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一书在充分吸收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为我们清理出一条西方诠释学发展的思想脉络,提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文本诠释学”的理论任务及其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根据哲学诠释学相关原理,对于《论语》中有关宰我的言行的记载进行分析,得到理解《论语》的三种层次:即对于孔子的、编纂者的和历代注疏家们思想的理解。进而得到这样的结论:理解历史文本并不仅仅是出于功利目的的单纯字面意义的领会,理解应当是在清晰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透过文字而达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形成共鸣,进而为我们的生存于世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根据哲学诠释学相关原理,对于《论语》中有关宰我的言行的记载进行分析,得到理解《论语》的三种层次:即对于孔子的,编纂者和历代注疏家们思想的理解,进而得到这样的结论:理解历史文本并不仅仅是出于功利目的的单纯字面意义的领会,理解应当是在清晰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透过文字而达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成共鸣,进而为我们的生存于世界提供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吴汉全所著《话语体系初论》是近年来专门研究话语体系的代表性著作.该著以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解读为学术前提,为话语体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该著以话语体系为研究对象,集中研究话语体系的性质、类型、结构、功能、特征、转换、社会属性、逻辑架构、基本维度、运行机制、建构原则等问题,构建了话语体系的学术系统.该著有着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聊斋志异》,探讨生活在17世纪的蒲松龄超前的爱情之思,一是强调心灵契合、精神平等、配偶专一的爱情;二是对精神之恋的向往;三是对同性恋的同情。  相似文献   

6.
《钱注杜诗》二十卷是钱谦益晚年心力所注 ,钱氏从明崇祯六年(1633)开始 ,到清康熙二年(1664)去世前夕才完成全书的笺注 ,历时三十余年之久 ,花了很大的功夫和心血。细究《钱注杜诗》内容 ,与其它杜诗注本略为不同 ,钱氏并未对每首杜诗一一做注 ,而是对有感想和特殊体会的作品进行重点注释。其特点乃在于以唐代史事与杜甫诗歌互相参证 ,考察杜甫所处之社会环境 ,深刻体会杜甫思想之微妙变化 ,澄清史实 ,阐明诗意。并且对唐代职官、地理等也进行了扎实地考证。钱氏注杜所用方法是传统的诗史互证方法 ,这种方法从开始到确立经过了…  相似文献   

7.
李白的《静夜思》已被国内外许多翻译家译成英语,本文挑选出5种英译文.通过浅析,让学生明白,理解是典籍英译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9.
在我心爱的书架上,又增添了一本我认为十分厚重的书:《继续追求——二十年间的学与思》。它于前不久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之所以说它厚重,是因为它是一位学界普遍敬重的前辈学者傅白芦、在长达20年撰著发表的众多文章中经过精心筛选结集的。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这二十年,是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后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翻译就是诠释,《诗经》翻译的诠释性尤其突出。本研究以《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韦利、庞德和杨宪益三人的译作,表明不同译者因为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译法和风格各异的译本,并进一步说明庞德译本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1.
自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后,索马里一直处于国家分裂、族群纷争、军阀混战的混乱状态,民族国家建构与发展出现严重倒退.索马里长期的无政府混乱状态是其民族国家重构面临的主要困境,索马里人的民族国家认同感模糊是造成困境的内因,而国际干预的失效与不足、周边国家力量的卷入等因素是出现困境的外因.索马里长期无政府混乱状态给索马里、非洲和世界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结束长期的无政府混乱状态、恢复国内和平与稳定、重构统一的索马里民族国家成为解决索马里问题的必由之路.索马里民族国家的重构是一项需要多边参与的"系统工程",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实现民族和解、恢复国内和平是索马里民族国家重构的基本前提,国际社会的合理干预是索马里民族国家重构的必要条件.索马里过渡政府是索马里恢复和平、实现民族国家重构的国内中坚力量,但要在索马里民族国家重构中发挥主导作用仍受到很大掣肘,国际社会应继续进行必要的干预,帮助索马里实现民族和解和国家的和平稳定.只有在国际社会和索马里过渡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启动国内和平进程,才能逐步实现索马里民族国家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文学受市场化和多元化文化生态以及新媒介的侵蚀、挤压、消解的影响,依附着越来越多的商品属性,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大众文学的狂欢性和娱乐性模糊了文学审美感性和理性追求的统一。文学精品的匮乏、主旋律的式微和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通俗文学的广场效应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新的困惑。新世纪文学发展的困境和隐忧是文学转型、新生前的阵痛;文学的突围既是文学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需要的自我救赎,也是作为精神守护者文学家自觉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的学院化意味着学术的专业化和制度化,进而也意味着专业生活的科层化。学院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学的繁荣,但也同时造成了学术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割裂;科层化的管理模式、僵化的学术评价机制以及教育学者“以学术为业”的生存方式,直接影响了教育理论的解释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使教育学的发展面临困境。走出教育学困境的出路是:跨越生存边界,促使研究者与实践者达成理性共识;变革评价机制,促进学术评价机制的合理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者应当对自身的学院化生存方式具有一种批判性警觉,并因此而增强学养,在体制与自身发展之间谋求一种合理的“博弈”,实现教育学的规范化、理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的加深,中国迫切地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口译工作者,同时对口译工作者的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和新提法。在对外汉英口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思维模式影响或对出现的新词汇和新提法敏感度不够等各种原因都会造成口译中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为例,通过分析学生现场口译的录音归纳学生在口译过程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并提出在口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避免“中式英语”的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认同。由于受到培训的领导者业务水平、培训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被误用的情况也逐渐上升,这不仅对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无益,反而会造成误导。为此,我们只有从正视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价值、寻找团体心理训练与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的契合点等途径,才能破解这一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发现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用微扰法给出了其方程的一种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继续教育中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其在选择继续教育攻读研究生学位过程中的困境问题。在这个再社会化过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科研、物质、人际交往、学业和家庭矛盾、就业展望等方面陷人了困境;在情绪上主要表现出苦恼忧愁、焦虑不安、迷惘无奈等症状。针对这种困境从完善制度、扩展教育形式、物质资助、心理援助等方面提出对策。研究结果为继续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提供第一手经验资料。  相似文献   

18.
19.
作为底层叙事的两部力作,《那儿》与《好大一对羊》有着相同的表层结构与话语方式:从表层来看,两篇文本都以“拯救”过程作为主线,以彼岸意象作为终结,在解蔽本土现实的同时解构了改革话语.而文本深层的底层仿像,则体现了真实性、普遍性的创作追求与标本化、符号化的叙事手法的内在矛盾.因此,底层叙事依然“在路上”——它的叙事策略与话语困局既体现了知识分子与底层接触的困境,也体现了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面临着职业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发展趋势,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