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常开玩笑说:40岁生儿子是“高风险投资”,如果稍一走神,就可能在某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把自己的孩子丢了。  相似文献   

2.
我想说的"另类",不是染着五颜六色炫发的,不是面无表情扮酷的,也不是裹着塑料布乃至金属片的奇装异服标新立异的新新人类,我只想说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不能在外表上"另类",心灵深处却已"另类"的一群在小学与中学之间生存的敏感的、叛逆的、尚未定型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3.
层出不穷的另类毕业照是毕业季中的一个热点,这其中既有毕业生个性张扬的需要,也有特定时空的偶遇,还有社会各种因素的外在催化。大部分另类毕业照尽管"另类"但不异类,只是毕业照中的支流与点缀,而有些另类毕业照中的不良倾向应该予以关注和引导,以提升毕业照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4.
彭冬花  蒋东玲 《文教资料》2007,(20):126-127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丰富多彩。作者曹雪芹将自己对服饰方面的独特研究充分表现在小说人物身上,并频繁再现在人物的头饰、款式、衣料、纹样、颜色等方面,既鲜活了人物性格,又展示了中国服饰文化,包罗万象、美妙绝伦、艳丽多姿。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女性服饰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视觉符号。它不仅是导演制造视觉盛宴的重要手段,而且还能够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凸显人物性格、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然而,这种越来越重要的影视元素似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责难,服饰设计不专业、过分强调服饰而造成的影片文本意义的弱化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它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服饰习语作为习语中的一部分,也同样折射出民族文化的特点。本文试图探索服饰习语中的隐喻现象,并且对习语中的隐喻翻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悦 《华章》2011,(15)
服饰风俗是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特征的重要标志.各个民族由于所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社会传承及所受各种影响不同等诸多因素,服饰风俗也各不相同.在各民族所特有的服饰中,又尤以女子服饰变化最多.满族服饰也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类,服饰积极参与到电影文本叙事和情节推动之中.折射出电影整体基调的情境下,服饰反映并承载了人物不同状态下的人生选择和变化,服饰的变换展现出人物"成长"过程.初期尚未成功的草莽时代,人物服装往往简朴,对时尚一无所知也不在乎,整个世界是简单的.自我审视阶段的人物服饰逐步改变,趋向时尚.崛起之后成为精英人士,服饰特点是精致时尚,传递出自信,展现出人物形象的深度变化.  相似文献   

9.
自远古以来,勤劳善良的黎族人民就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他们同汉族及其他民族人民一起,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但由于黎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所以我们对他们早期的服饰等民族文化了解也较少。  相似文献   

10.
另类美术民间艺术来源人民生活,有着自己的发展过程,它大胆自由的想象、超出常规的变形夸张、绚丽多彩的颜色都给学生新的视觉冲击;特别是自主的创作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莫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胡玲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5):115-116
从服装设计效果图到成衣制作是一个由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此过程困扰过很多学生,使他们感觉无处着手,而纸质服装的特点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学生能顺利适应以达到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宁波的正装业以品牌为潮头,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品牌影响力,提高区域品牌形象,并通过品牌效应形成了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经济形式,这里笔者称为正装品牌经济。通过对宁波服装业的近距离观察,笔者分析了宁波正装品牌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为如何打造宁波的正装品牌经济提出了正装品牌的定位、打造正装品牌的地域色彩和立足本土化,面向国际化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宫体诗”是南朝齐梁年间形成的一种新的诗体,它在后世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咏物诗,咏人诗和咏情诗三方面较此前有了积极变化,这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唐前期的服饰制度主要出自于唐令,以《武德令》为基础,内容多针对冠冕服,强调礼令并行,官常服则以《礼部式》规范,制度完备。安史之乱后,官常服入礼,冠冕服渐成具文,服《式》逐渐取替服令的地位,并形成以《格》、《格后敕》为权威的服制,此时的服饰政策受礼的限制较弱,强调制度性。前期服令因受周礼限制,针对性较差,在实际执行中多有出入;后期的敕格应对性强,执行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15.
服装廓形美是服装美感的重要体现,影响其美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们的审美理想、人体审美区域的变化、审美文化传统、服装使用功能等都对服装廓形有影响,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服装风貌,使服装廓形不断翻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株洲服装大市场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并且经过多年的运作已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市场陈旧老化,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不断显露出来,已经开始阻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就要解决好市场如何做大做强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充分发挥政府及行业协会在市场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来人服饰发展之初主要受印度文化影响,13世纪随着伊斯兰文化的传播,马六甲王国时期形成独特的"马来亚"服饰。16世纪以后,西方文化使得传统服饰逐渐被忽视,直到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马来人才陆续穿回了传统服饰。现今的马来人服饰在伊斯兰化的基础上具有相对差异性。马来人服饰变迁体现出马来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以及对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8.
以古代文献为依据,对古代家居服装从服装礼仪、穿着方式、精神含义等方面进行文化分析,并作出当代家居服装研究的思考,认为个人穿着也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反映。当代家居服装应该是建立在舒适、实用之上的与家有关的情感设计,对情感的挖掘将是家居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服饰文化与琉球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服饰作为文化的载体,展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面貌。琉球,与我国一衣带水,其服饰反映了该国的政治状况、经济水平、生活习俗及自然环境。透过服饰文化分析琉球社会的面貌是研究一个社会概况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20.
霍桑的小说《红字》描绘三个重要的情节场面 ,对在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服饰的描写 ,反映了作者霍桑对海丝特·白兰和阿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