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晓宇 《大观周刊》2011,(18):204-204
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兴政治参与方式,较传统政治参与有着优越性,为政治参与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对传统政治参与起到了补充作用,从而能够改变未来政治参与的结构和模式。但在推进政治参与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探寻了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青年人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中坚力量.为了探索出适合我国实际国情和现状的特色理论,从而降低青年政治参与的成本,提高青年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服务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本文从网络政治参与背景、现状、影响因素、危机、解决方法、重要性、与传统政治参与的对比和交融六个方面对中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传统政治参与在网络世界的一种延伸,是新的社会环境下青年群体表达政治意愿、政治主张,维护政治利益,实施政治行为的重要平台。网络政治参与对于青年表达政治诉求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帝吧出征"作为近来一起典型的组织化的网络政治参与事件,透露出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新特征: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并存;社群组织的统筹动员作用明显;内容形式的娱乐化;在文化输出中实现政治交流。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政务信息化对民主政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作者认为,政务信息化能催化政治权力分散,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能培养人们的民主意识,为民主政治提供动力;能改善公民参政渠道,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给民主政治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5.
王樱洁 《新闻传播》2010,(6):136-136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当中,政治组织和政治过程的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同时,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普遍参与民主。能够实现大众广泛有序地政治参与。新闻传播代表民意、是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是公众真正行使民主权力。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6.
网络政治参与系统包含网民、政府与执政党、网络平台及信息四大构成要素,形成信息输入、转化、输出及反馈的系统性运行,其运行环境受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一系统的运行当前尚不够成熟,亟待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对于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决策透明度,增强政治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与合法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网民参与的非理性和可操纵性,对政治决策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而言,网络政治参与在政治决策中利大于弊。鉴于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和干扰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善待、善用、善管互联网,用好用足网络民意这个巨大的"智库",使其更好地为中国政治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与合法性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民政治参与存在参与意识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综合素质低下、环境冲突无序、方式方法匮乏等问题。农村图书馆建设不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具有激发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经济基础、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综合素质、构建农民政治参与的和谐环境、丰富农民政治参与的方式方法等功能价值。因此,应切实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图书馆在农民权益维护和利益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在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正日益提升,本文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调查数据,描绘了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并探寻了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两个主要因素:工具层面/心理层面的瓦联网使用和网络社会交往.研究结果表明:一,网民们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比较低;二,上网时间、网络政治信息接触、社会列络规模、网络社区归属感、开放的人际讨论模式均对网络政治参与有着积极影响.这说明公民的政治冷漠在网络中也得到了体现,但随着公众对互联网应用和互联网社会交往的熟稔和认同,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重要性将凸显.  相似文献   

10.
网民的政治社会化,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15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logstic有序回归对媒介接触与政治社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官方媒介接触或置于制度性规范管控下的媒介接触与政治社会化程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官方媒介接触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就自媒体媒介接触对网民的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而言,既存在积极影响又存在消极影响,而海外媒体接触与政治社会化程度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会阻碍网民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祖熠 《今传媒》2014,(12):118-119
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凭借其信息简短、传播迅速、交互性强、操作便捷、用户规模庞大等优势,已经成为了传播公共事件,引起公众讨论和参与,甚至影响政府决策和行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广义的参与概念,不仅增大了它的范围包括公共形式的接触,甚至延伸至公众所有的特权,因而以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的政治参与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同于国外集中于选举的讨论,中国的微博用户的公众参与政治参与范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介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存伦理与活动方式,也重新形塑了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在线政治参与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本文尝试建构“心理倾向-情境认知”分析框架,引入政府信任和政治效能感,探讨网络媒介使用对在线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机制。通过对2629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政府信任水平中介网络媒介使用与在线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网络媒介使用负向影响公众的政府信任水平,而公众的政府信任度又负向影响在线政治参与,即网络媒介使用越频繁,对政府的信任度越低,而较低的政府信任度又显著提高了公众的在线政治参与度。同时,政治效能感调节政府信任度与在线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公众的政治效能感越强,政府信任度对在线政治参与的负向影响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13.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探究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首先厘清和明确研究对象"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内涵,继而总结相关文献及论述,在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历程"两段式"划分的基础上,从传媒研究的视角提出了主动型和互动型的政治参与模式和历史阶段,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阶段状况进行总结,提出并分析当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下,评价政治参与的意义或许不在最终分数的高低,而是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态势作出“标记”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普及为青年农民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可能性。运用量化研究方法,探讨互联网使用对青年农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人口统计变量后,青年农民微信朋友数量对网络政治信息获取、政治意见和态度以及间接网络政治行动产生显著影响,而对直接网络政治行动没有产生显著作用。与"媒介替代"解释相比,青年农民的网络社会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更具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时代背景下,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网民自我呈现和政治参与的重要场域。本文构建了微博用户自我呈现与政治参与水平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影响其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能力显示、榜样示范和示弱求助三种自我呈现方式正向影响政治参与的广度;在政治参与的深度上,能力显示、榜样示范正向影响其政治认知的充分性,能力显示、榜样示范、示弱求助正向影响其政治表达的充分性。而逢迎讨好、威逼强迫两种自我呈现方式对政治参与的广度、政治参与的深度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给出了改善微博用户政治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正在成为家庭、学校、同侪和大众媒体等传统政治社会化动因外的又一崭新机构。本文通过分析来自16-25岁青少年的在线和线下问卷调查数据(N=800),集中探讨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偶然性新闻接触与公共参与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发生关联的心理机制。本文显示,偶然接触社交媒体新闻不仅有望直接提升青少年的政治兴趣、知识水平、意见表达频率和社会参与程度,还可能以政治兴趣为中介间接影响意见表达和社会参与实践,这一中介过程或可进一步受到个体内部政治效能的有限调节。基于以上结果,本文围绕社交媒体场景下,偶然性新闻接触之于青少年的政治心理和实践以及更广泛的政治社会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段静 《兰台世界》2015,(1):99-100
本文以"五四运动"为主要切入点,研究"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历史意义,在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教育、艺术、自身政治参与技能方面的影响,同时,研究和探索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是为了在网络的自由言说空间中表达观点、意见和建议,努力对政治事件、政府决策产生影响,并获得身份认同。网民的身份认同对于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和现实政治参与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案例分析中,研究我国网民身份特征及加强网民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网络政治参与提升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可行性。同时,网络多元、虚拟、互动、开放等特性给大学生带来政治观念芜杂、责任感弱化、网络集群效应突出、疏离现实政治生活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需从媒体、高校、大学生自身合力纠正,通过网络政治监管、高校思政教育、公民素养培育等三个方面共同提升强化,引导大学生正确行使政治权利、有效参政议政,促进开放和谐的公民政治空间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