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暑假,是孩子们自由的天地。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的确是这样。因为他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生活,小学老师不会再布置暑假作业给他们,到中学去学习还未到时间,中学老师也无法布置暑假作业给他们。而五年级的孩子们可惨了,每年暑假他们都要完成不同学科的老师布置的“一点点”暑假作业。这“一点点”作业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家长又要求孩子们参加一些“兴趣活动”。暑假里,孩子们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有的孩子就连晚上还要外出学习。难怪有的孩子会说:“为什么要有暑假呢?”这也许不是普遍现象,但值得引起老师、家长思考。大家都有过…  相似文献   

2.
仿佛是一夜之间,多多变得能言善问了。走在街上,他问:“树为啥是绿的”、“花为啥是红的”、“汽车为啥会嘟嘟嘟跑”、“自行车为什么只有两个轮”……回到家里,他问:“楼梯为啥要拐弯”、“收音机为啥会说话”、“电视节目怎么能一会儿播外国的《动物世界》,一会儿又播中国的《魔术大观》”……旭日喷薄的清晨,他问:“太阳为啥能发光”、“天空为什么有云彩”、“早上的太阳红彤彤,为什么到了中午就发白”……秋雨淅沥的夜晚,他问:“雨从哪儿来的”、“大树为什么要落叶”、“树上的蝉儿,草  相似文献   

3.
珍贵的童心     
一台综艺晚会正在进行现场直播,下面即将开始的节目叫“童言无忌”。一群4到6岁的孩子依次上了台,主持人问了他们一些诸如“糖为什么是甜的”、“西瓜肉为什么是红色的”、“你最喜欢谁”等问题,孩子们真实而充满童趣的回答赢得了观众们热  相似文献   

4.
沈老师病了,为了让孩子们也了解这一情况,这天早晨点名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喊幼儿的姓名,而是让孩子们找找班上少了谁 他们仔细地找出缺席的幼儿后,我让孩子们找找还少了谁,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沈老师”我问:“谁知道沈老师为什么没来幼儿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沈老师肚子疼。”“沈老师感冒了”“沈老师发热了” 看见孩子们脸上露出的关心的神情,我趁机告诉他们:老师每天工作都很辛苦,不仅要带小朋友做游戏,学本领,还要照顾小朋友吃饭、上厕所,老师这么关心你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听说老师要带他们到动物园去看老虎、狮子、大象、猴子,“哄”地叫起来,不停地拍着小手,急切地等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可是,当听老师说要带他们到公园去看含苞待放的花,看发芽的杨柳,看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小草时,孩子们就显得没精打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们生性好动,欢喜蹦蹦跳跳的动物,而不大喜爱静止的植物。那么,怎样提高幼儿对认识植物的兴趣呢?关  相似文献   

6.
黄静 《贵州教育》2009,(8):25-26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确定探索方向 实录:午间散步时,幼儿园的草坪上飞来了几只小鸟唧唧喳喳叫得正欢。小朋友们立即对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们为什么要叫?”“它们在找东西吃。”“它们在找朋友。”“它们的羽毛多漂亮呀”……听着孩子们的议沦。我立刻意识到进行鸟类问题的探索研究,是符合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是能让他们获得有关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以及相应的动物知识的,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严文华 《农村教育》2004,(11):45-45
《草船借箭》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其斗智斗勇的内容,起伏跌宕的情节,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教学伊始,可以从课题人手诱发学生质疑。例如:“箭”与“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借箭?草船借箭,究竟是谁借箭?为什么不用“诸葛亮借箭”作题目?故事写了哪些相关的人物?主要写谁?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称赞他神机妙算.那么.诸葛亮“算”了哪些  相似文献   

8.
在与孩子们交流时我问“歌德、牛顿有什么创造”,孩子们能将标准答案倒背如流。但是问“这些大师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他们能够有所创造”,景象却迥然不同:全场哑口无言。读懂大师真实完整的人格,才能读懂大师的创造力。于是,后来我在交流中增加了这样的题目:请问,歌德是什么“家”?  相似文献   

9.
一直来我喜欢和孩子们“谈天”,谈天的内容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可不管谈哪方面的事情,孩子们都非常乐意听,特别是谈到他们也稍稍了解一些的事,他们的兴趣就更大了,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我的谈天内容。比如,海湾出现危机时,我和他们谈伊拉克为什么侵占科威特,美国为什么也要加入……海湾战争爆发后我又和他们谈每天的“战况”。所以那时一些家长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带领幼儿到社区中观察人们的活动。幼儿发现在花园里,有一些爷爷奶奶,他们有的下棋,有的晒太阳,有的在照看弟弟妹妹。“什么人在小区里活动?他们在干什么?爷爷奶奶为什么在家?他们的心情怎样?”带着问题幼儿采访了他们,谈论中幼儿知道了爷爷奶奶退休在家有时很孤单,孩子们提议:“去我们幼儿园里玩吧,幼儿园里可快乐了!”有几位爷爷奶奶愉快地答应了,并说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孩子们下棋。“你们什么时候来呀?”“明天好吗?”“太好了。”回到幼儿园后,老师让孩子们讨论:“爷爷奶奶来幼儿园,我们做点什么让他们高兴?”有…  相似文献   

