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在20世纪初期,经历了一个从经学范式到哲学范式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作为整体的经学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解体和边缘化的趋势。但是,离开对经学的深入研究,很多哲学问题不能得到准确的把握和理解。朱先生的《易学哲学史》,从易学出发研究中国哲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哲学范式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9年,《邯郸师专学报》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赵文化研究”专栏,6年来累计发表论文60多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赵文化研究》一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科学时报》、《管子学刊》等多家报刊给予报道和述评,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从今年起,《邯郸师专学报》升格更名为《邯郸学院学报》,特增设“学术名家研究”专栏,每期访谈一位当代学术名家,对其学术成果进行研究,突出当代特色,追踪理论前沿。本刊着重办好“赵文化”和“学术名家”两个专栏,一古一今,交相辉映,旨在提高办刊水平和学术质量,促进学术繁荣。本栏目访谈的第一位学术名家为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哲学大师、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朱伯崑先生。同时还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和南开大学乔清举教授分别撰写了《哲学与经学之间——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史〉的贡献》和《论朱伯崑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观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两篇专论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文章属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探讨。首先介绍了朱伯崑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工作与成果,其次介绍和分析了朱先生50年代以来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的反思和他的哲学史观,最后阐述了朱先生易学哲学研究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文章也提供了一些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角度来看较为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4.
文章属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探讨。首先介绍了朱伯崑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工作与成果,其次介绍和分析了朱先生50年代以来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的反思和他的哲学史观,最后阐述了朱先生易学哲学研究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文章也提供了一些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角度来看较为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某某兄: 读了某某的文章,我觉得大部分观点可以接受,但亦觉写得较平浅,即深度和新意似不足.以下就某些文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1999年,《邯郸师专学报》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赵文化研究”专栏,6年来累计发表论文60多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赵文化研究》一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科学时报》、《管子学刊》等多家报刊给予报道和述评,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从今年起,《邯郸师专学报》升格更名为《邯郸学院学报》,特增设“学术名家研究”专栏,每期访谈一位当代学术名家,对其学术成果进行研究,突出当代特色,追踪理论前沿。本刊着重办好“赵文化”和“学术名家”两个专栏,一古一今,交相辉映,旨在提高办刊水平和学术质量,促进学术繁荣。本栏目访谈的第一位学术名家为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院长、哲学大师、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朱伯岜先生。同时还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和南开大学乔清举教授分别撰写了《哲学与经学之间—-朱伯岜先生(易学哲学史)的贡献》和《论朱伯岜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观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两篇专论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如何正确评价两汉经学与文学的关系,这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原因至少有两方面:一是经学和文学分属不同的学科范畴,两者之间的关系决非简单的学术思想和外在表现的关系,而是有着深层文化背景下的互动关系,即两者常常相互接触,虽可分离而又有渗透,虽可辨析而又不易把握。况且两汉历经四百余年,不同时期的经学与文学各自又有不同的演变状态,两者的关系更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二是前人的比较研究虽有点线之功,但并无既定的准的可寻,所以研究者须用才胆识力去梳理有价值的文献,以便较公允地观照经学与文学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揭开老子哲学的神秘源头——先秦易学的新图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谜题之一:老子怪异的形上思想体系有无源头?若有.何在?在楚文化?在兵家文化?在历记成败、祸福的史官文化?  相似文献   

9.
《五经异义》是许慎有感于“五经传说臧否不同”的通经之作。它刊正了五经混乱,充分体现了其正经的时代感.并广为后世治经学者、注疏家们引以为据,对后世经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的发展,蕴育出人类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哲学思想,先进的哲学思想将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更好地发明创造人类的财富。本文将从易学中进步的哲学理念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易学理念与现代管理的关系中,分析论证中国易学中进步的哲学理念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努力挖掘易学中进步的哲学理念对当代管理的作用及现实意义,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将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东汉中期以前,今文经学由于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捍卫古文经学。许慎作《说文解字》,为古文经学最终压倒今文经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利用文字训诂的方法来探求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本义,其实可靠,信而有证。  相似文献   

12.
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解决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其理性价值在于把神学的哲学成分从社会科学领域驱逐出去,但并不能作为研究纯客观世界的物理学的哲学基础,因而不应把两者混为一谈。易学中包含着一种两系统结构的自然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对于客观世界静态性的解签,“阴变阳,阳变阴,其变无穷”是对客观世界动态性的解答,依据两系统结构论的自然观,正可以讨论变与不变的问题,所以两系统结构论的自然观极有可能成为物理学哲学的基本构成。 依此对物理学的理论和范畴进行新的整合,有可能将物理学带出当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陈淳研究一直局限于理学范畴,即使朱熹经学思想被高度关注之际,学界对陈淳经学思想研究仍旧寥寥无几;但是陈淳的经学思想是其作为“紫阳别宗”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在礼学方面,他在朱子重视礼与乐的基础上强调礼乐一体,强化礼乐双修过程,推广礼顺人隋的思想于日常教育过程。在易学方面,陈淳寓深奥易学于儒家文化的普及过程中,大力普及经学教育。由此形成了重视经学思想,卫护朱子学派而影响深远的北溪学派。  相似文献   

14.
象数易学素称难治,因象数学派在解<易>之时,往往涉及到天文、历法、音律、伦理、哲学、医学、占测等内容,致使象数易学体系十分庞杂,也造成人们对它的认识难度大大增加.久而久之,象数之学成为神秘之学的代名词,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这种认识的误区带来了研究的缺陷与薄弱.  相似文献   

15.
高拱继承了宋代学者自由议论的风气,对儒家经典的权威性及宋儒的注解表示怀疑,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其中对《周礼》的考疑,对《尚书·洪范》及蔡注的质疑与批判,对《春秋》灾异谴告说的批判以及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解读,均有不少重要发挥,是后人研究高拱经学思想的重要文献。高拱的经学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章对吴礼权博士的《中国语言哲学史》进行了评析,认为该书立足传统,努力前瞻,是一部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全面地历史地审视中国语言科学的拓荒之作。  相似文献   

17.
明代哲学源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明代哲学之源、明代哲学、明代哲学之流。宋代哲学是明代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宋代奠定了理学的范式与基本议题。宋代哲学总体表现为客体性;客体性趋势发展至极,造就了明代哲学对客体性的反动,明代哲学总体表现为主体性。明代哲学的主体性趋势发展至极,迎来了客体性的再度崛起,以及对于宋明理学的批判,由此形成明代哲学之流,也就是明末清初及其后的哲学。明代哲学的整体研究有七个主要问题,均围绕正、反、合的三一模式展开。当前明代哲学主要遵循个案研究范式,并表现出与问题研究结合的趋势。明代哲学的断代研究离不开中国哲学史的大背景,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前,明代哲学研究主要依赖中国哲学史研究来推进:冯友兰注重客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轻;劳思光注重主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重。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后,明代哲学研究则带动中国哲学史研究。新的明代哲学史研究与书写有四个重要的展开方向:从断代研究到源流综合研究;重点人物与边缘人物综合研究;从理学研究为中心到百家争鸣研究;从单一范式到多元范式的儒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学在宋明时期的表现形态,也是儒学的新发展,因此被称为"宋明新儒学"。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长期以来是一块有待于开垦和深入研究的处女地。蔡方鹿教授的新著《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以下简称蔡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捍卫了古文经学,为古文经学最终压倒今文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世治经学者提供了一部权威的治经工具书的同时。也成为后世解经之作的永久楷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就《经学历史》所展现的部分内容,结合其他资料,谈了一下作者对经学梳理、门户之争、经学与政治的关系、实事求是的研究观点等几个方面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