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最近 ,笔者分别听了两位农村小学教师组织的《坐井观天》课堂教学 ,印象颇深 ,想把这两节课的片断推荐给同行 ,以供研究。《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文中的小鸟在井沿上 ,青蛙在井底 ;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大得很 ,青蛙说天不过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说 :“你弄错了。”青蛙说 :“我没弄错。”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两位老师都引导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引导方法不同 ,所以效果也不同。教师甲是这样引导的 :师 :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 :小鸟说得对。生 :青蛙说得也对。师 :你们想想 ,天究竟有多大 ?生…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观察放大插图,了解狐狸和乌鸦的特点。)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要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写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杈上…… 师: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初步训练  相似文献   

3.
笔者听一位青年女教师执教《坐井观天》(人教版第三册)一课,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很得法,尤其在以下这个片断中。[案例]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演出来,好不好?生:好!(学生们欢呼雀跃)师:下面老师先来挖“口井”。(教师边说边搬来几个小板凳在讲台上围成一“口井”)同桌的一个扮演青蛙,一个扮演小鸟,你们先在座位上演一演,看看哪一位同学表演得最好。(全班学生认真表演,教室里气氛十分热烈)师: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表演,如果演得好,我们就送给他们热烈的掌声,好吗?(教师…  相似文献   

4.
赵文萍 《甘肃教育》2014,(13):123-123
正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只有将预设和生成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智慧的火花和美的气息。案例一:《坐井观天》教学片断及评析师: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生1:小鸟说得对。生2:小鸟和青蛙都说得对!(众生笑)  相似文献   

5.
一、课初谈话,唤起阅读期待师:同学们,听你们班主任说,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课余爱好。那么,谁能说说自己课余时间都喜欢干什么?水平怎么样?生:我课余喜欢打乒乓球,班里没有我的对手。生:我课余喜欢唱歌,老师和同学都夸我唱得好。……师: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觉得大家果然很棒。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通过《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去认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有什么爱好,他的爱好达到了什么境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有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6.
师:(板书:世界)小朋友,谁认识这个词?生:世界。师:你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我们这个世界吗?生:我们的世界很美丽。生:我们的世界多美呀!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多美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名字就叫——(指板书)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学生很投入地齐读课题)师:接下来老师就来讲讲这个故事,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故事讲了件什么事?(讲故事同时播放轻音乐)师:现在故事讲完了,请同学们回答问题。生:故事讲了一只小鸡看到了世界。师:有谁要补充吗?生:故事里讲了一只小鸡刚刚从蛋壳里孵出来看到了世界。师:有进步,但是…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以课文为资源,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人人参与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得各种体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案例描述及评析片段一:图文结合,理解“井沿”学生初读课文后知道了这篇课文是写小鸟和青蛙的故事。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口井,将事先画好的青蛙图片贴在井底,而把小鸟的图片故意贴在井的中间部位。学生看后纷纷举手,我故作诧异,问孩子们要说什么。学生说:“老师把小鸟的位置贴错了。”我又问:“应该放在哪儿?”学生说:“应放在井沿…  相似文献   

8.
师: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 4=4 3)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的板书是一堂成功的阅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应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产物,是师生对文本资料的接触、理解、感悟、拓展的表现形式之一。一、板书要直观,突出趣味性低年级学生,视觉刺激敏感于其他感官刺激。良好的视觉刺激有益于其注意力的延时及思维的活跃。直观的板书可为低年级阅读课的趣味性扮演重要的角色。具体操作为使用挂图、简笔画、动植物图形卡片等。如《坐井观天》的板书,老师用简笔画画出一口井后,井沿上放着一只小鸟的图形卡片,井底放着青蛙图形的卡片。进行拓展时,可以让“青…  相似文献   

