目”协议。在华东师大熊川武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学校全面开展“理解教育”,并在推进“理解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将制约课程建设的绩效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程建设管理的顶层筹划不足,经费使用分散、过程管理不够精细。为此,需要统筹建立学校各部门协调互动的课程建设体制机制,整体推进课程建设;专门建立指导基层教学单位课程建设的职能机构,注重督导课程建设过程;积极发挥行政部门服务课程建设的重要职能,不断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将制约课程建设的绩效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程建设管理的顶层筹划不足,经费使用分散、过程管理不够精细。为此,需要统筹建立学校各部门协调互动的课程建设体制机制,整体推进课程建设;专门建立指导基层教学单位课程建设的职能机构,注重督导课程建设过程;积极发挥行政部门服务课程建设的重要职能,不断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新课程也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只有善于改革的学校才能成就新课程,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管理者建立新的学校观、管理观,从传统的控制性管理转向教育性管理,行政管理转向校本管理,封闭管理转向开放管理,从而保障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课程制度是由学校形成或制订,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理念和措施具体落实的必要保障。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一体的中央集权制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探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为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而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的管理活动,基本任务是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决定于学校管理的自主性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构建学校课程管理体制,应建立健全学校课程的规划和决策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系统、实施管理系统、评价管理系统,并应加强制度和规章建设。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催化剂。因此改革普高陈旧落后的课程体系 ,构建素质教育新型课程体系 ,可作为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深化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眼点。为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特提出了构建普高素质教育新型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设想 ,为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最终重塑学校形象,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学校文化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鉴于课程变革中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多元性、合作性及开放性等品性的缺失,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承"校本"理念,凸显师生主体参与,重建学校文化主体性;整合多样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多元共生;构建"参与文化共同体",重建学校合作探究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学科是大学组织的基本单元和细胞,是学院制发展的内在逻辑。学科的基本属性及学院制管理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学科发展的三级机构三级管理的学院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最终重塑学校形象,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学校文化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鉴于课程变革中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多元性、合作性及开放性等品性的缺失,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承“校本”理念,凸显师生主体参与,重建学校文化主体性;整合多样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多元共生:构建“参与文化共同体”,重建学校合作探究文化。  相似文献   

20.
智力障碍儿童所表现出的个别差异,常常比正常儿童更为显著,创造出针对个人特征展开的“个别化”教育模式,是决定特殊教育成败的关键。为了真正实施“个别化”的特殊教育,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重在开展校内的教育行动研究,加强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开发,努力实施系统的校本管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课程资源动态的信息管理,通过教学信息资料的获取和构成、整理和储存、转换与流通、运用与创新,使每个教学人员都是课程资源库的使用者,也是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者,同时可以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的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