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互联网对人类的学习方式的影响是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不能比拟的,有利用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以及最新的学习理论的运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作为一名化学老师,应合理运用网络多媒体、网络技术,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效果.一、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寻找合适教学工具1.Powerpoint Powerpoint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软件,利用powerpoint上课,取代了传统授课方式中只用粉笔板书的方式,用  相似文献   

2.
科技的突飞猛进,使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中,网络应用也在不断完善,网络与教育的联系越发密切.本文就网络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在未来的网络教学中体育教学如何发展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中的不妥之处都在逐渐地被逐出历史舞台。传统的教育教学一般都是老师"一站到底",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育,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感兴趣的。小学作文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小学生能够顺畅地进行作文书写,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娴熟地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小学生作文教学是老师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能够娴熟地组织语言进行写作,为小学生日后语文作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教育渐渐进军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新型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电子书包"便是这数字化教育下的产物,这是一个将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电子产品,它的兴起在教育界引起一阵热潮。因此,本文就"电子书包"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模式及"电子书包"在教学运用上的优缺点进行探讨,旨在推动初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超越时空的教学—网络教学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因互联网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世界-网络世界。网络世界将构筑新的人类生存空间,也将构筑新的教育空间。当今教师已经直面生疏而又躲避不了的神奇的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或教学模式,是把教室扩展到校园网上、互联网上,使资源在全校甚至全国、全球范围共享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网络教学代表着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探索利用网络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概念、教学模式、特点以及未来网络教学发展的对策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欢迎,它是将线下的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的网络教学相结合。将其合理地运用到中职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中职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策略有:线上和线下结合在一起;打造系统性线上线下教育机制;注重课堂学习,促进教育动态生成;强化管理,实现网络平台与移动终端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丰富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和建设的具体内容,得出了网络教学是未来的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基础模块、网络模块、个性化模块是网络教学平台的三个重要模块。  相似文献   

9.
<正>《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堂"的基本理念。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曾作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如何把网络知识融入现代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知识,扩充学生知识面,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计算机多媒体融"形"、"声"、"色"为一体,具有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等特点。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手段,它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和网络化是信息教育的一个必然阶段,运用网络实现互动教学,已逐渐取代一张讲台,一支粉笔,一个老师的知识传递过程,转而重视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互动教学通过网络精心设计,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育过程中既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初中生数学被列为当前初中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初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初中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初中发展的未来.本文将重点阐述反思教学法在初中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初中数学工作的过程与初中自身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简单的说,初中是由众多的学生与老师组成的,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系的联盟.人要在其中能有发挥个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带给了我们数学教学的一种享受。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吴老师的教学艺术,从中也体会到吴老师的教育思想,听后深受感动。下面我从新课标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体会。这节课,吴老师从实践的角度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吴老师的很多教学行为已经超越了数学教学本身,它们体现了很多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吴老师还把很多教育理念运用得非常纯熟。所以说,吴老师的数学教学实践是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教育的宝贵财富。这节课体现了吴老师在智慧课堂上  相似文献   

13.
"教育应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来的,从中不难看出其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生活化教学强调的不仅仅是老师将书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且希望老师能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用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试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进行尝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教育行为的一种必然.在网络课堂,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寻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知识、评论、前沿消息等,不仅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更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空间.学生有了自主发展的更大可能,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网络BBS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真正变以前的"听老师讲"为"自己看自己讲".  相似文献   

15.
美育,也称作美的教育或"美感"教育,其本质就是情感教育。国家教委明确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是高大上的解释,非常准确、非常到位,而作为一个小县城的初中思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试着将这样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确实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感触更深的是,当用心教学,用爱感化学生后,思品教学不再困难,不再枯燥,师生可以在感受中完成知识的传授,老师愉快地教,学生愉快地学。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实现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率、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D机械制图"网络教学系统是一个具有分布式、交互性、跨平台、开放的、易扩充的教学系统,运用目前实现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两种途径--扩充关系数据库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平台上创建了"3D机械制图"网络教学多媒体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Internet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子商务专业随之应运而生,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工具与网络进行结合,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安全有效地在网络上实操的网络教学在我国已成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因此,本文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恰当地运用电子商务课程考试系统不仅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而且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及提高动手实操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专家郁欣说过"互联网近乎是天然的教育传播手段,同时又是具有个性化互动、群体化互动的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风行,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又一次把"学习的革命"推向了另一个制高点.确实,网络教学对于实现皮亚杰的活动教学观和主体教育思想不失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然而,在当前整个社会尚未形成一种浓厚的网络学习氛围、学生还不是很善于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同时网上资源还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仍需探讨网络教学中使学生"动"起来的方法与技巧.本文正是围绕如何处理好网络教学中的各环节和各要素,从而达到网络技术、教师、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最佳组合,实现使学生"动"起来的目的这一主题展开分析.文章紧密结合了本人在网络教学中的体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一、引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运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改革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呢?从我园嘉兴市"双高课"获奖者宋吉芳老师的课中就可窥见一斑."生活即教育",课程回归生活,学习源于生活,教学基于生活,它揭示了生活是生活化教学的核心要素.在教学中,宋老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帮助幼儿在生活中探索、在体验中学习,从而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初二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在初二物理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之中,教与学将是一片阳光明媚.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笔者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最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