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飞蛾 《阅读》2014,(9):46-47
剧情简介:它,绿绿的眼睛,戴着鲜红的领结,格外帅气。他,红红的大眼睛,搞怪卖萌,古灵精怪。他们鼻梁上那架起的黑框眼镜格外醒目。他们,一个是天才眼镜狗皮博迪先生(Mr.Peabody),一个是喜欢冒险的眼镜男孩谢尔曼(Sherman)。  相似文献   

2.
可爱的莲蓬     
何少阳 《阅读》2014,(38):24-25
上课了,郑老师拿来了一袋看起来有点像漏斗的东西,这些东西大大的,圆圆的,露出一个个绿色的脑袋,每个脑袋上还有一个小黑点,好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在用圆溜溜的大眼睛朝外张望着。小红小声地问:"这是什么东西啊?"小冯大声地说:"这个东西我在东关街见过!"我伸长脖子看了看,开心地说:"这是莲蓬!"  相似文献   

3.
可爱的莲蓬     
何少阳 《阅读》2014,(10):24-25
上课了,郑老师拿来了一袋看起来有点像漏斗的东西,这些东西大大的,圆圆的,露出一个个绿色的脑袋,每个脑袋上还有一个小黑点,好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在用圆溜溜的大眼睛朝外张望着。小红小声地问:“这是什么东西啊?”小冯大声地说:“这个东西我在东关街见过!”我伸长脖子看了看,开心地说:“这是莲蓬!”“莲蓬像什么呢?”郑老师问道。  相似文献   

4.
我的自画像     
陶彦哲 《阅读》2015,(10):25
我的个子高高的,瘦瘦的,排队的时候,总是排在后面几位。我的头发短短的,有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可能是书看多了,也可能是遗传,我已经戴上了眼镜。带戴上眼镜后的我像个小博士。其实我读过许多许多的书,天文、地理、小说都是我喜欢的。尤其是《经典数学》《笑猫日记》《嗨,太阳系我来啦!》我特别喜欢,同学说我是一  相似文献   

5.
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天地之间,风云日月,人情物态,无往非吾诗所自出。”可见天地间的一切,无一不是写诗的好材料。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前提,即首先得从“风云日月,人情物态”中发现诗意。所以,罗丹在他的名著《艺术论》中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他又进一步指出:“所谓艺术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看出美来”而“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  相似文献   

6.
《亚特兰蒂斯》中的弗雷德里克与《蛙》中的姑姑因为各自的人生错位而经历了心灵崩溃与救赎。弗雷德里克的心灵崩溃源于宗教信仰、人生信念、职业道德与父亲、妻子、岳母、同行的期待的超我及与英吉格移情的挫败的双重压抑,而姑姑的崩溃源于其维护国家利益的超我的鞭挞。维护国家利益的强制性、权威性使得姑姑所经受的崩溃程度更深。在救赎过程中,弗雷德里克的信仰由审判的角色转变为支持、鼓励的角色,而姑姑的救赎中对于轮回观念的信仰赋予她自我治愈的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说勤奋     
志军 《阅读》2008,(11):16-17
“同学们,课文《说勤奋》围绕‘勤奋’二字展开说理,让我们来读读想想,看课文是怎样说勤奋的吧!”大眼镜老师向同学们布置了学习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莫言小说《蛙》中的"姑姑"万心,是新世纪文学中难得的聚焦了特定历史矛盾和复杂社会意涵的人物,是《蛙》中最富政治解读空间和最具艺术审美价值的形象。姑姑的一生,始终与当代政治文化生态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在社会政治的历史变迁中,她始终不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一步步在当代政治的牵引与宰制下走向自我的"异化"。本文就从姑姑不同阶段的"异化"出发,细致分析姑姑由"神"入"魔"再到荒诞救赎还原为"人"的戏剧化过程,从而反思个人在当代中国政治机制变迁下难以与自我人性本质相统一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潘书平 《阅读》2013,(3):18-18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以12,91秒的成绩平了保持了11年的世界纪录,改写了亚洲人“跑不快”的历史。他,就是刘翔。1983年7月13日,是刘翔出生的日子。那天,姑夫、姑姑都赶来了。“他爸姓刘,你姓吉,就叫刘吉吧。”姑姑对妈妈吉粉花说。“刘吉,刘吉……”吉粉花念了两遍,感觉再加个“生”,就是“留级生”了。“不行,不行,那就用‘吉祥’中的祥字吧。”  相似文献   

10.
石榴     
佚名 《阅读》2014,(10):F0004-F0004
石榴花开了,是夏姑姑扎上了鲜艳的蝴蝶结。石榴果熟了,是秋妈妈在摇着收获的红铃。  相似文献   

