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继承了隋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开创了一个科举时代,“状元”一词在唐朝后期。特别是五代时期流传开来。何谓状元呢?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一节讲唐朝科举制度时说“进士科第一名,称为状元”。其他辞书类譬如《汉语大词典》的“状元”词条解释也差不多,认为科举时代称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  相似文献   

2.
《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从《通典.卷十五.选举三》的文字上看,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达到了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与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它是比较进步、比较合理、比较符合历史发展的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选》烂,秀才半"是我国科举史上比较著名的一句谚语,但对其产生和流行的具体时代则众说不一。笔者从科举考试中秀才科的变迁和《文选》在科举中的地位变化两方面进行考察,认为这句谚语产生的年代应在隋唐之际,且在唐宋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南宋新的作文风尚引导潮流之后才逐渐为新的科举谚语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文非 《语文知识》2000,(3):50-51
复习课上,一位同学指着高中语文第五册《阿 Q 正传》中“茂才”一词的注释问道:“东汉时还没有科举考试,哪来的秀才?”我当时一脸的茫然,一时语塞。为了让读者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将“茂才”的注释和有关科举知识的内容(高语五册第五单元的基础知识《学点古代文化常  相似文献   

5.
清代科举考试中对试帖诗的要求极尽严格,这主要表现在结构和用韵上。科举制度中试帖诗对作诗结构上的要求同八股文一样讲究"起承转合",在用韵方面只限平水韵,一韵到底,中途不得换韵。蘅塘退士只是把《唐诗三百首》作为私塾课本来选编的,并没有把它完全作为一本清代科举制度下的应试教材,这也正是《唐诗三百首》比清代很多试帖诗的选本更加难能可贵之处。《唐诗三百首》所编选的诗歌结构上大都符合当时科举考试在结构和用韵上对诗歌的要求,基本实现了其作为一本指导蒙童参加科举考试的读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早在9世纪就出现了记者,那就是志怪笔记《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段成式既是唐朝最出色的奇幻恐怖小说家,也是当时最大牌的新闻和娱乐记者。《酉阳杂俎》就像是一份内容丰富的唐朝都市报,囊括了很多吸引人的现代元素,如鬼怪凶灵、奇幻异谈、社会新闻、隐秘趣闻、恐怖事件、娱乐八卦,以及大量珍贵的唐朝资料,如统治阶层的遗史轶事等,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一生赶考的经历,《聊斋志异》中大量的科举篇章,都为后世展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科举生活图景。书中形形色色的鬼神、妖狐、女子和士子们通过日常的生活场景呈现出各自对于科举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极为巧妙地折射出了蒲松龄真实的科举心态和观念,其实远非通常所谓的那般绝对和简单。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众舆论长期以来对于蒲松龄终身从事举业表现出的极大理解和宽容以及对范进中举评价的极为尖刻和不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是在这种被夸大的历史之同情的语境支配和影响下,才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可怕的错觉式的大众科举观念。我们需要真正抱着一种不要批判,且去了解的眼光去看待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8.
徐梓 《中国教师》2008,(21):31-32
<正>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体,有一个"敲门砖"的浑名。因为它除了在殿试以外的童生试、乡试、会试中使用之外,任何公私文书和各种体裁的论著中,都不会采用,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所说的那样:"这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过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明清两朝的读书人,开蒙之后就学习  相似文献   

9.
清代科举试帖诗"得某字"中的"某"字的位置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小的争论。本文对《清代硃卷集成》收录的4428首乡、会试试帖诗运用统计法,分析诗作中"得某字"中"某"字的位置,进而发现其在清代不同时期发展变化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徐梓 《中国教师》2008,(23):30-31
<正>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在进一步规范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僵化。尤其是作为当时考试文体的八股文,"其法日密,其体日变,其弊亦遂日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空疏无用,成为八股文的症结所在。它唯一的意义,就在于是俗众  相似文献   

11.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散文名篇,以其感人至深、率真而谦卑的抒情风格和言之凿凿、入情入理且意态诚恳的议论特色,历来为论者所推崇。学者对此文的评述,多由感乎人心的孝道入手,鲜有着眼枝节来考证李密隐忍难发的苦衷。本文着重从李密不避"秀才"之讳来探求作者陈情的沉郁、痛楚、无奈的曲语和婉饰,进而管窥其精神的痛处。  相似文献   

12.
13.
贺知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回乡偶书>是贺知章最具代表性的诗作.这首诗所表现的少小离家、暮年归乡和人事沧桑、物是人非等主题,是贺知章宗教信仰和人生感悟的产物.学界一般只知贺知章信仰道教,而对其所受的佛教影响注意很少.其实,贺知章既笃信道教,同时也深受佛教的影响.贺知章晚年皈依道教的宗教选择,有其个人因素,但主要是受唐朝前期特别是唐玄宗时期宗教文化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文学的旗手一鲁迅先生。他的作品《彷徨》、《呐喊》成为我们新文学的奠基。受到国内外文坛的高度评价。在他描写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的作品中《孔乙己》当推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鲁迅先生在塑造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时,对服饰细节描写的巧妙运用,更可谓是独具匠心,彰显出文学巨匠惊魂惊梦的悲剧美笔法。  相似文献   

15.
“神”“妙”“能”“逸”自唐开始便作为中国绘画的品评标准,从这个体系内部来看,前三者的关系更为紧密,且有递进关系;“逸”则游离于法度之外,有自身的特殊性。关于“神”“妙”“能”,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对其进行理论溯源,索求各自特征,或者考察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从个体角度分别对“神”“妙”“能”进行讨论,而没有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若联系中国艺术的体道观点,就会发现三者对“道”的体悟是在逐步逼近的。以“道”为旨归,愈能见其高下。所以从横向看,“神”“妙”“能”是中国画三个不同的品评标准,有着各自的内涵;从纵向看,“能”“妙”“神”的一步步推进体现着中国画对体道的逐级向往。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理应受到社会上人们的同情。因为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是封建的科举制度摧残了他的身体,是封建的科举制度毒害了他的灵魂,于是他成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然而,对于他的如此悲惨的命运,在《孔乙已》一文中却没有一个人去同情。相反,周围的人们无不“笑”他!那么,他们为何都“笑”他?这里,不妨让我们剖析一下他们各自的“笑”意吧。  相似文献   

17.
人才观与考试观,属于广义的考试文化范畴。本文从科举学的视角,辨析葛洪的人才观与考试观的内涵、特征、地位与影响。葛洪认为,治国以致贤任能为首务,用才取士不可以不精择、详试,考试选才可励勤学、绝人事因缘。从考试文化的历史演变来看,葛洪有关人才价值与标准、选才原则与途径、考试功能与方法的系统论述,成为隋唐科举考试之先声。其独具一格的人才观与考试观,在科举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当今考试文化建设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宋以来,尽管诗赋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屡屡受到来自其他立场的挑战,但正如苏轼所言:"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以诗文取士的考试制度,使得诗与学的问题在宋代特别引人关注。罗大经《鹤林玉露》引宋人赵昌父之言,云:"古人以学为诗,今人以诗为学",并指出:"夫以诗为  相似文献   

19.
元代科举的“策问”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科举除了关乎经义和古赋问题以外,还包括一道“策”题。“策”即“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本论文着眼于“策”,以元代举业书《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中收录的策问和解答为线索,考察应试者对现实社会政治课题的认识能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元代中期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0.
颜真卿《多宝塔碑》是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推荐的临摹范本之一。小学书法教材选用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作为临摹范本,便教利学,适合于学生书法入门的学习。《多宝塔碑》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包括笔画讲究变化,用笔注重书写性,结构追求和谐、均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