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留守学生”问题近年来讨论的很热烈,但在一线教师的眼中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在老师们看来“留守学生”问题又应如何解决?本文从教师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村学校"留守孩子"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新的课题。切实关注和教育好"留守孩子"的问题已经不可回避地摆到了我们面前。这不仅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讲究心育科学方法,注意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午期间留守学校学生"现状,探索构建起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为合力,以阅览之城、绿色之城、博览之城、网络之城、营养之城、体育之城为平台的综合性教育架构,为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小学"中午期间留守学校学生"的健康快乐阳光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许许多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力涌入城市"谋生",无暇兼顾家里的孩子,这些孩子常年缺乏家庭教育和父母的爱,导致出现很多心理问题,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应当怎样做呢?倾注爱心和耐心,在学习上帮扶,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矫正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他们健康成长搭建有利平台。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缺失造成留守学生情绪情感发育上的营养不良的问题,从而导致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种种不利因素,提出代理家长以"情感激励"为工作方法,开展留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代理家长工作中的情感激励主要从精心呵护留守学生,重在扶持;充分理解学生,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心理沟通艺术;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肯定积极,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充分肯定中重在提高能力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周贵忠 《内江科技》2007,28(3):130-130
留守学生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作者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针对"问题留守学生"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德育导师制度、建心理沟通桥梁、开展活动教育、建临时家庭等有效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随着他们长大进入高校,高校的学生工作者面临着如何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笔者结合以往关于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与实际工作试图寻求解决留守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邹绿良 《知识窗》2011,(4X):78-78
<正>我校共有学生1417人,其中留守学生841人,占总人数的59.35%。此外,寄宿生506人,其中留守学生有423人,占寄宿生总人数的83.5%。而这其中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的就有308人,可见隔代管理居多。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与管理,是我们全体教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一、加强制度建设1.建立档案台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要详细。每学期初,学校要各班教师建立留守儿童花名册,登记好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长(父母)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  相似文献   

9.
陈娜娜 《科教文汇》2014,(14):12-12
在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僵化的德育模式,以情感人,以爱育人,学会欣赏学生,全力改进留守儿童德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由于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如何有效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目前,随着"教育公平"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体上越来越强,课堂教学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仍有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致其总体成绩相对较差,甚至出现了很多"学困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迁移导致农村留守孩子的数量日益庞大,由于留守孩子缺失家庭教育,使得留守孩子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及产生心理障碍,解决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提高教师感召力来感染和召唤留守孩子,是教育好留守孩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许多农村孩子远离父母,这些孩子由其祖父母或亲戚朋友监管,成了"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一道难题,教育得当,这些孩子能向着人生正确的方向发展,将来为社会有所贡献,否则他们将成为社会的负担。作为农村教师,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以下几点做法:一、身正示范,是"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源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和父母接触最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比较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有一部分是单亲留守儿童。单亲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不同的是同时具备"单亲"与"留守"的特点,对他们的教育不仅关系着单亲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也关系着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目前针对于单亲留守儿童的研究与帮助都比较少,少有涉及到单亲留守儿童实际特点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川南某市农村地区单亲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在农村地区单亲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些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表达性绘画能促进留守学生语言发展和健康成长。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用绘画辅导,促进留守儿童语言发展。本文分析了表达性绘画辅导的功能和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罗小娟  杨拯  张晓 《内江科技》2008,29(4):30-31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孩子在人身安全、成长成才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查阅、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留守儿童、教师及其当前监护人的访谈,介绍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目前苏北农村留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调查了解得出留守学生存在人生观悲观、部分道德观念偏差、父母与留守学生之间隔阂加剧、学习成绩下降、生活奢侈等现象,文章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例对以上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立代理家长、心里辅导站等解决留守学生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相对贫瘠的生存状态以及城乡对立的二元教育导致农村留守学生现象产生;农村留守学生在学业、品行、性情等方面教育问题突出,家庭,学校,政府三主体责任缺失严重;必须重塑三主体职能,协同一致,加强微观和宏观层面实践和举措,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以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也是产生其它问题的根源所在。本文对初中留守学生典型逆反心理强、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在学生与家长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要对症下药,宽大为怀,用爱心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开展鼓励宽容的教育,树立留守学生的自信心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较强策略,这对初中班主任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引导留守生有效地排除学习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留守学生全面提高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初中,学生的家长大多在外地打工,这些留守孩子的各门功课的学习完全依赖于学校和老师,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怎样才能弥补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氛围差的不足,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怎样帮助家长达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农村英语老师。我反复考虑,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到校后的第一堂课———早读课的课堂效率问题。那么,怎样提高早读课的课堂效率呢?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从激发学习动力、正确方法指导、多元活动参与、进行科学评价、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早读课的质量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呼吁,真正为孩子们做点事情的仍然不多。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应承担着主要责任,根据笔者的实验,本文就学校如何开展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剖析,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给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仍然迷惘的学校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