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牧 《电大理工》2013,(1):45-46,76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参与国际分工与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和获取全球控制能力的关键。近年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日趋增强以及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政府和企业亦更加重视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问题。本文重点分析我国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区位选择取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区位选择上,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和区位选择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割裂开来单独分析。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进行产业选择时,要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宏观影响因素和行业影响因素;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不同市场,中国应结合其不同区位特点和中国行业实际,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做出合理的产业选择。同时,我国不同的产业部门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也应有所区别和侧重。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结合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动因的分析以及东盟各国区位因素状况,提出了优化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影响广泛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回顾,分析这些理论对处于全球化时期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借鉴意义与不足,然后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实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进程,全球一体化趋势,并结合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产业选择战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八大和新兴国家中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针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选择和绩效表现,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今后深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指出,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有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潜力、东道国与我国的贸易关系。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域应选择东南亚地区,发达国家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及拉美国家。  相似文献   

7.
自1979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行业、区位、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等方面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途径,且相对于母国来说,往往带有不同的目的性.本文简要梳理国外对不同动机下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研究,期望能对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态势,其中绝对的投资主体就是中央企业。由于数据的可获性较差,国内外文献中甚少有专门针对央企OFDI的研究。基于长期手工收集的数据,并首次对央企OFDI的演进进行了回顾,由此对其战略选择即产业布局、区位分布、进入模式及主体选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央企对外投资时偏好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及地区,亚洲和非洲成为主要投资目的地,随着时间推移,在其余大洲的投资呈稳中有增态势,区位分布更加广泛和理性;产业分布则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如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建新厂或成立独资公司为央企OFDI主要的进入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确实促进了央企OFDI的扩张,尤其是并购。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领域和形式的不断拓宽,对其投资侧重领域及处理现存的问题也因国而异,因区位因素和企业自身性质的不同而择优选择,从而得到最佳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