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字规范与编校职责王宏金文字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协调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因此,正确使用文字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出版物是文字的主要载体,出版物用字标准化、规范化,对提高全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具有重大影响。文字编校工作者是出版...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多少世纪以来,随着历史的前进,汉字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用字规范化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起来。解放以后,国家出版、语言研究等部门都对文字的规范化作了规定,然而,现在仍有许多人沿用已废止的汉字,不但写文章这样,就是大街两旁的牌匾上,乱用简化字、甚至造字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所以,文字规范化问题不可忽视。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更应注意。下面,就通讯员来稿中存在的用字混乱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要正确使用简化字简化字笔划简单、易写易记,对写稿更为方便。但有些不规范的简化字由于在社会上影响较深,虽已废止,可人们一时还难以纠正过来。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对照《简化字总表》,用字时自觉地  相似文献   

3.
汉字在国外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数千年来,她对中国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世界文明也有巨大影响。除我国大陆、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使用汉字外,汉字还是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国的通用文字.也是联合国组织的书面文字之一。  相似文献   

4.
汉字规范化是指根据文字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同时,对一些不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和没有必要存在的歧异成分及用法,根据规范的要求,妥善加以处理,使汉字更好地为社会...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2001年1月1日,即新世纪的第一天,我们国家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这在我们国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对我们语言工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在语言文字方面能够立法,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反映。立法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法制的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日文图书编目中,著录所用文字的规范化和著录项目的标准化是关键的两点。目前,我国的大、中型图书馆著录日文图书时所甩的汉字不尽一致,主要有①一律用繁体字;②  相似文献   

7.
从自造规范化生僻汉字和自造汉字的输入、共享、繁简体字转换等方面,介绍了在图书馆机读目录中输入自造规范化生僻汉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出版物文字使用规范化,是对编校人员和作者的共同要求。这本书就是围绕这方面内容编写的。其中包括:规范汉字与不规范汉字,谈叠、覆、像、瞭的用法,哪些字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受“二简”影响的字,异形词的特点与使用,怎样使用儿化的词,应当留心使  相似文献   

9.
编辑工作文字规范化,不仅是实现图书、期刊编辑编排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文明进入高层次的标准之一。因此,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推进这一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对此工作非常重视,建国以来,特别是1981年以来,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与编辑文字工作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法规。它不仅受到编辑出版部门的重视,而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各行各业都  相似文献   

10.
<正> 日本文字颇为特殊,它是汉字和字母(假名)的混合体;而且,很多日本汉字和中国汉字,在字形上相同,在字义上相通.这种特殊性,给我国图书馆界的日文字顺目录组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混乱,以致众说纷纭,各行其是.拙文所谈及的三种日文字顺目录组织法中的前两种组织法,在国内较为流行,而使用后一种组织法的图书馆却寥寥无几.这三种组织法,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都相继采用过或正在使用中,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和体会,对三者的优劣,分别谈点粗浅的认识,意在就正于馆书馆界同行,以期共同实现日文图书资料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古国,汉字是我国民族中占大多数的汉族使用的文字,追朔历史大致有三千多年。 汉字开始刊于金石,从殷朝的甲骨文,逐渐变为钟鼎文。从大篆至小篆起,开始书于竹帛。 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社会需要一种易于书写的文字,于是由小篆发展为隶书,在纸上书写更加方便。印刷术和雕版活字印刷的发明,使文字信息更加易于大量复制,传播面更广,文化教育开始普及,更多的人能够使用文字,汉字又经过一次改革,变隶书为楷书。  相似文献   

12.
《汉字传播吏》是一部文字吏研究的专著,怛因为它研究的是汉字传播,非专业读者也可以把它当作汉字知识的扩展读物。汉字不仅传承久远,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以汉字的使用为中心,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像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都有使用以汉字为基础而创制的文字。  相似文献   

13.
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声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音来。因此,为了便于传授和学习汉字,自古以来人们创造了许多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种:1.以字注字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  相似文献   

14.
出版物上汉字字形不规范问题及对策王铁昆一出版物用字是国家法定文字的主要标志,用字量大,社会影响也大,带有很强的示范性。作为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出版物用字管理受到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重祝。特别是1992年7月,国家新闻出...  相似文献   

15.
社科学报编辑的尴尬——以编排规范化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一化是实现规范化的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通过学报编辑工作规范化,学报可以达到:版式的统一,包括开本、幅面、正文排列格式、页码与书眉等;概念、文字、符号的统一,包括名词、术语、图表、符号、单位、标点、语言、代号、编码、汉字、数注释著录参考文献和字、外文字母等;格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申庚文 《大观周刊》2011,(16):18-18,25
汉字的魅力,不但在于其基本的信息传播功能,更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德育默化功能。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国人对文字的应用更趋向于信息层面,这势必发展为传统文明的断代现象。在汉字书写过程中,艺术体验与德育默化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提倡国人尤其青年学生能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正面价值,提升生命厚度。  相似文献   

17.
出版印刷业以文字为主要对象,还需以某种物质作为承印材料。文字出现、印刷术发明后,记载文字、反映出版内容的载体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断变化着。不同的载体,不仅代表着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反映了汉字字体的发展变化过程。原始汉字刻在陶器上;甲骨文作为成熟的汉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青铜铭文为大篆;石刻文字、竹简、帛书由小篆演化为隶书,最后发展到楷书,完成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我国最早原始形态的汉字,或象形文字的前身,从仰韶文化时期开  相似文献   

18.
汉字的特点是由汉字的性质所决定的,是跟别的语种的文字相比较而显现的。汉字不同于他种文字的地方就是汉字的特点,汉字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书目》2023,(3):138-139
<正>诗歌是最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一种文学样式,而汉字是画面化、诗歌化的古老文字。本书以文字为题材,借助现代儿童诗,重新演绎汉字的美学理念,阐释汉字的文化内涵,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小读者更了解汉字,也更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张黎思 《今传媒》2016,(5):148-149
汉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载体和艺术瑰宝,承载贯穿了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史.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与标志的相互结合是一个可持续研究与探讨的设计角度,文字与图形相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本文着重探索在标志设计中汉字是如何被再设计利用和表现的.汉字标志的设计是一个经典与个性共通的浓缩,不仅传递了汉字的东方文化的艺术价值,也服务于现代标志设计的应用与延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