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书》在记述西汉一代前期历史时,较为集中的从《史记》中摘引材料,很多篇目从文字相近,改动不多。这为训诂学提供了重要的互证材料。笔者谨从班氏书中摘取若干段落,将之与《史记》中相对应段落中文字进行比勘,指正二书中的文字错讹。  相似文献   

2.
《简爱》是由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女性小说,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成长于逆境,但是却始终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她的斗争精神和反抗意识,可以说成功的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文章结合《简爱》的故事情节,对这部家喻户晓的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考溯《史记》八书,比较八书与《汉书》十志的序列,可见《史记》八书源于《尚书·八政》,《汉书》十志源于《史记》八书。八书、十志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水平和思想认识。八书侧重当代承弊通变,忧国忧民,有肇起之功;十志侧重技术,丰富详赡,具发展之能,二者均为一代文化之大成。  相似文献   

4.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书法家。书法宗王羲之、王献之。狂草笔力雄键 ,结体险峻 ,节奏强烈 ,个性鲜明。他高举改变书风大旗 ,以挽救明末书坛由婉约尚姿渐至媚俗的颓风 ,卓然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相似文献   

5.
一看到这个题目,恐怕有人就会说:“这是两个不沾边儿的问题。”乍一看,是的;做学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研究工作;它需要深广的专业知识和精细深邃的思维能力。而校对则不同,它是一种机械的、程式化的文字工作,只要识字的人都能胜任。它们之间毕竟有高下之别,不便相提并论。再说,做学问的人就专心做学问,至于校对,那是出版社或编辑部的事。这种观念我认为是很偏颇的。 英国科学家培根打过一个比喻:“书籍犹如船一样,穿过时间的河流,把精神食粮运给一代又一代。”书  相似文献   

6.
徐世昌编纂《晚晴簃诗汇》200卷,备录有清一代诗人诗作,极具文献价值.书中所附《晚睛簃诗话》载录诸人小传,足资取用.然而,《晚睛簃诗话》所载浦铣、鲁之裕、杨兆璜、许乃钊、沈兆霖、周星譼、陈克家七人的传记内容,诸如字号、仕履、著述等,较之他书存有差异或讹误,因而需查勘、参稽相关资料,加以考订.  相似文献   

7.
铉为宋初名臣,一生仕宦沉浮,为官敢于进谏,为民建树颇多。而在文坛上,姚铉更是因《唐文粹》一书名流千古。十年呕心沥血,百卷《唐文粹》开革了五代以来浮靡不实之文风,展现了有唐一代"古雅"文风的面貌,成为北宋古文运动之先导,是中国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历代文人学者探道诣极之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回到小说《在路上》发生的伦理现场,体现出当时"垮掉的一代"和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精神面貌,在兽性因子和人性因子的作用下,书中的人物做出了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伦理选择,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年轻人也应当推动正常伦理秩序的重建,不放弃道德伦理层面的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9.
“书判”作为司法判决文书,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唐宋社会变革中,书判也发生了由拟判向实判、由骈判向散判的转化、由刑事书判向民事书判的发展。书判的这些变化,不仅是书判自身由形式性走向实用性的重要表现,而且是法制成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一个烟馆议事,钱  相似文献   

11.
秦兆阳是新中国第一代文学编辑家的杰出代表。主编《人民文学》时,他致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邵荃麟的信是他1958年被划为"右派"的关键原因;主编《当代》时,他终审否决张炜的《九月寓言》郑重其事却又耐人追问;临终前,他郑重提出他那一代编辑家的主体价值及其重要理论困惑,这些均为秦兆阳研究中的关键节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以"书和人和我"为核心展开对编辑家的结构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原生态舞蹈应该是未经规范的,在原始社会的民间生产劳动中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的形式或节奏,是即兴的,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反映生产生活的肢体行为。这种舞蹈不一定协调流畅,然而它却能一代一代的传衍下来,作为后来一切优美舞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鸟巢一代"大踏步地主宰了局势。通过分析"鸟巢一代"所具有的特质,指出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于"鸟巢一代",他们将引领中国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传奇才女"张爱玲的作品风格独特,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的至爱。而《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影响,则是她独特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张爱玲不仅从小喜爱读《红楼梦》,而且一生酷爱读《红楼梦》,她的创作与人生均在自觉不自觉中深受《红楼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野叟曝言》作为现存中国古典小说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浪漫想象之笔,虚构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华帝国向全世界推广儒教的过程,从而过了一下儒家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世界大同的虚幻梦瘾。主角人物文素臣,作为全才全德的救世英雄,封建时代传统知识分子几乎所有的美德才能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其书所体现的蹈厉奋发、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恰恰成为康乾盛世国家盛强独特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其独特的结构形式,更造就其中国小说史上熔经铸史的一代奇书地位。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就造就了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也是人类的精神源泉。目前来看,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明显缺乏民族文化的教育,如果希望民族文化根深蒂固在我们的信仰中,那么在学前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就意义重大。一个民族的发展要靠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要求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学习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而学前教育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体现 ,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领导人民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颜煦之 《阅读》2006,(4):4-5
多年前,一家杂志社要我为小读题词。我写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古话。意思是说,书中有数不尽的财富,书中有最美好的事物,读书能使你长大成才。我就是在阅读中成长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经历了一代又一代语文人的努力,逐显系统、成熟。然而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各位一线教师的探究、讨论。本文旨在以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中的公开课为例,感悟反思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教师本人如何突破重重困难,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0.
《掘墓人的女儿》是乔伊斯·卡罗内·欧茨最新一部优秀作品,作者运用心理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受纳粹迫害的德国犹太人的心路历程。其中丽贝卡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人物,三代人的生存观念截然不同。父亲雅各布·施瓦特这一代自从来到美国心中就充满了"排他"意识,丽贝卡这一代在犹太身份与美国身份之间抉择,扎克这一代展现给读者的就是美国人的生存观,最终获得音乐家的成功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