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N.'Avalanche'等9个荷兰水仙品种在合肥地区的引种种植及繁育试验.方法:以引进的9个荷兰水仙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合肥地区露地种植,对其植物学特征、观赏特性、物候期和种球繁殖等进行观测.结果:9个荷兰水仙品种均能正常出苗、生长、开花和繁殖,但不能结实;不同品种花期差异较大,自2月中旬至4月中旬,早花品种N.'Golden Soleil d'Or'与晚花品种N.'Recurvus'初花期相差46 d;除N.'Recurvus'外,其他品种为伞形花序;2年生物学性状比较,多数品种的株高、花葶高和叶长显著增加,而花部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减小.种球繁殖系数在1.02~3.88,种球产量增长率为136.26% ~191.84%.结论:9个荷兰水仙品种在合肥露地栽培均能正常生长并且开花,其生活史,且株型、花型、花色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抗虫棉品种间几个主要性状的差异显著性、遗传力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生育期、果枝数等几个主要性状差异显著;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株高〉节他〉生育期〉果枝数;生育期与节位、霜前皮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霜前皮棉产量、果枝数与节位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赤峰市是我国谷子产业发展核心区,目前主栽谷子品种较多。本研究对赤峰地区19个谷子主栽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平均值为,生育期112.53d,分蘖数1.72个,主茎长度143.10cm,主茎直径7.63mm,主茎节数11.46个,穗下节间长度31.13cm,旗叶长度36.82cm,旗叶宽度3.04cm,主穗长度21.24cm,主穗直径23.39mm,主穗重25.08g,主穗粒数6876.57粒,主穗粒重20.15g,出谷率78.36%,千粒重2.87g。方差分析表明,这些品种的分蘖数、旗叶宽度的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赤谷5号生育期最长,主茎节数、穗下节间长度、主穗重、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最小;赤谷8号生育期最短,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茎节数、出谷率最大;赤谷10号旗叶长度、主穗直径、主穗重、主穗粒重最大;赤谷4号主茎节数最多;赤谷K2主穗长度最长;豫谷18主穗粒数最多;红苗压破车千粒重最大。总体而言,赤峰地区对谷子品种生育期的选择较严格,且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较大;19个主栽品种总体表现优良,个别品种的部分性状较好,是该区谷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品种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白凤、玉露水蜜桃的开花结果习性观察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进入盛果期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花为完全花,花期8~9d,雌雄蕊发育正常,花粉可育,可自花结实。栽培上要通过摘心疏技改善光照,培育优良的结果枝。种植时白凤要配植庚村洋桃和玉露,玉露要配植初香美和岗山早生等授粉品种。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和喷布GA3、三十烷醇和硼酸,可提高着果率,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白凤、玉露水密桃的开花结果习性观察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进入盛果期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花为完全花,花期8-9d,雌雄蕊发育正常,花粉可育,可自花结实。栽培上要通过心疏枝改善光照,培育优良的结果枝。种植时白凤要配植庚村洋桃和玉露,玉露要配植初香美和岗山早生等授粉品种。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和喷布GA3、三十烷醇和硼酸,可提高着果率,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6.
在花期对面楂、大金星、敞口3个山楂品种花序中7个不同时期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楂花序中Cu、Zn、Fe、n、Ca、Mg、K7种元素含量除K外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面查花序中Fe、Mg、Cu的含量较高,大金星花序中Ca、Mn含量较高,而Zn、Fe含量较低;敞口花序中Zn的含量较高。心 不同品种间含量上存在差异,但其动态变化因其移动性能而异,研究证实,山楂花期存在需养高峰,花前施肥具  相似文献   

7.
2007-2008年间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山试验地对BL201苜蓿、BL202苜蓿和BL203苜蓿等3个品种进行品比实验,比较其物候期、株高、分枝数、鲜干比、茎叶比、单株产量、越夏率及越冬率等性状。结果表明,在.高寒干旱地区3个品种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BL203苜蓿植株较高、分枝数多、茎叶比大、单株产量较多,增产幅度较大,其次为BL201苜蓿、BL202苜蓿。BL202苜蓿鲜干比小,明显干物质较多,营养价值较高。综合分析BL203苜蓿适宜在当地大面积种植推广,BL201苜蓿和BL202苜蓿也可种植。  相似文献   

8.
在皖东地区对7个紫云英品种的物候期、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生育期都能满足皖东地区稻-肥栽培模式需求;其中闽紫6号、弋江籽在鲜草产量和鲜草中养分含量等方面表现优异,可以作为该地区紫云英绿肥的优先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9.
选择甘薯品种安薯07的自交结实种子进行培育,对472株自交后代的最长蔓长、单株分枝数、茎粗、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个性状的变异分析中,单株鲜薯质量、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薯数的变异系数较大,而茎粗、最长蔓长的变异系数较小.在相关性分析中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枝数、最长蔓长和单株鲜薯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枝数、最长蔓长会对提高产量有贡献;单株分枝数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相关性,说明甘薯自交后代各性状间关系复杂,因此在甘薯育种过程中不能单一考虑某个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枝数、最长蔓长对产量直接作用较大,可以作为甘薯育种的参考选择性状;单株分枝数通过单株结薯数对产量间接作用较大,因此甘薯育种过程中应考虑甘薯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野葛花中的总黄酮、花青素和总多酚的含量,为野葛花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野葛花在花蕾期、盛花期和终花期时总黄酮、花青素和总多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盛花期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是1.61%、2.12%和4.11%.提取野葛花的总黄酮、花青素和总多酚时,适宜在盛花期采收.  相似文献   

