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对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运用掌握的丰富材料,提出了有一定说服力的观点,对本次战役涉及的中、英、美关系也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3.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件大事,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因而引起了史学界甚至文学界的重视.本文从当时的国际形势、与国内战场的关系以及为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既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文章叙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之背景、经过 ,阐明远征军入缅作战是国内抗日战争的继续和延伸 ,是适应远东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的战略需要 ,远征军在缅作战的态势 ,直接影响国内战场及东南亚战场的对日作战。揭示中国远征军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作出的巨大贡献 ,昭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牺牲的民族精神。远征军入缅作战 ,为抗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不仅在自己国土上牵制和消耗了日军大部分主力,而且还在1942年春组成远征军开赴缅甸,转战中、缅、印三国与英美盟军协同对日作战,历时四年。中国远征军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由于各种特殊复杂因素的作用,中国远征军未能完成预期的保卫缅甸的使命。但中国军队在缅甸的英勇作战,提高了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对亚太战场以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中国远征军英勇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保证了滇缅公路的畅通无阻,对中国大陆战场的总反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于1942—1945年两次进入缅甸抗击日本侵略军。中国军队入缅抗日,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早日结束太平洋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仅就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抗日,作一评述。 日军侵缅,仰光失陷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抢夺法、英、美、荷等国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掠夺这一地区的丰富资源,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同时还向马来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大举进攻。1942年初,日本军队的两个师在泰缅边境集结,准备进犯缅甸。英国英缅军司令赫顿匆忙命令史密斯中将率领没有丛林作战经验的印度第17师和一个未经训练的缅甸师防守泰缅边境。1月20日,日军第15军第33、35两个师团从泰  相似文献   

8.
中国远征军书写作为抗战书写的一部分,体现了作家们对历史与战争的深刻反思,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现实启示,其中还产生了一批经典文本;但多数远征军书写拘泥于史实,缺乏政治哲学层面的高度。本文将从历史谱系学的角度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远征军书写进行现象学梳理,对这一书写的基本特征作出分析比较,从而对其存在不足的原因进行深层解读,为远征军书写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9.
宋词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36-137
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从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援英,到1945年初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缅甸取得胜利,三年中,中国先后出动了几十万大军入缅抗战。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保卫战、印缅滇西反攻战中重创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概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滇西、缅北战场英勇抗击日军的战斗过程,并对此次战役的历史意义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腾越人前往缅甸经商、务工亘古有之,探其原因既有山水相连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古老贸易通道,又有缅甸丰富的矿产、土地、森林资源,还有清朝征缅战争的失利,更有晚清民初特殊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因此,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众多因素长期交互作用,共同推动了腾越人前往缅甸经商、务工的浪潮,或定居缅甸成为华侨,或成为往返于腾缅两地的季节性“候鸟式”务工人员,从而促动了缅甸、腾冲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强调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国民革命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共两党在共同利益与需要的基础上的自愿结合;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后破裂,则是国民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更是国共两党从其阶级利益出发、互逆而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篇章.从总体上看,此次远征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2年2月至6月,远征军十万之众进入缅甸,损失惨重,最后竟减至四万余人,以失败而告终:第二阶段从1943年春至1945年1月,远征军重整旗鼓,自滇西和印度反攻缅甸,所向披靡,歼灭日军五万余人,取得辉煌战果.本文拟对远征军入缅第一阶段惨遭败绩之原因略作探析,以就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14.
1942年,中国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确保滇缅国际补给线,派兵入缅协同盟军作战,我远征军将士英勇顽强,血战数月,令人感佩,然而,由于敌我实力悬殊,加之中英战略目标不一致和明显军内部不能协调一致导致指挥紊乱和中国远征军对缅甸的敌情、地形、民情等了解不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了远征军惨败而归。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通过回顾缅甸东吁在二战期间曾经的辉煌,对爱国华侨抗战情结的展示,缅怀抗日志士的英雄业绩,力图描摹出在缅甸这块湿热的土地上,崇尚英雄、爱国(爱祖籍国、爱居住国)、爱乡,依然是旅缅华人区的主流现象。提出:以缅甸华人的抗战情结为基点,以东吁抗战文化宫为基地,丰富和完善缅甸华人抗战文化圈,呼吁海外华人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记住历史,奋发图强,共同建设人类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在滇缅战场经历的既艰苦而又辉煌的战斗历程和功绩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缅甸会战是二战期间中英美首次在亚太地区的联合作战,也是中国军队首次境外作战。对于盟军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原因,作者从反法西战争的全局出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研究认为:英美苏先欧后亚世界战略成为国首次缅甸会战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中英两国战略目标的差异是此次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三国协同作战的指挥失误是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42年至1945年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英美盟军同日本侵略军在缅甸及中国滇西战场进行了一场现代战争的角逐和较量,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取得了胜利。中缅战场拖住了日本一部分力量,减轻了日军对英美的压力,打破了日本和纳粹德国会师中东的企图,也支持了中国国内战场,为世界反法四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军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必将成为中国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寓。  相似文献   

19.
1942年6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缅甸沦陷。远征军一部撤退回国;一部退入印度、改称驻印军。中国唯一的一条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1943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缅甸,至1945年1月,给缅北日军以毁灭性打击,并打通中缅印公路。反攻缅甸中的一次最重要、最惨烈的战役——密支那战役,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密支那战役是盟军与日军在世界最复杂的地形、最恶劣气候之一的缅北进行的一次战  相似文献   

20.
抗战第一阶段,是从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起到次年武汉会战结束,南岳会议召开时止的一年多的历史。在抗日战争的第一阶段,国民党军队丢掉了华北、华东、华南和华中大片国土,日寇的铁蹄蹂躏到了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我国的许多历史名城、经济都会、军事重镇,如北平、天津、南口、太原、济南、上海、南京、徐州、开封、广州、武汉等等,皆陷日寇魔掌之中。国民党军队虽然打过一些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