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教师人格?教师人格的内涵有哪些?只有掌握了教师人格的内涵,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进行教师人格的塑造和修养,造就教育的成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是教师人格的集中表现;品格、性格与气质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语言举止、仪表风度是教师人格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教师人格?教师人格的内涵有哪些?只有掌握了教师人格的内涵,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进行教师人格的塑造和修养,造就教育的成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是教师人格的集中表现;品格、性格与气质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语言举止、仪表风度是教师人格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3.
李爱中 《文教资料》2005,(23):42-43
素质教育是教育话题中的热点,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雕琢人生的雕塑家,其工作之繁重,神思之操劳,心血之耗费,是难以言喻的。教师的重要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必须有高水平的素质修养,有健全的人格,否则是难当起育人的历史任务,因而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健全教师人格,发展教师人格,完善教师人格。一、教师人格的内涵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等所表现出来的为人的品位和格调,是人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之一的现代教师,其素质特征应该是什么呢?这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问题.我们认为:现代教师的素质特征应该包括人格素养、技能素质、设计能力、知能水平和研究素质五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雅真文化在校园中的重要传播者。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才能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品德。因此,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培养高雅的情趣,做有内涵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健康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人格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述人格、健康人格及健康人格培养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途径:即思想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培养、个性化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语文教育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提高的绝不仅仅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一、人格教育的内涵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有目的的对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素质和人格行为进行教育,以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坚定的人格意志的新一代青年。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有效策略(一)加强高中语文教师的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人格,不断外化为教育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教育要素.而教师理想人格如:乐观、坚韧、热爱学生等,成为教育过程的必要素质,都是教育过程顺利实施的主观保证和重要教育要素.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的某些人格品质仍然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潘菽在批评程序教学的缺陷时所说:“再好的机器或程序课本都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有从教师那里才能学到‘神采、才气、风度’,才能学到‘人的品德’.”所以,教师对于理想人格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塑造是师德原则和规范的概括和结晶,是一个教育者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人格现代化是由传统人格走向现代人格的过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现代人格应包含主体性、开放性、创新性、竞争性和合作性等基本内涵.通过培养自尊自信,增强竞争意识;树立现代观念,摆脱依附心理;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内在素质;加强人格修养,实现人格优化.有利于在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人格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试论现代中学教师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本身就必须创新,教师则必须具备创新素质.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是创新教育观念;立体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教育能力;新时代的人格特征;健康的体质和得体的风度仪表.  相似文献   

11.
能容则易     
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是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为核心,而素质培养中最重要的是人格素质的培养.人格素质培养的首要品格是胸怀.一个教师若没有胸怀就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就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一个领导者若没有胸怀,就不能容纳人才,就不能把事业推向发达;一个行业的工作者若没有胸怀,就不能与同事相处共事,自然会影响到工作效益.由此可见,胸怀在人格素质中的重要地位,而胸怀的一个标志就是"容".很多人总是自叹人生不易,那么人生为什么不易呢?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教师完善人格应是教师追求的崇高境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以人格塑造人格”;本文从教师的文化素质、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来阐述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理想人格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魅力的内涵是极其丰富、深邃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自身的人格教育对学生人格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潜移默化的。人格的内涵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21世纪,塑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教师理想人格是有必要的。一、教师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1.内涵“教师理想人格”指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质的融合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因为…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抓住了教师良好人格的培养,就等于抓住了教师教育的灵魂;看到了教师人格研究的重要性,就等于看到了教师研究的一个关键.湖州师范学院王荣德教授的《教师人格论》(科学出版社)就是这样一部学术专著,它抓住了教师教育的灵魂,看到了教师研究的关键. 这部专著从探索教师人格的内涵开始,系统地反思了教师人格的历史演变轨迹.深入研究了教师人格的发生机制、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认为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意志、智能结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在倾向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职教育获得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而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却普遍偏低。因此,提升教师人文素质,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培养教师高尚的人格、专业化水平,为教师提高人文素质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人格魅力无疑是核心,是灵魂.古往今来,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单是修养境界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一种看不见的教育力量.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师是一种既具有传统要求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充分体现着以智育智、以德育德、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素质对学生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不同于其它职业的高标准、严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品行端正,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个性,也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同样也有心理健康问题.一个教师情绪不稳定,动辄发脾气,遇事冲动,那么他在教育学生中肯定会有失误.事实和研究均表明,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格,是以个体内的先天遗传特点为生理条件,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人的行为相对稳定的倾向性,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自我”,是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由此派生的气质、风度、性格、精神、修养、创造性、人际关系、世界观诸方面的总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那么高中语文教师较之其他学科教师具有哪些更鲜明的人格特征?具备这些鲜明的人格特征会产生怎样的人格效应?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特点来认识高中语文教师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人格魅力在教师应该具备的诸多素质中居"核心"位置,是其素质结构的"灵魂",是教师完成育人工作的基础.教师要了解人格魅力的基本内涵,探讨人格魅力在德育工作中的外显及功能,自觉提升人格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整体人格的追求和培养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审美教育是生物学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全的人格教育,是体现一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完善统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