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中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音乐课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调节剂.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课,一周占比重很少的两节音乐课,竟然有很多同学"翘课",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咨询学生,学生反映音乐课上的"没意思"。音乐教师一味地讲那些理论知识,和平时的其他文化课没什么区别;要不就是打开多媒体,让我们听歌、看电影;即使学两首歌,也是老掉牙的,没人愿意唱;音乐课上成了自由课,纯粹是浪费时间。学生对"音乐  相似文献   

2.
刘锦香 《考试周刊》2013,(41):189-189,187
在开放性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喜爱音乐;寻找乐趣、创造乐趣、分享乐趣,使幼儿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承载着人类的情感,音乐课应是学生认知美的形象、塑造美的心灵、陶冶美的情操的殿堂。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对音乐课越来越缺乏兴趣,他们无法在课堂上体会音乐的魅力和快乐。将"戏剧元素"引入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从而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一、以兴趣为动力,注重生活体验"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  相似文献   

5.
在高度文明发展的今天,"生命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们教师就更应该重视每一个存在的个体生命。众所周知,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课堂是学生艺术成长的摇篮,音乐所特有的情感内涵与人的精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感悟、表现和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音乐精神价值。如何使音乐课成为直面生命、焕发活动、充满灵动的载体,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征就是情感审美。音乐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认识的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让音乐真正“活”起来,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体验。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  相似文献   

7.
音乐来源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活化"已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趋势。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从更新教学手段,创设音乐课的生活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拓展音乐课的生活平台;改变教学评价,促进音乐课与生活的融合等三个方面对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马长芹 《儿童音乐》2014,(10):64-67
正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学校的音乐教育应牢固地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音乐课程标准》也这样要求:"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世界上各民族音乐的总和,没有各民族各具  相似文献   

9.
郭庆敏 《黑河教育》2014,(12):12-12
正教材分析:《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是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的第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音乐课。本节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这是一节意义重大的音乐课。本课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声音"进行的,通过引导学生倾听各种声音,使学生对探索声音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内容: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目标: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0.
刘书君 《儿童音乐》2008,(12):60-62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从教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把"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作为座右铭,并不断学习,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把"怎样才能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作为我的校本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这个课题时,发现教师的课前准备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音乐课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贲道宏 《儿童音乐》2011,(10):46-47
中小学音乐课要"减负",就必须淡化音乐课教学中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否则学生将会因为厌倦音乐知识学习而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从而影响音乐课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那么,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是由于学习音乐基础知识而带来的负担过重吗?在我国当前的学校音乐教育中真的存在"音乐学习负担"问题吗?如果它确实存在,"负担"到底来自何方,又应该如何  相似文献   

12.
谢艳逾 《儿童音乐》2011,(12):66-68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爱心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不单纯的只是音乐知识和理论的教育,所赋予它更深刻和艰巨的历史任务,便是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著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甚至厌倦上音乐课.究其原因,症结在于有部分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还不够浓厚.那么,要想让低年级学生喜欢音乐课,培养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则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是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一、丰富渠道,促进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音乐课的"审美性、实践性、创造性和表演性"决定了音乐课的专业性。这就要求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15.
一、"音乐本体"的弱化1".音乐本体"的弱化表现在对"审美"和"育人"的理解上存在误区。音乐课承载着"育人"的职责这是勿庸置疑的,但音乐课作为育人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人的精神食粮,没有音乐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新课改实施后,怎样在课堂上体现出课改的特点?到底如何上好音乐课?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曾经有一个时代,音乐是一种贵族的艺术,是少数人的特殊所有物。但是这只是音乐的衰落时期。这种艺术不断发展}亏更新,它的追随者们始终倾向于把它的感染力加以普及。当它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曾多次表现出它对全人类的一种亲密的使命感。于是,我们就听到了音乐家贝多芬惊人的话——一个没有意识到一种神奇力量的人所不敢说的话:"我就是那个为人类迫切要求‘生命的美酒'的酒神巴克斯(Bacchus)。"一、从音乐中找到快乐和更完美的生活教育并不是一种生活的准备过程。它本身就是生活。学校里的音乐课的最终存在理由并不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为了学生的长足发展,为了顺应新课程,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音乐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面对的广大高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审美需要,热切期望参与音乐生活,这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有利条件。可如今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现在的高中学生对音乐课不是特别感兴趣,就连音乐教师自己都承认高中生的音乐课不好上。你绞尽脑汁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环节想调动学生的情绪,可是到头来却没人理睬你。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72):157-158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在音乐教育方面,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中学音乐课作为音乐的启蒙课,肩负着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学习和创造音乐的责任,微课是中学音乐课的重要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上音乐课可以表达心情,音乐课可以让人的心情舒畅,陶冶情操。上音乐课能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放松心情,并学到很多音乐知识。音乐不但能益智,而且能以美辅德,是德育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