11.
播期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青贮玉米1等3个不同品种玉米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其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比较4个播期(6月5日、6月15日、6月25日、7月5日)对青贮玉米1、甜玉米、糯玉米3种不同类型玉米部分性状的影响。结果:晚播会使3种类型玉米的生育期有不同程度的缩短。适当的早播对株高的增加有利,但不利于穗位的降低。在生长特性上,播期越迟,3个品种的穗长逐渐增大,穗粗变化幅度较小,3个品种的秃尖随着播期的推迟均有所降低。甜玉米(T269/T271)和糯玉米(万里挑一)2个品种在6月25日的生物学产量最高,青贮玉米1的生物学产量在6月5日最高。结论:青贮玉米1应适当早播,最适播期在6月5日~15日,T269/T271和万里挑一两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在6月2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以日本引进的125份稻种资源为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播抽期以90~120d的居多,占总数的90.4%;株高变化幅度在60.5~197.4cm之间,偏高株型主要集中于籼稻和爪哇稻;穗长变幅在9.54~31.86cm之间,总趋势是爪哇稻>籼稻>粳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幅度在8349.26~2571.05kg/hm2之间,最高为粳稻W132(越光),平均8349.26kg/hm2.筛选出W132、W155等24份材料在株型、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等综合农艺性状较为理想的优良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根系pH值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3个冬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根系PH,茎基节间PH及根区土壤PH测定和分析表明:在石灰性褐土上,冬小麦根系和茎基部节间PH值为酸性,品种之间有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PH值变化也不同相同。  相似文献   

14.
1993~1996年连续4年对豫麦2号、豫麦41号、豫麦54号等12个小麦品种小麦纹枯病抗性和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所推广各品种中没有免疫或高抗品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病性。实验结果还表明产量损失与病情严重度级别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严重度每提高一级,产量损失增加约10%~20%左右;在产量损失的构成中,千粒重下降处于主导地位,粒数的减少其次;始病愈早,发病愈重,相应的产量损失愈大。不同地区,播期不同,发病期亦不同,从生育期来看,却是基本一致的,返青期为小麦纹枯病的复苏期,抽穗期为发病始盛期,乳熟期为发病高峰期,与温湿度有关。品种间发病差异明显,但未发现高抗品种,河南省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主要品种的抗纹枯病的特性不同,中抗至中感。增施磷、钾肥能显著地减轻病害和增加产量,可作为防病措施推广应用。另外,大田调查还发现,轮作、间作和控制种植密度能减轻病害发生与其作物的纹枯病相似。  相似文献   

15.
关中西部冬小麦蒸发蒸腾与棵间蒸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生育期内土壤蒸发平均约占总蒸发蒸腾量的32%,播种返青期是小麦生长的初期阶段,以蒸发耗水为主,蒸发平均约占总蒸发蒸腾量的65%;返青收获期以蒸腾耗水为主,蒸发平均仅占20%,但蒸发耗水量却与前期相差不大。减少棵间蒸发(E)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率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粳稻产量性状间的相互作用和各类品种的特征特性,增强品种改良的预见性,提高育种效率,运用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方法,对2012年河南省沿黄粳稻联合区试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灌浆期、穗长、每穗总粒、千粒质量和株高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尤以灌浆期、每穗总粒和千粒质量最为密切.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最终效应为:灌浆期每穗总粒千粒质量有效穗穗长,有效穗对产量最终效应为负.适当延长生育期、增加株高,能提高穗粒数,促进增产,但有效穗过多对增产不利.14个参试品种被划分为5类:第I类包括新丰10-2093、五粳519、郑稻09-10、宛粳096,属亚高产类;第II类有获稻008、信粳64,属中高产类;第III类含新稻29、长粳稻6号,属高产类;第IV类包括新丰2号、郑稻10-1、鱼选10-1、连09-40、杜粳166,属中产类;第V类仅有新卫稻1093,属中低产类.在育种实践中,应优先选择穗总粒数多的单株,注重较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的选择,同时兼顾生育期、株高和有效穗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7.
21个杂交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21个水稻杂交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千粒重株高一次分枝数穗长有效穗数着粒密度穗粒数抗倒伏系数穗实粒数生物产量。因此,在选育水稻品种时,应注意选择生育期较长、粒重及株高较高、一次分枝数较多、穗长较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设置10月1日225万/hm~2(A1)、10月8日300万/hm~2(A2)、10月15日375万/hm~2(A3)、10月22日450万/hm~2(A3)、10月29日525万/hm~2(A5)和11月5日600万/hm~2(A6)共6个播期播量组合,探讨不同播期播量组合对小麦新品种百农207生育期、株高、穗部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确定百农207适宜播期播量组合.结果表明:随着播期逐渐推迟,百农207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对小麦生殖生长期影响较小.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以A1、A2和A3较高,A6最低.随着播期推迟,各播期播量组合穗长、小穗排数、结实粒数和不结实数呈降低趋势;穗长、小穗排数和结实粒数均以A1、A2和A3较高,显著高于A5和A6(P0.05);A5、A6和A1不结实数较少,结实率较高.A2、A1和A4为适宜播期播量组合,产量三要素基本或完全符合"四四四"高产结构模式,产量在10 5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乌塌菜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叶片、叶柄与叶片的Vc含量.结果表明:乌塌菜不同品种间叶片的V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叶柄间的Vc含量差异不大;莲座期叶片的Vc含量均显著高于幼苗期叶片的Vc含量,莲座叶的Vc含量均明显高于心叶的Vc含量,叶片的Vc含量均显著高于叶柄的Vc含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对土壤干旱条件下济麦21幼苗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膜透性、POD活性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幼苗期到拔节期急剧增大,拔节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质膜透性从幼苗期到灌浆期均呈上升趋势;POD活性从幼苗期到灌浆期均呈下降趋势.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分.不同水分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在幼苗期没有差异,干旱胁迫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