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学术研究贵在求实与创新。现今各种学术著作的出版可谓层出不穷 ,但却良莠不齐。许多出版社都偏爱那些大而无当的通论或通史性的鸿篇巨制 ,而对专题研究性的论文集不感兴趣。实际上 ,在精心写成的论文集中 ,学术价值与理论创新往往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独具慧眼 ,推出了“荆楚青年人文学者文丛”,《张艳国自选集》即是其中的一本。收入该书的 2 0余篇论文 ,主要围绕着史学理论、中国思想文化、中国现代化的出路等三大专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这也是该书作者多年来着力考察的三个重要研究领域。有关作者在史学理论方…  相似文献   

2.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往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其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的研究。《紫式部的中国情结》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进行探讨。分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关系。紫式部是一位对中国怀有美好感情的日本女作家。她对中国的真挚情感凝聚成这部流芳百世的杰作,它的出现汲取了中日两国的文化精华,并为两国的文化交流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瞿林东教授的《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一书力求对中国史学的理论发展脉络与特征作系统的发掘与梳理,体现出作者鲜明的理论自觉和时代意识。该书既便于一般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史学发展史的基本面貌,又可以使专业研究者对中国史学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发展脉络一目了然。该书对研究方法、优良学风的提倡和身体力行以及对史学遗产的辩证认识等问题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动机”一词的一般界说是引起、推动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过程。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普通心理学中 ,它被归于个性倾向性之中 ;而在应用心理学分支 (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 )之中 ,它又往往作为独立的研究论题出现。动机心理研究既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 ,又有很现实的应用价值 ,因而愈来愈受到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值此由认知革命导致心理科学出现激动人心的迅速发展的岁月 ,心理学家们也密切关注动机心理的深入研究。强调动机与情感作用及其与认知关系的“热认知”思路 ,成为今日心…  相似文献   

5.
《春秋繁露》是臣道观在肯定君尊臣卑的前提下,以“君道无为,臣道有为”为理论中介,摆脱了以荀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对“圣君”的严重依赖,比较重视充分发挥臣子的主观能动性,并认为只有儒士才是充任朝廷各级官吏的合格人选,从而完成了儒学臣道观的构建,也奠定了西汉中叶至两宋时期儒士政治的基本框架,对传统政治文化有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夏豪杰 《教育评论》2022,(7):166-168
<正>《教育史学通论》由中国教育史学会顾问、著名教育史学家周洪宇教授主编,中国教育史学会副会长申国昌教授和郭娅教授任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历经十年倾力打造、精心出版。该书是一本系统的教育史学通论性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了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与体系、教育史学的功能与价值、教育史学的研究方法等问题,全面回顾了中西教育史学史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史学研究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作者基于教育史学科建设和教育史学研究现实需要撰写该书,  相似文献   

7.
内幕交易的禁止,是各国证券市场法则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关内幕交易禁止的规定,见之于诸多法律、法规条文之中。本文从内幕交易构成、内幕交易的防范,以及对内幕交易的处置,对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综述,并与国外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和评价。本文发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实施之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指导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承与创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道路》是一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间关系的佳作.该书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不仅科学揭示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艺术整体,回答了学界围绕社会形态理论展开的种种争论,而且从传承创新的视域深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形态特征.全书主题鲜明,逻辑缜密,结构严谨.该书的学术创新和理论建树,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的理论勇气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由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杂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及津、浙、冀、川、武汉等地出版社共14家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社会史第三次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3日至27日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市72家单位的135位代表提交了80篇论文和12部专著。会议围绕“中国社会史研究与现实社会”的主题,对“中国家族、家庭的历史与现实”、“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和“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方法”等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会议论文及讨论情况概述如下。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史学的历史贡献和社会史理论体系的建构山西大学王先明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史学的历史贡献》认为:“社会史学的兴起既同现代社会学的渗透密不可分,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密切相关,而且在社会史学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还将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发挥巨大的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王士Zhen的《秋柳四章》作为核心文本,辨析了王士Zhen 的“盛衰之感”和清初遗民故老的“故国之思”的不同内涵。在此基础上,把王士诗歌 的心路历程归纳为从“盛衰之感”到“盛世之章”认为王士Zhen诗的变迁轨迹是当时诗 审美风尚嬗变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