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永富 《快乐阅读》2013,(10):67-67
《全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爱国卫家、忠烈刚直等优秀的思想品质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历经岁月的淘洗越发闪出熠熠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元至元十一年,高丽忠烈王娶元世祖之女,同元朝正式建立了联姻关系。忠烈王在位期间曾同蒙古公主、世子以及所携带的高丽官员频繁如元。忠烈王的如元活动,不仅提高了其自身的地位,为高丽自身发展赢得了空间,同时也改善了双方关系,推动了双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王武俊谥"忠烈",其三次叛唐的行迹显然不符合此谥号之本意,唐德宗赐谥王武俊"忠烈"乃是出于宣传教化的考虑,希望将身为成德军节度使的王武俊为所有藩镇树立忠君爱国的典型,以期藩镇将领的归化,重建唐朝的统治秩序。另外,也反映出唐德宗对河朔藩镇政策的调整,唐朝西北形势趋于严峻,唐廷没有足够的力量再对河朔藩镇进行新一轮的讨伐,只能采取相对缓和的手段,由武力削藩转为招抚、怀柔,甚至是姑息,赐谥王武俊"忠烈"便是朝廷缓和与河朔藩镇关系、维持相对和平现状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丽忠烈王于高丽元宗十五年(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娶元世祖之女,同元朝正式建立了联姻关系。忠烈王以贵为元朝驸马的身份,频繁来往于元朝与高丽之间,不仅提高了其本身的地位,在政治上为高丽赢得了尽可能多的好处,而且密切了双方的关系,为双方和平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诗史之风忠烈之情——张煌言诗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煌言,号苍水,是晚明诗坛大家。其诗歌大都以抗清复国为主题,被称为“诗史”,既是他抗清斗争中严酷而艰苦生活的记录,也是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和忠烈精神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从新发现的太一道碑刻资料论太一道的衰亡徐玉立《平原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刊登的耿玉儒所撰的《历史上比干庙的宗教管理》,介绍了《敕赐广福万寿宫兼理殷太师忠烈庙道宗源流碑记》,这是新发现的有关太一道资料。现重录如下:敕赐广福万寿宫兼理殷太师忠烈庙道宗...  相似文献   

7.
忠肃·忠毅·忠烈──从谥号谈明代的三个名臣山西李志清,苏宝银忠肃、忠毅、忠烈分别是明代名臣王翱、左光斗、史可法的谥号。所谓谥号,就是古代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名望的人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被加封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从谥号这个终结性的评语上,我们可以了解一...  相似文献   

8.
下面两段文字,记述的是同一史实。对照阅读后按后面的要求答题。梅花岭记(节录)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师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岭南书家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明末清初岭南书家为对象,借助其传世书迹及相关文献,考察这一时期岭南地区忠烈书家群、遗民书家群、释氏书家群等不同书家群体及其书风,揭示其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扬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四十多年前,我读到清人全祖望那篇著名的《梅花岭记》。看到他记述的史可法壮烈殉国的场面: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下。"少年的心,被一腔壮怀激烈所燃烧。扬州,在我的心里,是史可法的扬州,是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真的来到扬州,已经是十多年之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那时的扬州,没有如今那样多的高楼大厦,史可法墓前的护城河那样清澈,河边的杨柳在夏日里浓荫四  相似文献   

11.
刘宋元嘉文学之林中,袁淑是一位引人注目的文学家.他身世显赫,才学渊博,以身殉义,忠烈邈古,为陈郡袁氏及当时士人做出了忠贞的表率,得到了后人的认可与赞誉.袁淑的创作与其他主流文人一样,促进了元嘉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继盛是明朝嘉靖年间诤谏之臣,忠烈气节为后人景仰,《杨忠愍公墨刻》(下称《墨刻》)是清朝嘉庆年间根据杨继盛遗存诗文稿墨迹摹刻椎拓而成,是衷氏赠书古籍之一,具有较高的人文、版本、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考证鲍宣墓这一人文景观出发 ,对鲍宣忠烈满门的民本文化给予了肯定和评价 ,并介绍了老墓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枯荣  相似文献   

14.
张巡作为唐朝抗击安史叛军的著名将领,知晓阵法,勇武忠烈。为牵制叛军兵力,屏蔽江、淮,他以孤弱之兵,战守雍丘,转战宁陵,血战睢阳,在唐朝平叛斗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如是赋     
沈琳 《中学生读写》2010,(10):100-102
想那崇祯在煤山自缢而死,谁能想到在他身后追随的不是那前朝所谓的“忠烈”,而是一个默默于江南湖畔的柳如是……  相似文献   

16.
《作文与考试》2024,(5):12-13
<正>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十九万七千多名英雄儿女英勇捐躯。山川同念,盼英魂归来。2023年是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的第十年。从2014年至今,共有93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2023年11月23日11时32分许,搭载着第十批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飞行员路中华在舱内广播:“我们已安全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跨越千里将志愿军忠烈接回了祖国怀抱!”塔台回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我们以崇高敬意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家!”  相似文献   

17.
身处“康乾盛世”的全祖望在经史研究、文献整理、诗文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他不惧文字之祸,博采乡邦文献为明季忠烈之士树碑立传,表彰他们的忠义行为,同时鞭挞一些丧节之士丑恶行为,表现了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对保存文献、弘扬民族气节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石砫厅志》记: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之子马祥麟娶妻"马凤仪",即山西沁水窦庄忠烈公张铨之女"张凤仪"。然而张铨之侄孙张心至,曾在四川任职,却认为沁水窦庄张氏家族根本没有"张凤仪"其人,《石砫厅志》所记是捃摭采集清初戏曲家董榕《芝龛记》传奇中材料,附会杜撰作成。本文依次对《芝龛记》、吴伟业《绥冦纪略》与《明史》等信史、正史,刘景伯《蜀龟鉴》等野史、笔记进行了系统考证,认为"窦庄忠烈公张铨有女张凤仪",纯属戏曲家与野史家言,不可为"实录"。要解决张凤仪的真实性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张心至提出的问题,而张心至所言,是难以否定的铁证。  相似文献   

19.
误放状元     
郑侍郎薰②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③之后。时徐④方未宁,志在激劝⑤忠烈,即以标为状元。谢恩⑥日,从容问及庙院⑦。标,寒畯⑧也,未尝有庙院。薰始大悟,塞默而已。寻为无名子⑨所嘲曰:"主司⑩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相似文献   

20.
典故三则     
如坐针毡[原典](杜锡)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著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唐·房玄龄等《晋书·杜锡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