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明代《草堂诗余》版本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草堂诗余》作为一部由南宋书商因应歌需要而辑成的词选,在明代被视为宋词的典范受到社会的普遍推崇。流传至今和见于录有39个明代《草堂诗余》版本,受它影响由明人续编和扩编的尚有11种词选。明代《草堂诗余》的版本体系、各版本在明代的时间分布、主要版本的收词情况以及参与传播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可见其传播的盛况。  相似文献   

2.
张綎选定《草堂诗余别录》,并对所选词作进行评点,通过所选之词及评点文字,张氏的词学观念得到彰显。其所选词作以及对词作的评点,充分体现了一代词学家崇古雅、尊婉约的词学观念及其对"豪放婉约二体说"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3.
张(綖)选定<草堂诗余别录>,并对所选词作进行评点,通过所选之词及评点文字,张氏的词学观念得到彰显.其所选词作以及对词作的评点,充分体现了一代词学家崇古雅、尊婉约的词学观念及其对"豪放婉约二体说"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4.
历代对毛晋刊刻、校订、补辑张綖《诗余图谱》多忽略无考,故毛晋校订词谱、研究谱学的事迹和成就也长期被遮蔽。《诗余图谱》自嘉靖初刻本后有多种版本刊刻行世,崇祯八年毛晋将王象晋雠校其兄王象乾万历中翻刻本予以重梓,并加以校订,刻入《词苑英华》这部词籍丛书中,表现出简编实用的倾向,既对词谱编纂做出了新的探索,也推动了《诗余图谱》的流行和运用。在此基础上,毛晋还编撰出《诗余图谱补略》一卷,以抄本行世,传存至今,因见者无多,亦无所考论。《补略》虽规模不大,但具有开拓意义,不仅补原本选调之未备,而且在探词源、稽事因、编词调、选例词等各方面皆有所创获。  相似文献   

5.
《草堂诗余》是成书于南宋时期的一本宋词选集,自刊行以来引起后人的广泛关注,后世文人学者纷纷对其选注,但是从其整个传播过程来看,它经历了诸多风雨沉浮。在南宋后期乃至整个元朝,该集子基本湮灭尘世,而到了明朝却重焕生机,其传播达到巅峰,不仅流传时间最长,而且传播范围极广,到了清代经历了短期的认可之后便被摒弃。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草堂诗余》的传播过程进行简要探究,尤其关注它在明清两朝的传播历程。  相似文献   

6.
李莹 《现代语文》2009,(6):29-31
唐代的“长干”诗内容上包括商人的婚恋故事和赠别。在艺术上多口语化,具有浓厚的俚俗色彩,采用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手法。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多以组诗形式出现。唐代“长干”诗的出现,反映了乐府诗在唐代的发展,是市民文学萌芽的代表,“长干”也成为吟咏南京的主要意象。在文化层面上,唐代“长千”诗是长干里一代商业繁荣、文化名人活动频繁、佛教繁荣的反映,有着重要的史诗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朝名家诗余》和《十六家词》虽关系密切,但却并非同一套书。《国朝名家诗余》的首次刊行很可能是出自张潮父子经营的诒清堂,台湾史语所藏本亦源出于此,实为真正的《国朝名家诗余》。而国内其他同名藏本则是以康熙十六年孙默所刊刻的《十六家词》为基础,混入孙默以前刊刻的几部词集,或增或减拼凑而成。  相似文献   

