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招生特点和社招生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构建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具体明确了社招生教学管理质量标准、保障目标及其主要举措,能适应社招生源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大特点实行多元化人才培养,并以社招生培养期内受益增量和岗位胜任力为测评依据实现个性化考核评价。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社招生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可实现社招生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实时收集、动态反馈与及时改进。  相似文献   

2.
高职社招生具有生源多元化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社招生人才培养方案时,为了满足社招生的个性需求,需要采用以在线学习为主、线下教学为辅的方式开展教学。但是,在开展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在线学习软硬件、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在线学习质量并不高。为此,阐述了影响高职社招生在线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高职社招生在线学习质量的策略,以期助力高职院校真正实现高质量扩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中与大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当前高中和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联合培养的成效。为了使高中和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取得成效,在培养单位上,要以高中为主,依托大学资源,深化合作;在培养目标上,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普及化;在选拔方式上,科学选拔,选拔性识别和过程性识别相结合;在师资队伍上,加强创新型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招生制度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搭建人才衔接"立交桥"。  相似文献   

4.
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提高博士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从本质上来讲,是跨"教育学"与"工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应确立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培养目标;制定凸显"跨学科"及"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招生制度;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核心课程类型,凸显"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多学科来源的、校内外导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理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顺应高校"大类招生"形势,着眼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文章提出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课程体系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操作办法,为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哲学知识的特殊性需要其精准选拔专业人才;当前我国大学哲学专业优良的师生比,使其能够在本科阶段即进行精细化培养。最近十多年间,南开大学哲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招生环节,将举办"中学生夏令营"与自主招生结合起来,精准选拔适合学习哲学的专业人才;在培养环节,以"知南开知哲学"为载体进行"地方专业史"教育,以"全程导师制"为载体探索精细化培养方案,以"知哲学知社会"为载体进行社会接轨教育。这些做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全链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园教师在世界范围来看也以绝对比例和数量的女性为主,男性幼儿园教师的绝对数量和相对规模都非常低.我国幼儿园男性专任教师的比例仅为2.21%(教育部,2019).试图基于供给侧改变,探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幼师的培养策略,指出采用"积极歧视"策略,建立健全招生政策;优化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职业生涯引领;调整...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社体专业实施"双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体专业实施"双能力"教育,有利于专业建设和发展;改善人才培养规格;实现多方共赢;拓宽就业途径,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双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体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多样化,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推进"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招生与培养模式。但是独立学院实行这一招生与培养模式中出现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大类招生"模式不协调,"分流培养"环节专业"冷、热"分化严重,结果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解决的基本措施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多阶段多途径加强专业引导、做好专业分流管理、加强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专业设置、硬件设施、师资状况、课程与教学、招生与就业等方面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尚存在以下制约因素:未建立起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条件有限,发展不均衡;专业发展缺乏规划,教学内容不适应行业需求;专业师资数量不足,能力有限,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1.
潘红波  唐建新 《考试周刊》2014,(76):138-141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里程碑,大类招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已有文献均基于规范研究或者个案研究,没有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以中国"211"工程大学数据为样本,首次实证检验大类招生对重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结果发现:大类招生可以显著提高"211"工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声誉;大类招生有助于"211"工程大学毕业生一般工作能力和英语能力的提升。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类招生,一方面可以帮助优秀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优秀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专业,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重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坏境,本文以大类招生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探讨在大类招生体制下,如何利用教学上的协同创新、科研上的协同创新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造就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路径方面取得了成效,但仍存有诸多不足。进入新时期,我国亟待构建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其路径是:改善职教师资培养招生制度,拓展生源渠道和招生路径;实施"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积极推进职教师资培养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职教师资培养相关的制度体系;制定符合职教特色的教师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我国40所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高校的招生、培养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程博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包括以系统工程与实践为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以"招生双审核、过程双指导、论文双评价"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培养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哲学类本科生的选拔和培养面临诸多问题。人才选拔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优秀生源缺乏、第一志愿率下降等方面。在我国现行的招生体制下,通过特殊形式的自主招生,把那些有兴趣学习哲学而且又有能力学习哲学的优秀中学生选拔出来,使他们能够以特殊的方式进入大学哲学专业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个性等方面。哲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和贯通性,除专业知识的积累之外,更需注重对学生精神境界、悟性和见识的培养。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哲学的"专业史"特别是"地方的哲学专业史"教育,可以有效激发本科新生的专业兴趣,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通过建立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发挥教师对学生耳濡目染的潜在影响,提高哲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效能。近些年来,南开大学哲学院在"中学生哲学夏令营"招生模式改革、"知南开知哲学"专业史教育、"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探索,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是一种人才标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用型取向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本科院校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作出的理性选择。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转型,以人才的培育过程环节为视角,在招生、培养和评价等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是培养环节;从构成教学活动的因素为视角分析,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其他设施等四个方面中,教师是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有利于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人才素质;有利于体现"按需培养"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详细分析大类招生和地方性高校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南科技大学实际发展,本文讨论了地方性普通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条件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19):187-188
普通本科院校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长效机制已成为普遍趋势,本文分析了招生、培养、就业三者关系,探究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难日益加剧;高校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各职能部门相对分离,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即机构、制度"双到位",完善招生、培养、就业长效联动机制,因校而异,建立各具特色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育培养的单一专门人才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形势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与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教育,注重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按照"厚基础,提高能力,因材施教,培养特色"的差别化战略来构建的符合目前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共同点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好的成才环境,但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考招生、管理机制、学生培养流程等方面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20.
全面质量工程视角下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理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后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质量工程"的目标和要求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理念核心也应归于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质量意识的强化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