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性、复杂性论述其延宕的理由:“头脑中的宗教意识、道德观念、生与死的思考等等足以使他疏于行动”。而正是由于他的“延宕”,才完成他性格的成长,使其成为莎士比亚笔下最为复杂的最为成功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其悲剧《哈姆莱特》中成功刻划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的不朽典型——哈姆莱特。不同的眼睛看出了不同的哈姆莱特,故有“一千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说。本文仅就“哈姆莱特之延宕是一种历史性延宕”进行力所能及的解读,以期解开其人物性格发展的“司芬克斯之谜”,并力求推断其悲剧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从生活的历史本质层面和哲学意蕴层面去进行解读分析,其中的文学形象也如此。哈姆莱特这个形象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到现在,之所以产生无穷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复杂而深刻,在于他行动上的延宕,在于这个形象所包蕴的历史本质和哲学意蕴的深度。这也是造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哈姆莱特的延宕,前人已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做过深入分析。在这儿,我试着从文本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哈姆莱特在为父复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延宕,是《哈姆莱特》研究中的一个中心问题,有着种种不同的意见。本文着重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批评中的恋母情结来解释哈姆莱特延宕问题的情形,指出哈姆莱特的延宕归根结底要从当时的时代社会中去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5.
《哈姆莱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延宕。哈姆莱特为什么要延宕,这在右外文学批语界争论和探索了几个世纪,但始终没有定论。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可以说宗教思想导致哈姆莱特延宕的关键因素;基督教义和《圣经》思想是他行动的指南;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促进了他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6.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杰出的悲剧作品,哈姆莱特也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历代有关<哈姆莱特>这部悲剧作品的研究论文层出不穷,有关哈姆莱特这一悲剧形象的看法也是见仁见智.普遍的一种看法是哈姆莱特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行动的王子.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社会的、时代的、宗教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哈姆莱特性格形成的深层原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周祥 《巢湖学院学报》2006,8(1):126-129
通过“宏观延宕“的建构来隐喻性地指涉主题是戏剧《哈姆莱特》一大创作特色。本文就《哈姆莱特》中“宏观延宕”效果的具体建构进行了微观的探究,指出戏剧象征和戏剧双重冲突的渲染与戏剧象征和戏剧人物的衬托共同张扬了全剧的“延宕”性,深刻而又全面地强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人文主义后期思潮引入哈姆莱特形象分析,以解析哈姆莱特的复仇延宕为着重点,借助于具体的文本研究哈姆莱特形象中的精神矛盾,以及隐藏在行为下的时代思想的影子,还原一个接受宗教神学和人文主义双重影响的哈姆莱特。以此,窥探人文主义在英国的发展实况和具体影响,揭示出莎士比亚对于真正人文主义思想的探索。同时,从人文主义思潮的视角,寻找理解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和戏剧内涵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哈姆莱特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历来观点甚多。本文通过对剧本中故事情节的分析,尤其是对哈姆莱特装疯和放弃克劳狄斯祈祷的机会两个情节的分析,认为哈姆莱特的性格是以行动为主的,他是一个行动的王子。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成功地刻画了一个丰满而完美的鬼魂形象,一是对其外形特征的描绘;二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描绘。把鬼魂作为戏剧人物实写出来,并且把它与人们传统观念所接受的鬼魂形象连为一体,这就容易为读者(观众)所接受,于是这一形象就自然地入戏了。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引进苏联莎士比亚批评以来,《哈姆莱特》的主人公形象便长期以乌托邦式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活在中国学界和社会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我国学界的独立思考研究,哈姆莱特在中国的乌托邦色彩开始逐渐淡化,脱去人文主义者的外衣,并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这种转变在中国莎士比亚学界乃至世界莎士比亚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哈姆莱特形象以其矛盾复杂的内蕴为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人文主义与非人文主义交织混杂的思想、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和矛盾偏执的性格,由此构成了哈姆莱特形象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这正是哈姆莱特形象魅力所在。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是莎士比亚对当时观众普遍的审美期待追随和超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哈姆莱特一直被当作典型的人文主义者,而以此去衡量他的所作所为时,却会发现他无论是行为上、还是言语上,都有很多与此相悖之处。哈姆莱特不仅够不上一个人文主义者,而且其内心世界还存在着严重的宗教神学思想,其特点正好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刚刚从宗教重压下站立起来的"人",在精神上依然存在着与上帝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延宕是《哈姆雷特》使用的最主要的写作手法。延宕,即为拖延,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或多个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哈姆雷特的命运悲剧可以从性格、行动和复仇三个角度的延宕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中的复仇鬼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比较了《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两部悲剧其有共性的一面。都采取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借鬼喻人,借鬼魂复仇,鸣人间不平之事,批判黑暗现实。鬼魂复仇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的治世理想。两部作品都具有民间文学素材的承继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莎学一直认为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人开始提出质疑,认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但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哈姆莱特到底是什么"者"?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受何思想影响?细读不难发现,哈姆莱特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柏拉图"哲学王"政治哲学思想的典范,"莎士比亚的确读过柏拉图"。  相似文献   

17.
《哈姆莱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中研究价值最高的就是哈姆莱特形象的研究,他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哈姆莱特的形象都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我们摒弃以往的传统说法,把哈姆莱特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来解读哈姆莱特复杂性格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梳理并还原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试图对哈姆雷特复仇之延宕所包蕴的历史文化信息重新作出阐发。哈姆雷特复仇行动延宕的根本原因在于哈姆雷特找不到复仇的正义性和正当性。延宕本身既宣告了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理想在欧洲大陆的陷落,也反映出人文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人文主义者悲剧性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20.
在无休止的评论中,使得哈姆雷特的形象产生裂变,众说纷纭。诸说的焦点是对主人公“延宕”的理解。作者的思想认识及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探究这一现象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