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狼来了"的故事一个孩子在山顶上放羊。一天,他觉得很无聊,便突发奇想,站在山顶上向山下高呼:"狼来了!狼来了!"山下村子里正在忙碌的人们听到呼喊纷纷扛着锄头扁担跑上山来。但山上根本就没有狼,这只是放羊娃的一个恶作剧。  相似文献   

2.
我们幼儿园老师恐怕都很熟悉“狼来了”的故事,很多老师或许还多次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其目的当然是想培养孩子们诚实的品德。而且我们都会认为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一个人如果说了谎,别人就不会来帮助他,他也因此不会有好下场:放羊娃被狼吃掉,这是罪有应得。经过细细品味,我觉得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故事。说放羊娃说谎实在是冤枉了他,因为在大人们上山之后,孩子并没有说“狼确实来了”。而是诚实地承认狼没来,是说着玩的。可大人们却因为扔下农活白跑一趟而怨气冲天,并不加思索地责怪放羊娃说谎。其实孩子只不过开了  相似文献   

3.
一只狼关于羊的回忆“我是一只狼,是自然界里一种很强大的动物,”我常想起这句话——在那两只疯狗狂叫时。但当我一想到弗莱娜,我就怀疑起这句话来……我的家在一个有花草树木,还有许多可以直立行走,皮肤上毛很少的动物来参观的地方。听以前的邻居黑熊克鲁姆说,那种神奇的动物叫做“人”,而那些人管我的这个家叫“动物园”。我是公园里土生土长的一只狼,妈妈生下我不久,就被那种叫做“人”的动物给拽走了,那时我还小,当时的情景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人们特别凶,他们把妈妈堵在一个圈子里,然后用网罩住,然后装进一个小铁笼…  相似文献   

4.
朱雁雁 《教师博览》2006,(12):23-23
故事:艳阳天,山坡上,一群羊儿在安静地吃草。除了放羊的孩子,山坡上没有第二个人。明晃晃的阳光,努力撞击着沉闷的空气。突然,冒出一声叫喊。小男孩朝着山下喊道:“狼来了!”于是,故事开始了。山下的大人跑上山坡,他们看不到狼,这只是小男孩的一个玩笑。于是,斥责声充满了整个山坡……很久,声音渐渐小了,没了,山坡上除了草、羊,就是小男孩。小男孩好寂寞。“狼来了!狼来了!”他再一次发出叫喊声。纷纷涌来的人群再次爬上山坡。依旧没狼,等待男孩的,依旧是劈头盖脸的叱骂。后来,狼来了,真的来了。小男孩朝着山坡下声嘶力竭地叫喊“狼来了!狼…  相似文献   

5.
张素芹 《教育文汇》2010,(12):31-32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幼儿园里,一个孩子语无伦次地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老师鼓励孩子配上“爸爸、妈妈、我”的插图后,装订好,并写上作者、插图者的姓名、出版年月日,然后高举这本“书”说:“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书。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看到一个故事,说的是福建某贫困山区十一岁的男孩独力操劳起一个家庭。因为压力太大,每晚放学后,会到一个空旷的打谷场上大声喊叫,犹如一头小狼。孩子的父亲瘫痪在床,母亲因不堪重负而离家出走,家中还有一个近八十岁的奶奶也长年卧床不起。恰好,我最近看的一本书《十四家》,讲的也是西部山区一些穷苦孩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清晨的谈话     
清晨,幼儿们愉快地来到幼儿园,一见面就自由自在地聚在一起,谈开了。贾颖小朋友对几个同伴讲着故事《狼来了》,当她讲到“第二次狼真的来了”时,在一旁的小涛大声地说:“你讲错了,第二次狼没有来,放羊的孩子扯了两次谎,第三次狼才真的来了。”“没讲错,第二次狼来了。我妈妈昨晚讲  相似文献   

8.
葵花宝典     
我们在潜意识里是否总认为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的思考者和主宰者?要记得,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除了有我们人类,还有一群可爱的动物!它们的生命同样高贵,它们同样必须获得尊重!在这个温暖的冬日里让我们来阅读动物,一起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生命的光辉!作者朴朴在序言里讲了一个她在非典期间冒着危险收养了一只名叫“叩叩”的流浪狗的故事,简简单单的情节,却令人感动不已。在全书的五大部分里,她心平气和地讲述了154则生动的动物故事。每一篇都引人入胜,予人启迪。一只鳄鱼的事情将告诉你“无法坚持到底,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小黄蚂蚁的互助行为让你懂得“授人以惠本身也是一种收益”……无论是平淡美丽或者波澜壮阔的故事都会让你连连感叹――野兽的生存智慧何尝不是在折射着宝贵的人生哲理!《野兽人生》作者:朴朴九洲出版社布封是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不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匠,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布封眼中,马是“世上最美丽的一种动物……虽为人坐骑,却不失俊雅高贵的品格”;狼是“一个地道可憎的野兽,它的一切都是讨人嫌的”……一幅幅动物画像逼真有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和谐、和平、欢乐的气氛。阅读动物其实是在阅读自己,说不定...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读过一则寓言 ,讲的是一个孩子在山坡上放羊 ,有一天 ,他向村里大喊 :“狼来了!”村人赶来相救 ,却不见狼的影子 ,便扫兴而归。过些日子 ,狼果真来了 ,孩子忙向村人呼救 ,村人不愿前往 ,这个孩子被狼吃了。上了中学 ,我又读过一则历史故事 ,讲的是周幽王为宠幸褒姒 ,博其一笑 ,便令人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各路诸侯迅速赶来相救 ,却见周幽王和褒姒正在取乐嬉笑。后来 ,申侯联合曾、犬戎等攻周 ,幽王令人大举烽火 ,诸侯不愿相救 ,幽王便被杀于骊山之下。寓言和故事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启示 :做人应该诚实。诚实 ,简言之 ,就是以真挚诚恳的…  相似文献   

