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在世纪交替之际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起了理论与实践界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激烈探讨,当时的很多讨论以国外学者Oliva划分的五种模式(即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课程包含教学模式、教学包含课程模式、以及循环互动模式)[1]为起点,在分析比较论述的基础上,更多的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各种不同的课程概念,指出这些概念在内涵上可以归结为从"课"到"程"到"教师之教"、"学生之学"、"社会目的与意义"的范围不断拓展的序列,并基于课程概念演变趋向提出"筏喻的课程观",最后以这种课程观分析了课程中的个人与社会、确定与未知、历史与未来、知识与行动、过程与结果、片段与整合等六对矛盾.  相似文献   

3.
麦克莱伦的批判课程理论注重学生批判意识与能力的养成,并以学生的自由与解放为根本旨归。他以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弗莱雷和吉鲁的批判教育学等为理论来源,对课程价值、课程决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研究方法作了深刻的阐释,从而丰富了当代的课程研究话语,同时也为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话语权相关研究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争取应有的地位。运用认知语言学提出的概念化理论研究话语权是一种新的尝试。概念化简言之即是概念的形成。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的形成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镜像的反映,而是人脑与客观事物互动的结果。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要以客观事物为依据,充分发挥主动性,主动构建概念,阐释概念,以争取中国在国际话语中的主动权,树立国家和政府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7,(6):2-2
课程概念泛化的现象在横向上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扩张,在纵向上表现为提出主体的泛滥,在界定时则将课程与“同课程有关的范畴”“课程实施(教学)”及“课程实施的结果”相混淆,尤其是将课程的功能与内涵相混淆。泛化后的课程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课程研究的视角,发展了课程理论,但是其自身也隐藏着偏见与局限,引发以下一些危机:①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②导致学校功能的缺失;③导致教师作用的迷失;④导致课程实践的混乱。[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关于生产力的定义问题,无论从广义的角度还是狭义的角度都有多种不同观点,这些对生产力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发展的认识。而“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一观点则成为我们对生产力概念理解的主流观点。但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我们的发展正陷于一系列的“发展危机”中。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物质力量”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力”及“生产力”的发展.从而确立我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王春燕 《山东教育》2003,(23):10-11
目前,在学术界人们一致认为,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它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会观念的质疑,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潜在课程的兴起是对过分理性化和单一化的传统课程模式的批判和补充,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从概念、功能和建设三个方面对潜在课程进行简要阐述,可以为现代素质教育的更好实施和课程理论研究提供一份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10.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是美国70年代出现的一个课程理论流派,是一批不满于传统课程理论,试图对课程领域进行概念重建的学者们的课程观点的总称。他们主张课程研究的焦点从课程开发转移到力图理解课程现象,在课程研究领域形成超越“科学研究范式”的新的“人文研究范式”,课程不再是被视为预先制定的外在于师生的“学校材料”,而是师生在共同交往的教学实践中生成的教学事件。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概念重建运动大致经历了兴起、发展和反思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推动了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向课程理解范式的转变,并彻底改变了课程研究领域的哪原始面貌.从某种程度上说,概念重建运动为课程研究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概念重建运动发展的历史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概念重建运动的基本立场与理念,并指出了未来概念重建运动发展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考察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就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关系,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意义,后现代课程研究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试图围绕并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勾勒课程研究的发展思迹,揭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变,最张普我国当前的课程理论研究提供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13.
The Microcomputer and The Curriculum: A Critiqu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classroom experience contains an infinite number of variables that cannot realistically be related to in any manageable teacher's manual. When manuals aim at being ‘practical’, what is produced is often something that looks like practicality, but is not. Curriculum‐writing needs a new approach, intended to educate teacher rather than students. Such curriculum‐writing can be described as ‘rehearsal curriculum’. A rehearsal curriculum allows the teacher to work through a process of learning, as a ‘rehearsal’ for directing his or her students through that same process. A rehearsal curriculum is written in a way that also motivates the teacher to learn.  相似文献   

14.
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黎明 《天中学刊》2003,18(4):107-110
课程理念是人们对课程的理性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课程的认同和追求,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就是课程的实施,而怎样实施课程、实施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持有的课程理念。从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的相关性来看,课程即“文本内容与教师意识”、“教学情境与教学互动”、“价值追求与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课程理论的研究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理论基础的探索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回顾十余年的研究和发展历程,实践催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成绩与问题共生,新课程改革在持续推进中不断深化,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浮现,课程论研究的问题也逐步聚焦。  相似文献   

16.
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站在后结构主义立场,运用后结构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课程理论,对课程问题形成了不同的立场和观点,极大地丰富了课程研究话语。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设社会科课程的国家,20世纪进入90年代,全美社会科协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推出全国社会科课程标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跨入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历史与社会课,走的是一条独自发展的创新之路。中美两国课程的比较研究,尤其是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能够找到两国各自的特点以及共同之处,并探讨综合社会科课程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的课程标准化运动中,全国性专业协会和各州纷纷推出各自的社会科课程标准。社会课程旨在增进公民竞争力,其主题轴或者学科轴作为课程框架,目的在于发展课程标准和期望表现。目前,美国社会科课程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表现出统一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象-诠释学课程理论是当代北美课程领域中一支重要的理论流派。它以现象学、诠释学为哲学和方法论基础。派纳的“概念重建主义”、范梅南的“现象学课程研究”以及史密斯的“诠释学教育学”反映了其基本主张。这一理论在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及师生观等方面给基础教育新课程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政策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至上世纪70年代始受到科斯特、沃克和博伊德等人关注,90年代艾尔摩和赛克斯提出的概念框架则标志着课程政策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正式领域的诞生,但随后仍发展缓慢,这与课程研究的科学传统以及课程政策研究自身薄弱的理论架构有关.就已有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关涉课程政策的影响力量及其权力变化、课程政策与实践的关系、课程政策的公共利益功能等方面.而课程政策文本和情境的关联、课程政策工具之可行性、课程政策的比较视角等研究则相对欠缺,亟待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