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蝴蝶和禅师     
蝴蝶是一个开悟的民族。他们虽然生命短暂,却能享受快乐,随处欢舞。他们在游人中间翻飞,在百花丛中起舞,在狮子的睫毛上小憩,在老虎的胡须上休息……可是,这儿有一只年轻、漂亮的蝴蝶。他是一位思想家,他正建设一个新的理论:生命应该有目标!他的著作很多,这些著作压得他失去了蝴蝶的快乐,而蝴蝶家族的公民对著作是不感兴趣的,因此这只蝴蝶又痛苦、又孤独。他的妈妈看到他如此痛苦,停下来对他说:你瞧,这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世界属于你,这儿有那么多热烈的旋律在等待你,我们蝴蝶民族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知道欢乐的民族!孩子,我虽然爱你,我却不能陪同你追  相似文献   

2.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跨文化的智力测验证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智力最高的民族之一,能与中国人智力相提并论的只有犹太人和亚洲的一些民族。但是人们也发现,当中国的孩子们经过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这条教育的“流水线”的“加工”之后,其中有些“产品”的质量却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就是因为当我们的学生在为考试得高分而拼命地算题、背书的时候,人家的学生却在那里高高兴兴地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着他们的创造力、人际交往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力等。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我们过去将教学过程片面地视为获取知识的认识过程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全新的知识经济大门正向我们敞开,面对这一新形势,对创造力的研究和培养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美国、日本等科技领先的国家对此尤为重视,他们把培养创造力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充分认识到科技要立足世界之林,必须造就众多的创造性人才,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意识”则是人对于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欲望。因而要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富有与贫穷     
一次,一位非常有钱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乡下,他想让小儿子看看贫穷有多么可怜。他们找了一个最穷的家庭,在那儿住了一天一夜。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认为此行如何?”“非常好,爸爸!”“现在你该知道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了吧?”父亲问道。“是的。”“你都看见什么了?”“我看到我们家只有一只狗,而他们家有4只;我们家花园中央有一个游泳池,他们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有许多进口的灯,他们却拥有满天的繁星;我们的院子虽然很大,他们的院子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儿子说完后,父亲沉默无语。儿子补充道:“谢谢你,爸爸,你让我明…  相似文献   

5.
孙碧霞 《考试周刊》2009,(21):26-26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北京的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曾大声疾呼“没有文言,我们将找不到回家的路”。的确,作为民族文化之“根”,文言文教学确实应该成为我们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却又有点令人担忧。“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是当今中学生常发出的慨叹。对他们来讲,文言文的学习是相对枯燥乏味的。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揭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孩子聪明与否的重要指标。幼儿园发给家长的《幼儿发展情况表》上也有一栏:是否有创造力?几乎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但是,孩子的创造力常常令人不可捉摸:当他们无休止地问“为什么”时,让你觉得他们身上蕴藏着创造的潜质,但他们的创造力如天上的彩虹般绚丽却也容易转瞬即逝。家长不禁疑惑:究竟什么才是创造力?孩子到底有没有创造力?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哪些误区和假象影响了我们对孩子创造力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浪潮,振荡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①”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②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赋予人才创新的思维品格。  相似文献   

8.
导读     
在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中空前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灾难过后,如何继续凝聚、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历史和现实留给我们许多思考。东华大学贺善侃教授撰写的《民族自觉与凝聚民族精神》一文认为,只有唤起民族自觉,才能延续灾难中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真正实现“多难兴邦”。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的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也就是激发全民族的“民族自觉性”,即对本民族的正确认知、理解和诠释。唤起“民族自觉”,是凝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民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精神各层次内容的关系、个体精神和群体精神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平时与非常时期)民族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谈到中华民族,我们的头脑中就会涌现出诸如“勤劳、智慧、勇敢”等词语,很少有人将“狡诈”“虚伪”一类的贬义词与自己的民族联系起来。然而,当我们把“勤劳、智慧”的赞誉赠送给俄罗斯民族时,俄罗斯专家却毫不掩饰地承认俄罗斯民族“懒惰”这一缺点。直面自己民族的不足,并没有影响世人对俄罗斯人的良好印象,更没有人因此而否认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相反,正是由于这点直率,我们对俄罗斯民族又多了一份敬佩。也可以说,正是俄罗斯人敢于正视自己民族的不足,才使他们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向其他民族学习,以弥补自己民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开幕式上讲道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使命。”江主席的讲话赋予了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 ,即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一、创新能力的界说  一般说来 ,创新能力也称创造力。在心理学上 ,创造力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迄今为止 ,由于研究者观点的分歧和侧重点的不同 ,采用的判别标准各不相同 ,有关创造力的定义多达百余种。目前 ,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为 :创造力是…  相似文献   