10.
谭海明 《师道》2004,(5):24-24
有这么一个优秀的案例,大意是说有一位老师执教《坐井观天》,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问学生:“同学们,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片段一】师:(板书课题)《拉萨的天空》。(生边观察、边书空、边练读)【点评】板书即为范写时。课前板书、屏幕出示,看似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但学生看不到老师的书写过程。赵老师以过硬的书写基本功,边板书边导写,教师运笔,学生模拟,课堂养成自觉书空的习惯。师:自读课题,想一想,从题目中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好!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课件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响起……学生情不自禁地跟随唱起来)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部动画片的名字?生(争先恐后地):《西游记》。师:对!《西游记》中有一座美丽的山,你知道吗?生(纷纷答):花果山。师:对。想一想,在花果山上会有什么呢?生:小猴子、桃子……(课件出示信息窗1画面,学生表现出惊叹的样子。)师:啊,花果山真美呀!小明和几位同学去花果山游玩,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花果山看一看。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评:教师根据小…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学案例(一)谈话激趣导入师:小朋友,老师知道有这样一个王国:他们说话都很简练,而且很有道理,你们想去看看吗?生:(迫不及待)想。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读读屏幕上的这些词语:四面八方拔苗助长东张西望五颜六色坐井观天三心二意师:读后谁来说说这是什么王国呀?生:这是成语王国。师: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新的成语。(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这样有趣的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读中学成语  相似文献   

14.
学生和教师听音乐 ,一起模仿小猫、小狗、小鸟、小青蛙四种小动物进教室。师 :同学们好 !生 :老师好 !师 :今天有这么多客人来看我们上课 ,懂礼貌的孩子应该怎样说 ?生 :( 1 )应该好好表现 ( 2 )应该懂礼貌 ( 3)应该向客人问好……师 :对了 ,说得真好 (双手示意学生转身向客人问好 )生 :客人好 !师 :同学们 ,你们喜不喜欢玩游戏呀 ?生 :喜欢。师 :咱们一起来玩《找朋友》 ,好不好 ?生 :好。 (教师选出 8名学生在内圈 ,师生共同听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师 :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么 ?生 :找到了。师 :老师这里有一首歌 ,名字就叫《好朋友》 …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实录(执教:贾志敏)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师课前板书字词:领袖、吩咐、饶恕、押、狠心、肝脏、挽弓搭箭)师:同学们好!一起读这两个字,预备,读——(板书:故事)生:故事。师:读得快一点行吗?生:故事。师:同学们十有八九都喜欢听故事,连我这个七十几岁的老人还喜欢听故事,故事里面有欢笑,故事里面有精彩,故事里面还有智慧。故事分为好几种: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会唱《小青蛙》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唱好吗?2.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青蛙的课文。(板书课题)二、据题质疑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正>板块一:回顾复习,明确观点1.回顾课文,板贴位置。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坐在——生:井里。(黑板上贴着一口水井的画,师板贴青蛙到画中的井底。)师:小鸟飞来,落在——生:井沿上。(师板贴小鸟到画中的井沿上)2.回顾争论的问题,明确双方观点。师:它们进行了三次对话(出示三次对话),它们主要在争论——生:天有多大。师:小鸟认为天——生:无边无际。(师板贴“天无边无际”)  相似文献   

18.
《坐井观天》(人教版第三册 )是一则趣味性较强的寓言故事 ,内容简单 ,童话色彩较浓。全文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形式构成 ,其中第二次对话是三次对话中的中心部分。通过本课教学要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及寓意 ;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组织教学呢 ?结合本课特点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读上做文章要让学生想读、多读、会读 ,就应在读书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教学中 ,老师应注重读的方法 ,读…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应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伤害。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读儿歌吗?哪位小朋友能背首儿歌给老师听听?(指名背)师:小朋友的儿歌背得真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学一首新儿歌,它的题目是:《红领巾真好》。(板书课题)师:首先请小朋友看画面听儿歌。(播放根据儿歌内容编制的动画片)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生看)我们再来听一遍。不过,这一次老师可有要求。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这一次只要求用耳朵听,边听边想,…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在2014年第2期上刊登了马志响老师的《品味课例》一文,仔细拜读后收获颇多。但也对马老师在文中案例(二)的教学产生了一些异议。马老师对《坐井观天》案例(二)的叙述大体是这样的:生:(大声地)青蛙为什么天天坐在井里呢?师:(赞许地)青蛙天天坐在井里,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展开想象,大胆推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答令人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