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部最近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教学的全新理念。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打破教学形式封闭于课堂之中、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之内、教学活动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氛围,主要体现在加强学生的小组交流与合作,主动探究学习,扩大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提高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艺术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传统课我们称之为“封闭课”,是因为它有:单一而封闭的教学内容、单一而封闭的教学方式、单一而封闭的教学空间、单一而封闭的评估手段。针对“封闭课”的“封闭”,我们开展了中学历史“开放课”的教学实验。主要内容包括“开放”学生的认识和体验,让学生尽可能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生活体验进行学习;“开放”史料和史评,允许不同的史料和史评进入课堂;“开放”教学空间,除教室外,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遗址、因特网也作为“教室”;“开放”教学评价,除继续用传统的考试题外,更多的是用“开放题”,还有心理评估、学生自评等;“开放”师生关…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的开放是指历史教学系统内部各种教学关系的转换和历史教学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联,这种转换性和互联性就是历史教学的开放性。历史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教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是指历史教学内容要由教材向教材以外的方面适度拓宽。教学内容的主体是作为教科书的教材。传统的教学观认为 ,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 ,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 ,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 ,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进行思考和分析,寻找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契合点,探讨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究学习模式,使教学内容由封闭到开放,教师、学生由封闭的教、学转变为开放式的探究、合作学习,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的教学环境,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突破课程的“专制”,突破课程的指令性、规定性,课程与教学就有可能不再对立;当课程由“专制”变为民主,由封闭变为开放,教学即可进入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就能成为一种完整文化。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便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方式就会形成交往、互动;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探究式自我学习活动就会得到支撑。总之,“开放”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种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应该有相适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围绕“开放”创造一些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突破课程的“专制”,突破课程的指令性、规定性,课程与教学就有可能不再对立;当课程由“专制”变为民主,由封闭变为开放,教学即可进入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就能成为一种完整文化。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便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方式就会形成交往、互动;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探究式自我学习活动就会得到支撑。总之,“开放”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种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应该有相适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围绕“开放”创造一些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突破课程的“专制”,突破课程的指令性、规定性,课程与教学就有可能不再对立;当课程由“专制”变为民主,由封闭变为开放,教学即可进入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就能成为一种完整文化。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便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方式就会形成交往、互动;当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探究式自我学习活动就会得到支撑。总之,“开放”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种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应该有相适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围绕“开放”创造一些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开放对应于封闭 ,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 ,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 ,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 ,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气和乐趣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 ,只有开放 ,才有可能搞活。开放 ,从内容角度讲 ,意味着科学世界 (书本世界 )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 ,是科学世界的意…  相似文献   

11.
牛继花 《现代语文》2009,(12):75-75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纵观现状,我们的课堂教学,总的特点是"封闭型"的,即教学观念封闭、教学时间封闭、教学空间封闭、教学内容封闭、教学过程封闭、教学评价封闭。  相似文献   

12.
一、建立开放的作文教学系统为什么要建立开放的作文教学系统呢?只有建立开放的作文教学系统,才能实现优化的作文教学目标。小学作文教学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文字的技巧训练。它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写什么,怎么写;还  相似文献   

13.
从个体生命的视角来理解课程,课程是个体生命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生命获得整体性发展的过程,同时,个人生命的生成性也使课程的生成性成为必然。要实现课程的生命内涵,课程应以师生对生存意义的探询和知识意义的追问为核心.从知识一元的分离性课程走向生命整体的融合性课程,同时要采用开放式教学,通过教学情境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和教学参与人员的开放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马振江 《新疆教育》2011,(12):56-57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我们应该切实做到数学课堂教学多元化,变封闭的数学小课堂为开放的与社会天地相接壤的数学大课堂。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陈旧的教学内容使语文与生活远远地脱节;封闭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长期处于沉闷的氛围中;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低迷。语文教学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走出教学困境,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开放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程整合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晶体结构和性质》为案例,进行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的探讨,寻找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契合点,使教学内容由封闭到开放,教师、学生由封闭地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地探究、合作学习,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开放理念”下的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教学实践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理念”下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性教学系统是典型耗散结构系统。这个耗散结构系统具有系统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有效性涨落之特征。在这个耗散结构的教学系统中,反对传统“独白式”封闭的教学,倡导开放理念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使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教学实践适应当前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达到开启智慧,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要对教学系统作全面而深刻的审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采用混沌理论取代传统的静态、线性、封闭、控制、准确和结构化的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对拓宽和改进教学思维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具备一些混沌科学的思想观点,自觉地遵循混沌系统的运动规律,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符合教学系统本身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反思传统的语文教学,可以发现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封闭式的教学系统:教学模式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上;教学信息主要从教师单向流向学生;教学场所局限于教室和校园。这种教学方式,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物质的、信息的交换,才能实现从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的发展。语文教学要克服以上弊端,就要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系统,实施语文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开放,拓展学生的创造时空,给予学生创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一、用活教材,实现语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成人学习的目的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学以致用;学习的内容是以经验为主的实践性知识;学习的方法是自我导向学习,以此来审视当前的中小学干部培训,在培训课程和教学模式上还有与这些特点不相适应的地方。中小学干部培训教学的改革要本着按需施训、师生互动、开放共享的原则,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