11.
莫言的作品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最具有鲜明特色并倾注作家丰沛情感的莫过于《蛙》中的姑姑。莫言对姑姑重男轻女集体无意识的质疑、雄性化的女性形象等描写无不彰显了姑姑追求与男性平等的主体意识。在《蛙》中莫言有意遮蔽对男性形象的塑造,着力于将女性个体融于宏大的国家历史背景之下,在"极致"的计划生育环境冲突中凸显女性的命运。女性觉醒者无路可走的历史困境往往造成了女性的悲剧结局。这也是莫言的《蛙》带给读者的思考与文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进行经济研究时,一方面要观察现实,发现经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经济学家在面对这些问题、试图解决它们的时候,都是带着一个“眼镜”的,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来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经济学家在进行历史制度分析时,是以特定的理论范式为前提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的经济学家的理论范式与其制度分析及结论之间是矛盾的,他们却可以安然处之。比如国内一些学者的理论范式是新古典主义的,而其现实问题研究及结论却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国外的经济学家也是一样,比如奥斯卡·兰格,他在理论上是新古典主义者,但又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可行的。但是,当经济学家发现其带的“眼镜”看不清楚或者看歪了时,就会试图对“眼镜”进行矫正或者换一副眼镜,即进行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或创造。  相似文献   

13.
吴组缃先生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力作《菉竹山房》,历来被论者们认为是一篇反对封建礼教的作品,文中的二姑姑也被厘定为“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女性形象”.但仔细阅读文本,我们不难得出不同于传统的结论,那就是文中的二姑姑是一位对爱情忠贞而且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比较富裕的智慧女人.  相似文献   

14.
名著点击     
《阅读》2006,(11)
我一骨碌爬起来,拎起桶来要走。可是我的手软软的。我一瞧桶里的鱼——真奇怪,就忽然想起食品店里的熏鱼来了。一会儿又想到了卤蛋,还附带想起了葱油饼和核桃糖。这些个东西我向来就挺喜欢……思路刚刚一开展,地下就忽然冒出了一个纸包——油汪汪的。打开一看:熏鱼!……一转眼又发现两三个纸包,就恰恰都是我挺喜欢的那几样东西。我愣了一愣。老实说,我对这样的幸福生活还不十分习惯呢。宝葫芦可在我兜儿里响了起来。“甭客气,甭客气。”我放下了桶,用发抖的手把卤蛋送到嘴边。我这才发现:原来我早就饿了。就因为这个缘故,我吃东西的样子也就…  相似文献   

15.
李诗宸 《阅读》2009,(12):28-29
我是个胶带专家,成天玩胶带,基本上没有我玩不出的花样。 有一天.好朋友来我家玩,突然.我听见朋友在“狮子吼”,忙过去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16.
王荣飞 《阅读》2012,(9):20-21
“从前.有一个贼被捉住后披枷带锁游街示众。有个亲戚问他:‘你犯了什么罪,怎么被弄到这步田地?’贼说:‘我偶然从街上走过时,看见地上有一条草绳,以为没用,捡了拿回家去,谁知却惹下了大祸啊!’有个过路的人听见了说道:‘误捡了一条草绳而已,何至于犯这样大的罪呢?’贼说:‘因为绳子上还有一样东西呀。’过路人又问他是什么东西,贼回答说:‘是一头小小的耕牛。”’  相似文献   

17.
在市体委的倡导和协助下,我院利用星期天(四月十日)假日时间派出105名师生,组成六个队(除理论系外,一个系一个队),由市体委派出六辆卡车,分成三路(每路两个队)到东城(体操系、武术系、)西城(水冰系、田径系)、崇文(球类系、预科)等三今区进行街头宣传.宣传队从上午8时30分出发,至下午5是30分陆续回校.共表演24场,观众约46000余名(不算行进间的参观人数),宣传效果很好.参观表演的观众很多,楼窗口、街道旁都站满了观众,小孩子爬到树上去看,有些正在排队买东西的顾客,看见宣传车后,东西也不买了,尾随宣传车走了三站,看了三场表演才  相似文献   

18.
My family     
陈君怡 《阅读》2011,(3):44-45
I have a happy fam_ly.Lookthis is my family photo.This is mydad.He often wears a pair Ofglasses(戴着一副眼镜I_This ismy mum.She is very pretty.Sheloves me very much.The little girlin a red blouse is me.I’m smiling(微笑).I love my family.  相似文献   

19.
最难的题     
寥钧 《阅读》2009,(5):14-14
我居住的大楼里都是些学富五车的老师。有一回,这里举办了一次文娱活动。其中有一个节目是:看谁能出个最难的难题,难倒所有的参与者(当然必须是有答案的,不能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解不了).出题者便可获得一份奖品。如果有人答出来了.奖品便归答题的人.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深刻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同志多年探索判断改革和各项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