11.
1 树立学生自信心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他们自认无能。在生活中 ,我们无法办到的事情往往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不可能办到 ,这经常是由于他人评价我们没有能力办到而我们确信了他。事实上 ,所有的学生都有成为创造者的潜能 ,并有体验新事物的成就感 ,教师必须给学生一个发展潜能和体验成功的坚实基础。所谓坚实基础是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期望。要让你的学生相信他们具备创造的能力。2 让学生进行模仿性创造发展学生创造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树立一个榜样 ,让学生模仿 ,这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个先决条件。假如你回忆起你的学生时代 ,…  相似文献   

12.
于沛 《历史学习》2010,(9):38-38
笔者认为全球史应该属于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中国学者讲的全球史应该是中华民族记忆中的全球史。历史记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西方五花八门的观点归纳一下用一句话来概括——历史记忆是历史存在的形式,这是西方最重要的一个命题,或者说历史的本质内容就是记忆,这是我们把西方各种观点归纳在一起得出的一种结论。其中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是我们强调的是民族的记忆、强调的是群体的记忆,强调的是集体的记忆而不是个别的、个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活泼好动,爱好广泛,敢想敢干,喜欢遐想,这是我们年轻人的普遍特点。但是有些老师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一味地强调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束缚了我们的个性以至创造力。当然,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教诲是想让我们成熟起来,为以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可是仅仅用规章制度使我们“成熟”,显然是不够的。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心理上、生理上正逐渐走向成熟。在这过程中,应该多让我们自己去体验、去尝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克梅尼斯特·富勒认为,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在他们生命最初的6年磨掉了他们的天资”。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时就可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时具有10%的创造力,而8岁以后其创造力就下降为2%了,这充分说明,人智力开发的关键期在6岁以前。这对我们的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好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15.
谢乃学 《考试周刊》2012,(82):34-3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树立“为创造而教”的信念。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及早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语文老师该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智力滑板     
是与不是一个小岛上住着两种民族。在X民族的语言中,“是”说成“美拉”,“不是”说成“塔底”;而在Y民族中则相反,“是”是“塔底”,“不是”才是“美拉”。有一次,一个陌生人在岛上遇见两个人,陌生人说:“今天是好天气啊!”他们一个回答“美拉”,另一个人回答“塔底”。后来不管问什么,两个人回答都相反。但有一个问题,他们却都回答“塔底”。你猜猜,陌生人打听的是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许开栋 《考试周刊》2009,(31):56-5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每位教师都应树立的观念,形成“为创造而教”的信念。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及早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语文老师该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只要我们用“心”执著地去爱,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我们要以真情去创设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我感到对学生、对事业的热爱,不能仅仅表现为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而且还应该体现在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上。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创造力被心理学家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 ,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 ,重新组合 ,以加工成的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怎样引导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意识呢 ?孩子淘气是他们的天性 ,也许他会把你刚擦干净的桌子上涂个色彩斑澜 ,也许他会把你刚收拾好的衣橱翻个底朝天…… ,这时候 ,我们最好不要责怪他“放肆”、“不乖”,而应该知道 ,这种行为是孩子好奇心的驱使 ,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原始表现。正确的方法是抽时间和孩子一同去拼智力拼图 ,或找些碎布片让孩子发挥想象 ,去缝制出自己喜爱的布娃娃 ,积极地诱导孩子创新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尊重学生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很少强调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今天来看,我们应该强调教育“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学校不应再是“以教定学”,而应是“以教助学”、“按需助学”的个性化服务,学校应成为个性化学习服务中心。新的学校应该像一个“教育超市”。“超市”是商业的一个伟大创造,在“超市”里,不仅售货员与顾客的距离拉近了,而且顾客有了更多、更直接的选择权。新的学校把学习者领进了原先是教育者独占的领地,所有教育资源“开架”展示,学习者在这里可以自由徜徉,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育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