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意境论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扩充着,并且逐渐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文论范畴衍变成文化范畴。意境论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古代论和美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意境论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扩充着,并且遥渐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化精神.由论范畴衍变成化范畴。意境论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3.
《古诗十九首》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标志了文人五言新诗体的成熟,还应该包含了预示诗歌开始向审美意义上的文学转变这一层意思。因此,从审美角度来探讨《十九首》在“五言形式”、“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挖掘它蕴含的审美因素,对于了解文学成为文学的衍变过程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古诗十九首》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标志了人五言新诗体的成熟,还应该包含了预示诗歌开始向审美意义上的学转变这一层意思,从审美角度来探讨《十九首》在“五言形式”、“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挖掘它蕴含的审美因素,对于了解学成为学的衍变过程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古诗十九首>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标志了文人五言新诗体的成熟,还应该包含了预示诗歌开始向审美意义上的文学转变这一层意思.因此,从审美角度来探讨<十九首>在"五言形式"、"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挖掘它蕴含的审美因素,对于了解文学成为文学的衍变过程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道开放性几何综合题.它是由射影定理图形与锐角添加内角平分线衍变而来.当然,也可由切割线图形衍变而成.  相似文献   

7.
浅谈电视新闻播音中的审美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同时,更要注重审美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其中,对播音中审美意象的把握尤为重要.审美意象是蕴藏于播音作品之内的联接播音员和受众的一座桥梁.对于播音员而言,把握好审美意象、构建好审美意象、传达好审美意象是播好一件作品、传递一种感情和拓展审美空间的关键一步.好的电视播音作品通过画面、声音这些介质把新闻的内核、语句的思想和播音员的情感一同传达给观众,向受众传达一种审美意象,赋予有声语言以灵动的生命,让观众在观看中产生愉悦的审美感.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长期受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影响,显现出整体观念、长官意识、中庸保守、抽象模糊的报道理念与传播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社会的巨大变迁促使新闻传播进行积极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为:在报道模式上由综合的整体观向具体的分析观转换;在思想观念上由长官强者意识向平民受众意识转移;在内容取向上由中庸保守向客观真实转变;在新闻表达上由抽象笼统的概述向形象细致的描述转向。  相似文献   

9.
新闻意境之美可遇不可求,新闻意境与艺术作品的意境既存在着共通性,又具有新闻所独有的个性特征。作为新闻作品的高级审美形态,新闻意境创造需要遵循意境创作的共通性原则,即境由意生、境由美生的创作原则。也要遵循新闻作品意境创作的个性原则,即境由新生、境由简生的创作原则。只有将两者的创作原则综合运用才有可能营造出一种基于事实又超乎象外的新闻意象空间,产生沁人心脾、豁人耳目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新闻图片除了提供明确的事实外,还以其内涵的“审美意蕴”促使读者思考。新闻图片的审美意蕴是记者、新闻图片、读者三方互动的产物,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实现审美意蕴的传递。其中记者是审美意蕴的发现者,新闻图片是审美意蕴的呈现者,读者则是审美意蕴的实现者。  相似文献   

11.
《周易》贲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首先,事物经过文饰可以更美;其次,文饰需要有一个限度,朴素与自然应该是文饰的最高境界;最后,贲卦卦爻的层层推进,也显示了美由淡而浓而淡、由质而文而质的变化过程,这就为美的历程指明了方向。美的历程基本上沿着贲卦指引的方向前进,虽然几经曲折,但最终还是得以实现并走向深入,这是贲卦对美学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与制造业外流FD I不同,服务业FD I不会刺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本、原材料等的出口,但会从总体上提高母公司的出口竞争力。随着服务业的可贸易性日渐提高,服务业跨国公司重构服务业国际生产,有时能利用国际企业内分工提高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李英  李化树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1):107-109,116
近年来,过度教育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发展态势日趋严重。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为了度过就业寒潮,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从而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高校毕业生考研投入机会成本的视角,对过度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并从高校毕业生自身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军 《培训与研究》2006,23(10):72-74
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是今后国际贸易理论发生的一些新变化,主要包括:贸易基础将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贸易格局将由公司间产业内贸易转向跨国公司内产业内贸易;贸易利益中动态利益地位日益突出;在全球化环境中,贸易政策将受到更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赵树理自 40年代崛起至今 ,对其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943— 1 962年 ,以颂扬为主调 ,周扬的《论赵树理创作》 ,为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论文 ,此后的大量论文 ,难有超越 ,殊少新意 ;1 963— 1 971年 ,则无一不是残酷的“大批判” ;1 978年以来 ,乃赵树理研究之中兴期 ,资料臻于完备 ,队伍日渐壮大 ,研究领域也拓展深化。时至今日 ,赵树理研究似有“到头”之感  相似文献   

16.
《围城》的成功,得益于钱锺书对言语的反复修改。从初刊本到初版本再到定本,其言语逐步优化,而这又是与作者“削繁求简”、“避复去板”、“以俗为雅”、“状物如睹”、“义切音和”等观点相契合的。当然,改笔之中也不免有“疵累”。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的孝道观念,产生于对血缘家长的崇敬,它包含“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两方面的家庭道德观念,这一观念被扩大、延伸到国家、社会之上,便转化为一种责任和道德义务,使孝观念对维护封建统治具有重要作用,于是统治者大昌孝道,构成孝主要内容这一的送死之事,日益发展,厚葬陋习日烈。  相似文献   

18.
在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19)中,主人公鲁滨逊在英国资产阶级大规模殖民扩张的大背景下,与传统群体关系日益疏离.其中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殖民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鲁滨逊对"家"的理解.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家"在鲁滨逊看来显得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他与他的"荒岛之家"又表现出了特殊的亲密.鲁滨逊所谓的"家"并不是以感情纽带定义的,而是以他是否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控制一切的操纵者而定义的.  相似文献   

19.
现行企业管理对会计核算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深入,而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显薄弱。要尽快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首先,加快研究和推行具有广泛使用意义的具体会计准则,企业尤其是广大会计人员应摒弃旧习,更新观念,接受新会计核算方法;其次,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0.
雍正朝为解决八旗满洲生计,而采取缩减汉军职缺措施。这背离了雍正帝"满洲、汉军、汉人俱视为一体"的政治主张。实行的结果是满官稍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满洲生计问题,却造成汉军、汉人官员仕途壅滞,产生更为严重的吏治恶果。这种行政困境主要是因为清朝固守八旗制度而解决满洲就业问题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