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赵之谦是晚清前海派的代表人物,在绘画风格、技术、题材等方面,均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在由宫廷画向世俗画的演变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艺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晚清小说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模式,在叙事结构上.由于心理描写因素的增多.突破了传统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3.
疟疾是一种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传染病.云南历史上长期称为瘴疫之区,疟疾分布在省西南、南部、东南地区和河流流经的河谷低地,地理范围极广,患者人数庞大,死亡惨烈,是云南头号传染病.晚清民国时期云南疟疾大流行有两次.清政府缺乏预防、控制和扑灭云南疟疾的办法,也没有设立相应的机构.1936年7月,云南全省卫生实验处成立,筹划推进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有效控制疟疾疫情的目标仍然遥远.  相似文献   

4.
结构,对一部小说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文章试图从分析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结构艺术入手,勾勒出晚清小说的结构艺术发展脉络,以期更准确地了解晚清小说对现代中国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晚清留日学生群体是云南政治现代化的推动力和实践者。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晚清留日学生们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活动和实际斗争,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为云南的政治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晚清留日学生们对云南新军和培养军官的军事学校陆军讲武堂的掌控,为云南政治现代化创造了政治和军事条件。在辛亥革命中,云南各族人民在以留日学生为主的革命党人的带领下,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腐朽统治,取得了辛亥起义的胜利并建立了民主政权,由此揭开了云南政治现代化的序幕;在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护国运动中,由留日学生组成的云南护国军政府首举义旗,巩固了云南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6.
伯年他不受旧艺术的束缚,在外师造化基础上,从生活中提炼汲取题材,从内容到形式创造了一种新画风、新格调,把传统的中国画推向近代化。对我国近代美术史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的革新精神是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新的儿童文艺形态开始萌芽。儿童诗首先以其简单明快,童趣盎然,韵律感强,易于歌咏和背诵等优点跃入启蒙者的视野。晚清儿童诗得以广泛倡导,离不开报纸的宣传,当然,“诗界革命”口号的提出,也推动了儿童诗歌在近代的发展。晚清儿童诗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在唤醒民众,重铸国魂的努力方面起到了作用,不过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晚清黔籍外交官是贵州近代较早“睁眼看世界”的人物群体,处于中国外交向近现代过渡之际,其所作所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的外交活动映射了中国与西方的碰撞。该群体是晚清云贵川等西南地区外交官群体的唯一样本。这一群体的文章、诗词、译著等使外文学作品记载了诸多西方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对晚清社会的启蒙与变革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此群体以驻日公使黎庶昌为核心,以晚清贵州遵义府人士为主体。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互动频繁,相互影响与成就。群体成员在外交活动中维护了民族利益,传承了中华文化,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在云南游历、考察的西方人留下了大量文字,从中可以发现有关云南城市规模、职能、分布、形态变迁的轨迹。晚清的云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体系,由于开埠通商,城市的经济职能得到强化,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体现出近代化和外向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西方先进印刷技术的引入与“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促使小说的创作与出版步入近代意义的模式。图书市场迅速扩大,小说在图书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断增长,而各书局为争夺读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转换过程中,小说书价曾出现过波动,但激烈的竞争与媒体的监督,又使书价体系较快地进入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但并没有重视对农业的教育.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统治阶级才逐渐意识到农业对于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和我国在农业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事实.为增强国家的国力抵抗外国的侵略,为发展农业,清政府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兴办了一系列农业学堂.农业教育的兴办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人员,推动了农业的进步.这一举措对于促进农业的近代化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道光末年始,清王朝统治政策趋于保守、落后,云南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生存空间、经济利益上的争夺也逐渐白热化;外国势力也开始在云南地区展开了领土和宗教的侵略。时代背景变迁下内外诸多层面的变化使得云南地区传统的民族关系格局逐渐开始向近代转型,满洲贵族统治下多民族多元化的基本格局进一步凸显为政治上要求趋同的多民族共同反抗满洲贵族专制压迫和外来势力入侵的近代民族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13.
童蒙教育又称为启蒙教育,清代童蒙教育从形式上可分为义学、私塾、村塾等,清代前期滇西北童蒙教育以义学为主,至中后期私塾占据主导地位。清末教育改革,义学、私塾多改办为初等小学堂,因滇西北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些私塾一直延续至解放时期。  相似文献   

14.
晚清三十年间掀起的三次大规模留学浪潮,虽然原因、特点各异,但都为中国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清末云南新式女子教育思想的产生 ,是在那些饱读经书和深受外国文化影响的爱国人士的呐喊声中萌芽的 ,其中蕴涵着传统与变革的因素 ,而贤妻良母主义是这一时期女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本文谨对清末云南女子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和意义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四级三审制是清末新政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审级制度。即审判机关由大理院、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等四级构成,并实行三审终审。该制度是引进西方法律文化的成果之一,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原因,其没有发挥其预设的理想功能,但它为我国近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的建立和新的司法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政治小说起源于英国,其意在传播政治观点,表达政治主张。在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大量英国政治小说译入日本,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为躲避慈禧的迫害而逃亡日本。在日流亡期间,梁启超认识到,要变革中国,"自上而下"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开启民智,改造人民思想,才能实现国内改革。他将"政治小说"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并欲通过兴办报刊,译介政治小说,提高小说的文学地位等举措,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传播政治主张。此外,同时期内有大量外国政治小说通过译介而引入中国。政治小说本文试通过对清末政治小说译介活动的分析,探究政治小说的翻译活动对当时清朝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略论晚清时期妇女自主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一部分女性开始思考自身的处境,要求大力兴办女学,让女子接受学校教育,要求婚姻自主,反抗包办婚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改革服饰等,并在这些方面积极进行活动,以此来要求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改变自身的处境。这些意识、行为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妇女自主意识的觉醒,从此,一部分妇女开始了谋求自强自主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9.
晚清政治小说以全新的时空想象,设计国家未来发展模式,这种想象在时间上着眼未来,空间上着眼世界。中国文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走向世界。传统农耕社会的理想是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晚清政治小说国家想象超越这种小农的社会乌托邦。政治小说的直接功利性超过了它的艺术性,政治小说本身代表上层知识分子的集体愿望,没有贴近普通民众的想法,因此没有实现新民启蒙的最初目的。  相似文献   

20.
云南藏区是一个民族宗教结合较为紧密的地区。清代,这里主要有官方社会控制力量、基层社会控制力量、宗教社会控制力量和土司社会控制力量四支社会控制力量。四种力量的功能各有不同:官方主要是全局性层面上的维护;基层相对独立自治;宗教具有精神和世俗的双层面功能;土司则主要是以上三种力量的黏合剂。正是四种力量共同作用维持着云南藏区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