8.
明代风行一时的词学选本《草堂诗余》传至有清却湮没不彰,学界一般认为这是清代浙西词派崇雅鄙俗词学思想致使的,而事实绝非如此简单。《草堂诗余》是应征歌之需产生的歌本,与话本说唱文学有密切的互动关系。《草堂诗余》清代不传与清代对说话艺术的禁毁及话本小说艺术形式的新变、传播方式的改变等皆有重要之联系,是一种文化合力推动下所形成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元人“乐府”一词的内涵似较复杂,但概而言之其含义只有两种:一指“有辞有声”的作品,具体指“词体作品”与“曲体作品”即所谓“词曲”;另一专指“曲体作品”中那些符合特定要求的作品。元人对“曲体”“乐府”的论述淑 及诸多方面,而 词必有文采,遵守一定格式,切忌有伤音律并讲究结构安排,则是元人对“曲体”“乐府”的最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张艺蒙 《文教资料》2021,(4):14-15,3
《元儒草堂诗余》之所以会被贴上遗民与地域性词选的标签,是因为清代浙西词人的流派与尊体意识,使《元儒草堂诗余》中词人与词作的多样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元儒草堂诗余》的价值正是在清代被发掘的。  相似文献   

11.
“于是”的运用与语篇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地说,“于是”常用于叙述性语篇中,其语用功能是:保证语篇在时间顺序上的衔接,同时具有提示因果关系等逻辑顺序的作用,间接保证语篇在逻辑顺序上的连贯。  相似文献   

12.
关于"自"的词性,学者们没有一致的见解,特别是"自"能否作词尾,更是没有定论。我们认为,"自"有代词、副词、介词和连词四种词性,它还能和其它字组成复音词。同时,本文在归纳"自"词性的基础上,试析《世说新语》中的"自"。  相似文献   

13.
“语助词”是传统的语法概念,形成于对先秦经传注释的语法研究中,并为古今学者广为使用。然而,“语助词”这一提法似欠准确,其原因有二:一是“语助词”概念是传统“辞”、“语助”、“语辞”等语法概念误解的产物;二是“语助” 不是词,故不能称为“语助词”,而应该将其称之为语言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语音符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世说新语》"有"字句进行穷尽式的描写,详细分析"有"字句各部分的构成情况,目的是对"有"字句在中古时期的发展面貌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何良俊缟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三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世说新语》所著,又为什么书名不与《世说新语》相类似,而与已经失传许久的裴启《语林》重名。另外,其按语、小序有没有借鉴前人?上述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中的复音副词,从意义类型看,有表时间、语气、范围、情态等,种类齐全。这些副词复音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1)原有的单音副词附缀“自”、“复”、“当”;(2)原有的单音副词向语素转化;(3)原有的实词不断虚化;(4)原有的短语逐渐凝结成副词。其特点表现为同义、多义现象普遍;“自”、“复”、“当”构成的副词多,构词类型、词性、意义复杂;被现代汉语继承的少。  相似文献   

17.
蒋励常所撰《十室遗语·论文》为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部清代广西文话。此书在形式上兼具文话与评点两种批评文体特色,在创作辩证思维与古文艺术风格论上强调参差与整齐相间,推崇恣肆的古文风格。与传统的文以载道观相比,蒋励常将古文朝着文学的道路上推进了一步。即使将此书置于整个清代文话史上来看,也是理论价值颇高、特色非常鲜明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8.
善"引用"是《世说新语》的写作特点之一,其中对《诗经》的引用量大且效果极佳,惜学术界对此尚乏研究。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其直接摘取原句、断章取义、借用篇名正用其义、借用篇名反用其义等四种引用方式;并进而阐释其引用的意图及行文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抚谕使是设立于南宋建炎元年的临时差遣。靖康之难后,金军撤退,京城人心未定,抚谕使最初的职责是安抚京城官员和百姓。但之后,随着时间及实际需要,其职责范围逐渐扩大,在军事、监察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同时,抚谕使并非随意授予,是经过皇帝与百官遴选出来的,对担任抚谕使的人有一定的官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余华的《现实一种》颠覆了传统理论上的情感模式,叙述了兄弟间丧失人性的连环报复、轮回杀戮。从小孩子们的无意伤害到大人们的有意残杀,直至最后相继毁灭。以一个三代人的家庭为背景向人们描写了丑,通过祖孙、母子、夫妻和兄弟的行为之丑和心理之丑,让人深刻地认识到了现实世界的残酷与丑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