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特网(又称国际互联网)诞生虽然只有短短20多年,但它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全球仅次于电话网的第二大信息网络。截止1998年底,全球上网人数达到1.47亿(据权威的《互联网用户》杂志展望,这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不满足只在因特网上传输信息和数据.他们希望可以传输更加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以电视、电脑、手机等作为终端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带着对IPTV的一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互联天下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在国先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特网发展迅猛,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用户最多、信息量最大的信息网络.随着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联网电脑和上网用户越来越多.而因特网的高速度、低成本及全球范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正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4.
接入因特网的一般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种是使用专线接入(这通常是使用用户人数较多的单位).FS8610通过Modem拨号上网,只需要一跟电话线和一个Modem,就可以使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中,这种设计经济、实用,是低端设备联网的好方案.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安全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因特网/内联网的发展,特别是自1991年美国国家基金会(NSF)取消了互联网不允许商务活动的限制以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商业机构、银行、学校、个人进入互联网络.统计表明,因特网已覆盖了173个国家,其中96个国家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全联结,可以使用因特网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我国自1994年4月实现与因特网全联结以来,用户人数逐年递增,到1998年6月,我国因特网用户人数已达117.5万人,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方面,计算机黑客千方百计地闯入互联网络和内域网络,制造事端;另一方面,善意的客户也有可能无意中从网络上获取了其他厂商或用户的数据信息.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统计,美国每年因网络信息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以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有待迫切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因特网上的科技情报文献检索(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因特网上重要科技信息资源 因特网上的科技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用户不可能对每一个站点进行浏览,除应用因特网搜索工具和网页搜索器进行搜索外,用户还应针对自己关心的科技信息领域进行重点的追踪和查询,定期浏览所关心的因特网资源,及时发现新的站点,有重点地搜集相关的URL地址,最好做成检索档案或Web链接页面.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因特网专利检索用户的需要和要求,我们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站(www.wipo.int)公布的各国、地区组织“知识产权局名录”( Director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部分整理出来,供在因特网上查找一些国家和地区专利时使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今后我们还将陆续就这监国家和地区组织的嘲站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小交换机电话网是内蒙古地区许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一种电信设备网,其价格优势明显,功能也不逊色。本文结合自己在小交换机电话网维护经历谈一点小交换机及其电话网常见故障与维护。  相似文献   

9.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是采用定性或 /和定量的方法 ,对因特网上的网站或网页的内容、外观和易用性进行综合评估 ,确定其好坏与优劣。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对于用户选择网络信息和网站的建设与维护 ,尤其是对于网络信息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 ,即对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与方法的研究。1 产生与发展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 ,是因特网迅速发展的产物。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尤其是WWW技术的迅速崛起 ,网络用户及网站急剧增多 ,网络信息呈现出以下…  相似文献   

10.
预警传真分发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的传真文件处理应用系统.所有关键应用软件都运行在中心网络服务器上,全部过程都在网络和电脑上面操作,用户可通过网络利用浏览器来发送、接收和处理传真文件,实现大量群发传真,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移动化办公.预警传真系统建成投入业务运行后,为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单位、新闻媒体等100多个机构及时发送各种预警信息传真,保障了市领导和有关防灾责任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取气象预警信息,为各种决策和公益服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市委市政府及时采取措施组织防灾减灾赢得了主动,保证气象预警服务及时、准确、人性化.  相似文献   

11.
《世界发明》2005,(3):104-104
尽管Palm和Pocket PC是两个对立的阵营.但这并不是说Palm用户就不喜欢Windows操作界面。iSpin是Palm掌上电脑上的Launcher软件,它就像一个外壳.可以把Palm电脑改造成Windows XP的操作界面。而且,你还可以从网上下载更多的界面主题。启动ispin后.你就能像使用Windows XP那样操作Palm电脑,使用熟悉的开始菜单和分类文件夹。尽管菜单上可以看到“我的文件夹”、”图片收藏”、“我的音乐”等快捷方式.但实际上它们对应的是程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件夹。  相似文献   

12.
万维网检索工具在科学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万维网及检索工具 万维网(WWW)是目前因特网上最流行、发展最快的一种信息提供与检索服务系统.用户不仅可以浏览和查找因特网上现存的万维网站点提供的超文本、超媒体信息,而且可以将自己拥有的资源制作成超文本的文档放在万维网服务器上供世界各地的用户共享.由于万维网为人们提供了查找和共享知识的极好手段,并且它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允许用户以简单的方式去访问各种媒体,所以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兴起了研究、开发、利用万维网的热潮.目前万维网站点的数目正以2000%的速度增加,而在万维网服务器上可用的资源增长的速度则更快,这些资源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文件,有数百万种主题.在这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查找所需的信息必须借助检索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日本专利局在因特网上免费提供的日本专利文献数据库和其检索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域名解析服务是因特网最基本的网络服务之一,供几乎是所有的其他因特网应用服务使用。在因特网中几乎每个用户的每次访问都会使用到域名解析,所以,域名解析的准确程度和响应速度对整个网络的服务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因特网上的DialogWe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日益发展,万维网(WWW)的应用已变得越来越普及,万维网集文字、图像、声音信息为一体,以其新颖、独特、用户友好的界面以及便利的使用方式吸引着网上的用户,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利用因特网的万维网提供自己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OPAC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0引言 OPAC是英文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的首字母缩写,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中文译名.从英文直译是"在线公共访问目录",也可译作"在线公共查询目录".它是一种在因特网上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查询的工具,也就是说通过因特网,读者可在任何地方对提供OPAC服务的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远程检索.OPAC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很普遍,特别是大学图书馆几乎都有自己的OPAC.随着近年来图书馆自动化和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很多图书馆都有了自己的机读书目数据库和局域网,部分图书馆有了自己的OPAC并进入了因特网,供用户进行远程馆藏资源检索.  相似文献   

17.
很多青少年朋友已经接触了电脑,并用它来写文章、写信,这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因特网,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正展现在我们眼前。也有一些同学对电脑心存畏惧:我一个字也不会打,怎么用电脑啊?是的,如果你不会打字,那么电脑的效用将被降到最低程度。不会打字就意味着你不大可能通过电脑打印精美的文章,不可能在“聊天室”里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8.
正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性格内向,不喜爱社交,却喜欢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鼓捣电脑,他们不爱言情剧,却超级迷恋日本动漫和好莱坞科幻大片,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对这一类人归类,现在,你可以称他们为极客。极客是谁?极客这一词在历史上可不是什么好词。极客(Geek),这一词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语中的Gecken,指的是在马戏团中表演怪诞节目的奇人们,这些奇人们有  相似文献   

19.
能提供虚拟路标的可佩带电脑一种新研制的可佩带电脑可防止人们在陌生的建筑中迷路。这种系统原型是向一组中央电脑播放安装在眼镜或头戴式耳机上的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这些电脑储存先前收集的建筑物内部重要位置的全景图像数据库。然后,再使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对比,辨认使用者所在的位置。这种系统是由日本产业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制造的,它可以向用户戴在眼睛上的半透明屏幕显示方向或其它用途信息。比如,可以显示出去的路标,或是最近的咖啡机在什么地方。该系统还有其它用途,可把它当作紧密装置制导指示器使用。不过,该系统也有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上网费用的逐步降低,因特网的用户数量增加很快,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表的研究报告预测,1998年全球上网人数将近1亿,到2005年将有10亿用户。作为普通人或小企业,如果在因特网上有自己的主页,与因特网上网友交流信息,树立、宣传个人、企业形象和知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