11.
所谓问点就是教师在讲授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设问的地方很多,但又不能随意设问,这就要优选问点.1、问点要着眼于突山重点.这就是说设问要选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这“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知识点;这“关键”就是教学的目的目标.如《将相和》可抓住题目发问:“将”指谁?“相”指谁?他们为什么闹不和?后来又为什么和好?《我的战友邱少云》可抓住“纹丝不动”一词发问:“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怎样“纹丝不动”?“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设问,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完整的了解,从而掌握文章的重点知识.  相似文献   

12.
优秀设计《落花生》是一篇“老”课文。尽管我曾多次执教过这篇课文,但我深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教是为学服务的,面对新的孩子,我决定从调查他们的学习需要入手,不但让他们在课前查阅作者和其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还开展了“最佳问题手”竞赛,让他们提出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们还真行,归纳起来,主要提了以下颇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不直接把笔名取为“落花生”,而叫“落华生”?·为什么父亲要将落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为什么课文要把“议花生”当作重点来写?·为什么父亲要一边吃花生一边让孩子去体会…  相似文献   

13.
剪指甲     
每周三都是我给孩子们剪指甲的日子。以前,我要一个一个地请他们到我这里。现在,我只要说一声“谁的指甲长了,快来找我剪”,孩子们就会检查自己的手,指甲长了的就主动找我来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原因在于现在剪指甲的时候,我都要和他们说上几句,聊一聊天。...  相似文献   

14.
奇妙的镜子     
一天,有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小镜子,孩子们照照自己,照照别人,玩得不亦乐乎。渐渐地,他们的目光集中到镜子上来了:为什么镜子能照见人?为什么用镜子能看到后面的东西……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谁能回答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探究活动“奇妙的镜子”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在某些孩子提的问题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他们难于理解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会发光?草为什么是绿的?成年人是不会再想这些的,他们早就明白这些了。不过请试一试如何向孩子说明这一切吧。我想说,也有孩子提的一些问题是相反的情况:有些事对孩子来说不成问题,成年人却为之绞尽脑汁,包括这样一个我们面临的问题:老师为了谁?每个孩子都会毫不犹豫地说:为了学生,为了孩子呗。孩子们也能同样容易地对付另一个问题:怎样才是好老师?他们会回答:“他为  相似文献   

16.
左强 《教育》2009,(8):32-33
当教育界和社会舆论都在热议北京等大城市的高考户籍问题,关注外地学生当“高考移民”现象的时候,却有这样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孩子:他们是地道的北京人,拥有正宗的北京户口,但却放着外人眼红不已的京城“优质教育资源”不享用,而是像风筝一样被家长放飞到临近的河北、山西、辽宁等省的学校里去借读,到了高考前的几个月,再从借读的地方被“收”回来备考。为什么每年都会出现这样一群孩子呢?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所有的人都希望哪天天上掉下一锭金子砸中自己的脑袋,可事实上真正砸中人脑袋的多是一些阳台上的花盆。于是,人们不禁发问:是谁动了本该砸中我脑袋的“馅饼”?最近,我在《伊索寓言》里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农夫临终时,想让他的孩子们学会怎样种地植园,就把他们叫到跟前说道:“孩子们,我在世时的日子不长了。我死了以后,你们可以  相似文献   

18.
碰到“好问题”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讨论着今天的游戏。当讨论到一个物品归类游戏时,奇奇突然问:“为什么剪刀既是学习用品,又是厨房用品?”我很惊讶,做教师十几年我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但我意识到这是个好问题。“其实,剪刀还是木工工具。”有个小朋友在一旁补充。于是,我追问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所有的孩子都哑口无言。霎时,我真有那么一丝冲动想告诉孩子们:“因为剪刀本领大”。但我还是忍住了,和孩子们一起把问题记录到了“问题树”上……周五,寄宿制的孩子要回家了。临走的时候,我问:“谁还记得奇奇的问题?”没想到大多数孩子…  相似文献   

19.
我是四川省安县城关幼儿园园长。我们幼儿园现在有13个班,521个儿童,16个工作人员。孩子们都长的很乖。他们爱党、爱领袖、爱人民公社、爱集体、爱劳动,听老师的话。孩子们年龄虽小,什么事都想知道,总爱问个“为什么?”要求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大班教算10以内的数,可是他们已能熟练的数到100以上的数,还能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由于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儿童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秩序混乱。常常有孩子问:“老师!毛主席三个字怎样写的?共产党几个字怎样写的?”孩子们的要求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大班的孩子可不可以教汉语拼  相似文献   

20.
当你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时,你会发现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他们“五花八门”的回答和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化语言及创新火花常常会让我们感动,会不知不觉地融入他们中间。一、倾听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去探究。当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其主动学习的表现。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大自然以及大千世界的种种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头脑中有许多的问题,总想问“为什么”,比如孩子们问我“为什么飞机能上天?恐龙是怎么死的?人为什么有思想?蚊子有骨头吗?……月球是会变的吗?”这些问题涉及物种进化、人体结构、自然现象、地球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