10.
西北有狼。六七十年代,黄土高坡上的村子,一入夜就黑灯瞎火。狼潜入村子叼走张家的羊、李家的猪。甘肃天水潘集寨就是这样一个村子。虽然狼叼孩子的故事只停留在老人的嘴里,但狼确实经常叼走猪羊。有个少年家里也养了猪,他天天捡菜、拌玉米,倒在猪槽里给猪喂食。  相似文献   

11.
荆世海 《山东教育》2004,(13):12-13
那个独自在远山上放羊的孩子百无聊赖之际,多是为了逗乐子排遣难耐的寂寞和惶恐,而一再禁不住任空穴来风发出“狼表了”的呼叫。以至当狼真的来了,人们便充耳不闻,比较精明地无动于衷了,于是那倒霉孩子理所当然地为他廉价的谎言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2.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浏览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的发言稿《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批评》。在石教授看来,广为流传的“狼来了”的道德故事与众多的道德故事一样,都遵循着相同的价值逻辑,即“中国民间社会的道德逻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众所周知,“狼来了”的故事中的放羊娃因为撒谎而遭受了羊被狼吃的惩罚,他自己也差点被狼吃掉。循此逻辑的德育,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错误的功利主义道德观念:行善避恶根本上不是因为行善本身的义  相似文献   

13.
秋色童年     
栾庆新 《山东教育》2005,(16):55-55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一片绚烂的秋色。天高云淡.万山吐艳:从山脚到山顶,那一层翠绿渐渐隐退了,山野里,红红的野果.青褐相间的蝈蝈多起来。这时候秋假也就到了。三三两两的孩子成了山野里最鲜亮的点缀,一顶顶黄黄的小草帽出没其间,敷下了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这充满童趣的田野.让身处城市的我怎么也抹不去对它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一次,老师讲了一个故事,请幼儿想办法帮助小兔脱离虎口。这时,一个孩子想了个办法:“赶快请猎人打死老虎!”另一个孩子马上反对:“不行!老虎是一级保护动物,不能打!”还有个孩子补充说:“老虎是食肉动物,什么都不让它吃,它不就活活饿死了吗?”一场“老虎该不该吃兔子”的争论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你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苇月的话】动物居住在丛林里,在那里学习生存,学会生活;我们也居住在丛林里——在学校丛林里学习,在城市丛林里生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都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发展着。而吉卜林认为,动物居住的丛林更美好,更纯真,于是在一种原始的想象力的鼓舞下,他创作出了《丛林书》这部励志童话,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经典的狼孩故事。故事发生在印度。当主人公毛格利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被老虎谢尔可汗从人居住的村庄叼到了丛林里,是狼爸爸和狼妈妈把他从虎口中救出来,黑豹巴赫拉用自己捕获的一头公牛向老虎赎买了他,使他免于成为老虎的美餐。于是毛格利进入狼群,成为吃狼奶长大的人之子。他跟着狼爸爸熟悉丛林里温柔夜空的每一阵呼吸、头顶上猫头鹰的每一声啼叫、水塘里小鱼跳跃时的每一下溅水声,跟着黑豹巴赫拉学习爬树,跟着老棕熊巴鲁学习丛林法律。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里,在狼性和人性之间,他学会了坚强、勇敢、思考和爱,从而长大成人。下面请大家欣赏“毛格利进入村庄”和“毛格利成了放牛娃”两个片段,这是毛格利被逐出狼群后返回村庄,回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经历和遭遇。很多在我们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对这个在丛林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却很困难,但他仍然努...  相似文献   

16.
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朋友,除了跟同班小朋友的同龄交往外,还有哪类交往体验不能少?家长至少要关注这3种……故事4岁的麦兜跟着父母搬到新小区,以前小区里的伙伴不能天天一起玩了。于是,爸爸带着麦兜总在小区里转悠,过了没多久,麦兜就跟小区里的小朋友混熟了,交到了新朋友。宝宝交朋友很重要。这是因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我们需要过一种社会生活,与其他人展开交往。作为人类社会的幼年个体,孩子的交往活  相似文献   

17.
说起童话,什么白雪公主啦,智慧姑娘啦,灰姑娘啦;什么狼和小羊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啦,小青石啦……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就会闪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童话,神秘吗?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拟  相似文献   

18.
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小男孩,小男孩说,他放羊是为了把羊卖了赚钱,赚了钱以后可以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小孩,小孩大了再放羊。节目播出后.一个14岁的品学兼优的城里孩子顿感生活的无聊,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在一片广袤的草原上,生活着狼、鹿以及其他的动物和植物.在人们的眼中,狼是凶残的动物,而且掠食群鹿。  相似文献   

20.
狼是一种动物,据说,它会吃人,所以被比喻成坏蛋。课文《会摇尾巴的狼》,就是把狼比喻成狡猾的坏“人”。一、冒充朋友。当狼掉进陷阱里爬不上来时,它就对老山羊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谊,帮帮忙吧!”其实,狼平时就是老山羊的敌人,它会吃掉老山羊。狼在陷阱里爬不上来,便用这种方式骗老山羊帮助它爬上来。二、花言巧语。当老山羊看出了它像狼而不是狗时,狼又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你只要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我一定好好答谢你,给你舔毛,帮你咬虱子……”老山羊知道,这是狡猾的狼的骗局。三、会摇尾巴。当老山羊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