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经济联系是旅游地之间通过旅游流产生的经济联系。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时间序列下的云南省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可知从2000年到2011年,云南省16个州市中每个州市与其他超过10个州市之间建立了旅游经济联系。旅游经济联系环形网络逐渐形成,旅游网络结构逐渐密集,旅游城市之间的整体联系趋向于平衡,旅游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层。为优化网络结构,中心城市要发挥对边缘城市的引领和旅游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边缘城市要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升级换代、旅游形象加固更新、强势旅游品牌的塑造、旅游交通通达性的提高等方面加快与中心城市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基于城市体系的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对该区的城镇体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沿黄地区济南的城市地位垄断性较强,其他中等城市不够发育,沿黄地区城镇之间通达度较好,但由于黄河阻隔及区域经济联系的地区差异,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欠理想.提出了该区城镇体系的发展策略:适当扩大中心城市,培育次级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港口和铁路交通,区内与区外的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现阶段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福建省城市经济区划的4大原则.应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得出9个地级市综合实力分值,据此确定4个中心城市;运用断裂点公式测评中心城市影响范围,并结合行政区划提出了福建省城市经济区划分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强化中心城市的中心作用、加强区际联系、强化区内经济联系、培育次级中心城市来促进城市经济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原经济区2015年和2020年的交通、人口及经济数据,运用GIS网络分析与引力模型,探讨了高速铁路的开通对中原经济区城市对内可达性、经济联系强度和对外联系总量的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高速铁路强化了城市对内可达性,中原经济区整体呈现以郑州为核心、向外逐渐扩散的中心-外围模式;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呈现明显的核心带动、轴带发展的指向性特征.其中,中心的郑州及其周边新乡、许昌、洛阳等城市,形成了节点提升的经济联系格局.外围的东北、东南和西北部地区经济联系仍较低;所有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其中高速铁路沿线城市增长最为显著,呈现明显的“廊道效应”,改善了城市经济联系中心度两极分化现象.研究结果以期为中原经济区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和完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区域经济联系测度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经济联系量分析方法,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区域中心城市职能强度差异不大,经济联系隶属度不强,缺乏核心中心城市,城市间可达性差。应加强城镇化建设,加强路网建设,打造核心城市,合理发展、培育一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当代社会学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在“中部隆起”战略背景下,探讨河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尤为重要。该研究选取42个指标作为河南省17个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42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河南省中心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进行分析、排序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区域城市经济联系分析——以滨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运用节点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城市滨州市域各城市进行了等级划分;其次,应用引力模型研究了滨州市域各城市间及相邻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系量和经济隶属度。结果表明:市域城镇体系首位度不高,中心城市位居区域中心,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市域已经初步形成滨(滨州)博(博兴)沾(沾化)轴线和邹(邹平)—惠(惠民)阳(阳信)棣(无棣)轴线两大城市发展轴线;区域经济联系以南北方向为主,且省内城市对滨州的区域经济联系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滨州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分工的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测度,发现中原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近年来不断加强;目前其内部的经济联系,远高于中原城市群与非中原城市群,以及非中原城市群任意两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一个以郑州为中心,包含4层经济联系空间的大"十"字型网络城市已经浮现;尽管距离衰减规律仍在起作用,但产业分工也是影响城际经济联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原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及等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区城市群正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群区域内城市间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和相互联系也逐步增强.采用城市流强度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各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测算,对城市流强度的结构进行比较并针对中原城市群的功能联系状况提出策略响应,为中原城市群地区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城市群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联系的定量分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2008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从学术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长三角各等级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且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呈辐射状圈层结构。长三角一、二级中心城市对其他低等级中心城市具有绝对的经济辐射力,但是经济辐射带"重叠区"与经济辐射带"塌陷区"并存,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均具有较大的经济辐射半径,经济辐射带与其他城市均有重叠,而苏北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部分中心城市,其经济辐射半径甚至不能覆盖其行政区范围,出现大范围的经济辐射带"塌陷区"。  相似文献   

11.
区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城市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构成人居环境质量的基本因素——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性质和相互联系,建立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选取36个具体指标对江苏省13个省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把13个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分为三个类型,最后分析了江苏省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中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用SPSS11.5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计量模型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综合竞争力逐一测度,进行横向静态比较,然后排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山西省11个地级市城市发展的优劣势,从而为提高山西省11个地级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一些措施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唐山为研究对象,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和欧式距离公式,测算唐山与环渤海地区42个城市之间的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和地缘经济关系,分析唐山在环渤海地区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并对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匹配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华北区域城市体系发生了重构,天津取代北京成为区域城市体系的中心,这一重构过程深刻地影响了区域内单体城市的发展。保定即由行政中心城市向冀中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转变,其在区域内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出现变化,与经济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布局,国家政策优先满足城市利益。为实现教育公平,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必要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根据山西省的实际状况,从政策保障、经济支撑、经验借鉴、市场前景几个方面分析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山西农村发展高等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心城市处于区域城镇体系的核心地位,城市集聚带动能力的强弱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中心城市集聚带动能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集聚带动能力进行评价并排序,探讨安徽各中心城市今后发展的方向及推动安徽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探究西藏自治区各区县之间经济相互联系的关系,发现了衡量西藏县区经济的户籍人口、经济、政府财政、距离等4个主要指标,进而利用西藏自治区70余个区县数据通过arcgis分析人口、城市经济质量、区县财政自给率、点距离,进行加权赋值,建立了西藏各区县城市经济引力综合指标体系。经过数据结果可视化检验分析,该指标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应各区县经济关联关系。分析出各区县经济联系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依此提出优化西藏自治区各区县经济结构,提高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措施,从而促进西藏自治区优化空间经济结构,更好地助力实现西藏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省建筑业为例,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进行了指标量化处理。借助托达罗模型,并运用山西省1991~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除了城乡收入差距等物质因素外,城市更好的生活条件等精神因素对吸引农民工进城具有显著影响,政府除了切实增加农民工打工收入外,还应该增加对进城劳动力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一个地区的物流综合实力是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物流系统稳定和可靠的运转,而区域物流发展的动力源自于社会经济需求,脱离不开经济这个母体。山东省17地市物流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分析领先地区和落后地区存在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差距是否有扩大的迹象,以及从何处寻找物流发展的动力,带着这些提出的问题,拟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16个和物流发展有关的重要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物流发展可以分成三大区域,并找出了这三个地区的物流节点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隋唐洛阳城的功能分区,呈现出与隋唐王朝政治上依托关中,财赋仰给关东的政治经济格局相适应的特征。以宫城、皇城为中心的政治功能区布置在城市西部,既可控制全城制高点,又便于加强与长安的联系;以市为中心的经济功能区布置在城市东部,便于通过大运河联系河南、河北、淮南、江南等经济富庶地区,有利于强化洛阳对关东地区的吸引和辐射功能。洛阳城的功能分区型式及其与宏观政治、经济格局的配合关系,突破了以宫城为中心,经济功能区处于附属地位的传统模式,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在传统规范与城市功能需求制衡机制下的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