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凌晖 《新闻世界》2011,(9):115-116
由精英主导的媒介话语权,在新媒体语境下,开始向公共话语权转变,弱势群体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本文从传者与受者的角度分析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的变化,以及在变化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话语权的缺失问题已成为目前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对我国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探究弱势群体话语权的回归路径,为我国弱势群体话语权的缺失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香萍 《新闻世界》2013,(4):282-283
在国内一些医患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新闻记者会想当然地站在患者即弱势群体利益的一边,替弱势群体表达话语权,这种现象源于是我国新闻记者自身的道德优越感。政治、历史、现实环境等原因造成新闻记者不自觉的以该职业的道德优越感进行报道,从而造成新闻报道失实或片面,违背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原则,给社会带来错误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话语权对于人和组织的权利实现功能越发重要了。资本、知识技术的强者享有较大的社会话语权份额。反之,话语权份额较小或基本没有话语权。小品作为一种演和说的艺术形式,其人物特征鲜明,语言清晰,观众很容易理解出各个角色的人物特征和语言特点,而幽默话语在小品这种艺术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幽默话语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其应用的话语权。本文运用文化学的话语权理论讨论了话语幽默作为弱势群体巧妙地获取话语权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为切入点,针对弱势群体在电视媒体新闻报道和节目中话语表达受限的问题,分析"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报道的忽略和失衡、传播效果的过分追求、缺乏人文关怀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要从政策、传播渠道、记者新闻素养等方面着手,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维护起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新闻报道为切入点,研究新时期中国弱势群体的表达诉求,探究媒体与弱势群体的内在关联,反思媒体对弱势群体不恰当的报道方式,指出媒体力量在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上的责任,为媒体更好地发挥职能提供参考,为妥善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犯罪报道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层面或几个层面(经济、文化、政治及社会竞争力方面)处于边缘和底层没有或拥有少量话语权的人群。学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如儿童、老年、残疾人;后者如打工仔、下岗、失业人员等。近年来,受市场经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12):26-31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对社会困难群体新闻话语具有强赋权效用。根据相关调研发现,新媒体事件中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表面繁荣的话语表达下依旧呈现被疏离状态。困难群体"媒介诉苦"成为话语疏离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因新闻话语权疏离产生的困难群体心理风险,已成为相关群体性事件爆发关键因子。随着社会和谐理念的深化,尊重社会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已成为解决现实困境内在要求。在"公共慎议"基础上,本文亦对困难群体新闻话语权回归提出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进入媒体报道视野,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将“弱势群体”的不幸作为争相报道的卖点;或受商业利益的驱使有意进行媚俗化传播;或缺乏理解精神和人文关怀。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思考:一是弱势群体“话语权”失衡,二是话语权失衡的原因,三是重视新闻改革,落实“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应当反映其话语表达的内在规律,着眼于构建主体、构建对象以及构建方式这一研究主线,以人的主体性、发展性为根本,探寻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规律性与合理性模式。本文根据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境遇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优化整合其价值构建的路径与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1.
马昊莹 《新闻世界》2010,(9):149-150
我国目前处在阶层分化的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受到广泛的关注。贾樟柯运用电影这个特殊的传播媒介,赋予影片中的角色一定的话语权。作为掌握媒介资源的精英群体,更应怀有人文主义情怀,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表达空间和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6,(22)
本文从媒体这一行动主体出发,以北京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介呈现"作为切入口,对2008-2015年间的北京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体首发报道开展研究;侧重从报道的地方特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议程互动及社交媒体平台会话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仍然是北京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爆料的主要平台,消息来源以公众和媒体曝光为主;新媒体在传统纸媒、电视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持续发酵之后,承担了延续公共讨论的作用,部分社交媒体中的公众讨论呈现了扭转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倾向。公众的话语在社交媒体平台中成为主导议程的主体,通过质疑、反对等方式,扭转了主流媒体对部分报道的议程;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进行争夺。  相似文献   

13.
从涵化现象看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是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个热点名词,它是指"在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层面处于边缘和底层,没有或拥有少量话语权的人群"。提到弱势群体,我们一般都会想起农民工、城镇下岗工人、女性群是媒体中最常出现的弱势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14.
李春雷  姜红辉 《当代传播》2012,(5):39-41,53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促进了不同利益主体的觉醒,原先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日益引起关注,其心理问题随之显现并对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公众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理应对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疏导。本文以2010年发生的"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为实证调研对象,将弱势群体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放在较为宽泛的社会变迁背景下考量,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对宜黄事件中的媒体表现进行审视,给出媒体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舒洪磊 《东南传播》2020,(1):107-112
本文对《贵州都市报》近十年有关"背篼"相关报道进行搜集与分析,该报以不向命运屈服的尽职者、讨生活的弱势者、游离的越轨者为主要的报道框架。由分析三种媒介框架所呈现出的三种媒介形象、供稿主体来源,发现"背篼"群体在该报上话语权严重缺失,"背篼"所呈现的三类形象全是以"他者"的口吻和眼光表征出来的。通过对"背篼"媒介形象的分析窥见弱势群体在传媒中媒介话语与媒介形象的建构机制,弱势群体在传媒话语中呈现出明显的被表征的"他者"形象,媒体加强深度报道以及赋予弱势群体话语权是消除表征差异最好的方式,这需要政府的赋能与媒介的赋权,才能重构受众眼中客观的弱势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失语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新媒体以压倒性优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引导着舆情走势。本文基于乔任梁去世事件,通过纸媒对娱乐事件新闻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及网络舆情分析,探寻纸媒这一传统媒体是如何一步步丢失娱乐事件报道的舆论阵地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主动权、舆论场及舆论推手的。  相似文献   

17.
马海燕 《传媒》2014,(7):78-79
话语权的分配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而媒介是话语权表达的重要渠道。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平台,为现代社会各阶层受众表达自身诉求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促使媒体话语权的再分配。政府部门、商业集团、精英阶层、普通受众、弱势群体等各方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展开新的话语权博弈。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中下层的社会群体。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存在一些问题:弱势群体被"弱视"、歧视,话语权缺失,被"他者化"、"被消费"。弱势群体"失语"的根源在于其经济地位的低下;通过政府对弱势群体话语缺失的弥补和对媒体的适度干预以及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等手段,促使弱势群体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常立杰 《东南传播》2016,(8):152-153
如何将人文关怀贯彻于对弱势群体采访报道的始终,赢得其信任与配合,圆满完成采访报道任务?这是媒体记者重要的一课。因此,研究怎样端正思维方式,充分尊重弱势群体的感觉和话语权,精心做好报道,对提升报道的社会效果,推进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角色定位、端正视角和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弱势群体采访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桂渝芳 《今传媒》2014,(1):127-128
弱势群体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中下层的社会群体。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存在一些问题:弱势群体被”弱视”、歧视,话语权缺失,被“他者化”、“被消费”。弱势群体“失语”的根源在于其经济地位的低下;通过政府对弱势群体话语缺失的弥补和对媒体的适度干预以及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等手段,促使弱势群体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