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法人身份是高校在法律层面上的一张"身份证",我国民办高校的"身份证"正处于"更新换代"时期,但公立大学作为"事业单位法人"的统一身份仍持续遭遇法理诘难和司法困境。2017年民法修订是我国法制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关于法人分类的修订对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分类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坚持从"一元法人"到"多元法人"的分类转向、坚持从"一般适用"到"特殊考量"的理念转变、坚持从"国际经验"到"本土创造"的实践转型,这是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分类理应坚守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事业单位法人、捐助法人、企业非营利法人和特殊机关法人很可能会成为未来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分类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点。《共同治理》一书借鉴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理论,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各种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化,提出"大学组织定位-大学权力结构-大学共同治理"的分析思路和改革逻辑,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论及其路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点。《共同治理》一书借鉴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理论,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各种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化,提出"大学组织定位-大学权力结构-大学共同治理"的分析思路和改革逻辑,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论及其路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行政法人制度迄今尚未建立,主要存在大学法人性质定位不明、政府行政管理权力和大学行政法人权利边界不清、教育法律调控机制尚未健全等现实境况。现代大学行政法人制度应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的主要目标是改变大学与政府之间的附属关系,减少政府对大学的不当干预,赋予大学自我管理与负责的权力机制。应以保障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权为前提,明确界定我国大学行政法人地位,真正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5.
大学组织变革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本形式,其中大学组织主体的变革是关键。我国公立大学组织的变革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从这一宏观背景出发,对我国公立大学主体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我国公立大学组织变革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章程是根据大学组织属性所制定的关于大学组织体系及其运行规范的基本制度。从一般意义上看,制定大学章程应当解决大学的身份认同、职能定位、体制机制模型、利益相关者权利保障以及大学自身的合法性与章程的适应性等问题。制定大学章程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必须区分我国大学章程应当或能够解决的问题,及制约大学办学与发展的若干主要问题,加强制度设计,促进大学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解放大学学术生产力,增强办学能力,提高大学办学效率、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民办高校法人分类问题是民办高校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现行民办学校法人分类制度陷入立法上的困境:即一方面其难以涵摄民办高校这种新型社会组织,另一方面"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个独创性称谓也存在制度上的缺陷。解决该问题的出路是将我国民办高校区分为营利性法人和非营利性法人,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私立大学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私立大学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前景仍不容乐观。原因在于私立大学发展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饥渴”明显超过了对于制度创新的诉求,相关制度建设没跟上。论文借鉴非营利部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私立大学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非营利性的组织定位、财团法人化以及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等将是我国私立大学实现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单位制是中国特色的组织类型与制度体系,它构成了公立大学治理实践独特的"场域",形塑着公立大学的治理模式。随着单位制的改革,公立大学"单位场域"逐渐发生转型,由国家支配型组织向法人型组织、全能型组织向专业化组织、身份型组织向契约式组织的转变,形成"后单位场域"。根据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场域形塑惯习,惯习建构场域,当场域发生急剧变迁时,由于惯习的路径依赖性,导致新的场域与旧的惯习间产生"不适"。由此,"后单位场域"对公立大学内部治理提出变革的要求,单位"惯习"却仍然制约着公立大学内部治理模式,导致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困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行政化与学术化的矛盾、伦理文化与规范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解读伯明翰大学章程可以发现,作为一所国际知名大学.伯明翰大学的卓越源自科学的制度安排。从大学的使命来看,伯明翰大学办学定位严格以大学的组织属性为根据,其社团法人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充分的自治权;从大学的组织结构来看,伯明翰大学实施共同治理、学术自治及财务独立等;从教师管理来看,伯明翰大学重视以程序公正保障教师权益。这对于我国当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如何贯彻大学学术本位原则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为政府部门的公立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大学是一个民间行会。但自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公立大学被定位于国家机构几乎成了通行的做法。与传统的中世纪大学相比,这种新型大学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变化,即从私人财政到公共财政、从民间行会到国家机构、形成有限独立法人的团体人格以及日益科层化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自设立之日即存在着各种矛盾,学校法人主体地位不清、政府干预过度、配套制度滞后、政府和学校之间产权界限模糊,使高等教育传统理论在我国大学发展中遭遇碰撞,高等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法人权利与政府行政权力、与社会力量之间矛盾冲突不断,高等学校法人内部也存在诸多困惑,大学"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传统在我国本土化发展与适用中遭遇困境。  相似文献   

13.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大学具有聚集高等教育资源的功能,大学制度是资源产权主体之间的契约集。广义上的大学制度包括大学法人制度和大学教育制度。本文所指的大学制度即大学法人制度,是关于大学财产的设立、责任承担中的责权利关系,其核心也就是大学的产权制度,是大学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大学制度的基本属性出发,提出了大学制度的纵向两层结构和横向的三种形态,并对我国民办教育的属性、发展路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法人的拟制说与实在说从不同角度认识法人的本质,既有合理成分也存在局限性。结合二者观点来分析我国大学法人制,可以得出三点启示: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大学内部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使大学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实体;建立法制条件下的政府和大学契约关系,实现发挥大学自治作用与国家限制和引导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黄洪兰 《高校教育管理》2021,15(1):69-76,86
随着《慈善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法总则》的颁布与修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法人性质和法人地位逐步得到明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不但可以定位为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法人,实施法人治理,而且可在一定条件下取得捐助法人资格.在实践中,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出现了登记管理的程序性规范与《民法总则》法人属性相冲突、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捐助法人内容不全面以及学校法人与举办者法律人格相混淆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制度改革基础上,加快法律法规修订,保持法律法规内容的协调统一;推进捐助法人立法,构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捐助法人制度;规范法人章程的"立法"程序,规制举办者管理权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学校法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黄洪兰 《高校教育管理》2021,15(1):69-76,86
随着《慈善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法总则》的颁布与修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法人性质和法人地位逐步得到明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不但可以定位为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法人,实施法人治理,而且可在一定条件下取得捐助法人资格.在实践中,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出现了登记管理的程序性规范与《民法总则》法人属性相冲突、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捐助法人内容不全面以及学校法人与举办者法律人格相混淆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制度改革基础上,加快法律法规修订,保持法律法规内容的协调统一;推进捐助法人立法,构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捐助法人制度;规范法人章程的"立法"程序,规制举办者管理权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学校法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从非营利组织视角透视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办学校组织的法律定位是非营利法人。作为非营利法人,在组织性质、利益相关人关系、组织绩效评估和公共责任使命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完善民办学校治理结构具体制度细节应当考虑到这些法律定位和特殊属性。而要理顺民办学校治理机制,避免频繁激烈的控制权斗争,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是清除法律法规的矛盾和冲突,将民办学校严格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在推进教育民主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学校法人制度为核心的私立大学法制体系.1949年顽布的<私立学校法>对学校法人理事、监事、评议员会等作出详细规定,从而保障了私立大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这从制度上为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重新修订的<私立学校法>强化了理事会、监事、评议员会机能,要求学校信息公开,强调学校法人的"自我责任".日本学校法人制度的形成与改革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法人化趋势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大学法人化的核心是寻求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合理定位。大学法人化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激发大学自身的活力,保障国家利益的实现,维护高等教育的社会公平。我国大学法人的实体化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建立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转换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私立大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具有法人制度与董事会制度、外行与内行人员、大学自治与政府调控、行业自律与行业自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外部制约和内部制约相结合的特征。我国民办高校可借鉴吸收其经验,转变政府职能,健全董事会,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教授会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